APP下载

2014年女子摔跤世界杯技术测量研究*

2015-01-05孙健隗金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面性五国匈牙利

孙健,隗金水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广东广州 510500)

2013年国际摔跤联合会对摔跤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中女子摔跤由4个体重级别(4金)增加为6个体重级别(6金)[7]。日本女子摔跤队一直是世界一流强队,在28届、29届奥运会上均斩获两枚金牌,30届伦敦奥运会更获得了三枚金牌。近年来随着男子摔跤理念的促进和冲击,女子摔跤由亚洲选手垄断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欧洲、美洲女子摔跤选手的实力正明显增强。中国女队虽然在近三届奥运会也有所收获,但是与日本队还有一定差距,作为潜优势项目,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将面临严峻考验。女子摔跤世界杯是团体赛,由上一年度的世界锦标赛团体总分前8名的队伍参加。因此,分析2014年女子摔跤世界杯各队的技术特征,有助于了解世界女子摔跤技术发展趋势,也为我国备战里约奥运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4年女子摔跤世界杯的日本队、中国队、美国队、匈牙利队、俄罗斯队的32场比赛,共4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2003-2014年体育测量学以及女子摔跤技战术的有关文献,并分类整理为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1.2.2 观察法

通过参加2014年女子摔跤世界杯比赛现场执裁,并逐场观察统计了日本与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匈牙利对抗的32场比赛技术动作。

1.2.3 数理统计法

把统计的数据,其中包括:移动、手法、站立技术、跪撑技术和战术使用等方面,共57项量化指标。按统计学的原理和各种检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技术测量评价概述

根据体育测量评价的有关原理[9-12],运动技术测量评价内容包括技术容量、技术全面性、技术效果和技术熟练程度。又可以分为训练中的或比赛中的技术测量评价,还可以分为个人(如某个队员)的或集体(如某支球队)的技术测量评价。

技术容量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所完成技术动作行为总量。这方面的测量可以了解队员(或队伍)的专项技术行为特征。

技术全面性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运用运动技术行为的多样化程度。这方面的测量可以了解队员(或队伍)专项技术使用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变化性。

技术效果指运动员的技术与最佳技术相接近的程度。又可分为技术绝对效果、技术比较效果和技术发挥效果。这方面的测量可以了解队员(或队伍)在比赛中专项技术运用的实际效果,即可从技术使用的成功率上反映。

2.2 五国选手技术容量比较分析

表1可见,与日本队有关的32场比赛中,总的技术容量(使用次数)为270次,其中站立类222次,跪撑类48次;站立类中,最多的为抱腿类,其技术容量为149次,最少的为抱臂类,其技术容量为12次;跪撑大类中,最多的为抱腰滚桥,技术容量为33次,最少的抱胸滚桥,技术容量为0。

技术容量的统计说明,在总的技术容量中,站立类使用的次数远大于跪撑类,其比值为222:48,接近5∶1;在站立大类中,使用最多的是抱腿类(149次),最少的是抱臂类(12);在跪撑对抗中,使用最多的是抱腰滚桥(33次)。

表1 五国选手技术容量比较

五国选手的比较表明,站立类技术容量从多到少的排名为:日本、中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38.25∶23∶21∶18∶7),跪撑类技术容量排名为:日本、中国、美国、匈牙利、俄罗斯(9.5∶5∶4∶1∶0),两类排名稍有差异;总的技术容量排名为:日本、中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与站立类技术容量排名完全一致。但是上述几种技术排名与五国最后的成绩排名均有差异(日本、俄罗斯、中国、美国、匈牙利)。

表2 比赛名次与几种技术容量排名与的相关系数

表2可见,不管是单项(站立类或跪撑类)技术容量排名,还是总体技术容量排名,其与比赛名次的等级相关程度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这也印证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抗性项目中,技术容量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比赛成绩,但并不是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

有资料表明[13],摔跤技术(特别是自由式摔跤)中摔法总共超过1000种,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核心得分技术往往只有1~2种。这并不是说明他们的技术单一,在与水平较低的对手角斗时,他们利用自身技术与身体优势可以运用各类技术动作,但在水平接近且重要比赛中,通常只采用其核心得分技术动作(表3)。

表3 前苏联代表队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摔法统计(n=46)

从技术容量统计还可以分析五国选手的技术特征,在站立角斗中,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均擅长抱腿技术,匈牙利擅长插捧,所以抱臂类技术使用较多,其技术容量(使用次数)均超过了站立类技术容量的50%(如日本25.75/38.25>50%,依次类推)。在跪撑角斗中,日本、中国和美国均擅长抱腰滚桥,而匈牙利擅长撬臂翻,俄罗斯运动员在跪撑姿势的角斗中未成功使用技术动作。

2.3 五国选手技术全面性比较分析

表4 五国选手技术全面性比较

一方面,技术全面性问题,可以从技术动作使用的均衡性进行概念操作化。各种技术使用次数均衡性虽然可以进行量化,但是比较繁琐,最粗糙的方法是检查是否有缺项(即哪项技术使用次数为0)。

比如,表4中,一个国家的选手的缺项(即图中的“□”)越多,就说明这个国家选手的技术不均衡,即全面性不佳。从这方面看,在站立类中,技术全面性最好的为日本队,几乎没有缺项(□),其他四国只有一个缺项,但细看数据,俄罗斯和中国处在同一层次,略高于美国和匈牙利的技术全面性(因为两国各有一个指标值仅为1接近于□)。

在跪撑类中,仍然是日本队表现出最好的技术全面性(只有3个□),美国第二(4个□),第三是中国,第四是匈牙利(因为有一个值为1),最后是俄罗斯。

把站立类和跪撑来合并起来看,排名依次为日本(3个□)、美国、中国、匈牙利、俄罗斯(7个□)。

另一方面,技术使用次数之间的比值,也可以作为技术全面性的一个衡量指标。因为摔跤技术种类繁多,各种技术使用次数之比非常繁琐,但是可以计算站立对抗和跪撑对抗中技术使用次数之间的比值对技术全面性进行分析。

表4中,各国选手跪撑对抗技术容量与站立类技术容量的比值显示,日本的比值最高,为0.25,其次为中国0.22,美国0.19,匈牙利0.14,俄罗斯为0,五国的均值为0.22。可见,大致的趋势是,两类技术比值越高,全面性越好。

表5 比赛名次与几种技术全面性排名的相关系数(n=46)

表5可见,比赛名次与跪撑、总体、比值的技术全面性排名的相关程度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仅仅与站立类技术全面性排名成显著性相关(P<0.05),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体育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在对抗性项目比赛中,技术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比赛成绩,但是技术全面的影响更为重要。

2.4 五国选手的技术效果分析

表6 站立类技术效果统计

在对抗中,各项技术使用的效果,可以从各项技术使用的成功次数与使用次数之比上反映出来。表6可见,在站立类技术中,转移、抱臂、抱腿技术效果最好的,恰恰是该项技术使用次数最少的。如匈牙利和俄罗斯选手的转移技术容量在五国中最少,分别为1、2,但是成功率均为最高的100%;日本选手抱臂类技术容量最少,为1.5,但成功率83%为最高;匈牙利选手抱腿技术容量最少,为2,但成功率为50%;搂肩颈技术在比赛中五国均很少使用。

表7 跪撑类技术效果

从表7可见,跪撑类技术运用普遍少,即跪撑类技术容量普遍少(如俄罗斯选手没有用到所有的跪撑类技术),如匈牙利只用撬臂翻1次、美国选手抱腰滚桥2次、日本选手使用交叉握小腿2.5次和骑缠0.5次,成功率均为100%。美国的反抱大腿2次成功率为50%,日本和中国的抱腰滚桥分别为6.5次和5次,成功率为31%和20%。

表8 两类及其综合的技术效果

从表8站立类、跪撑类、总计三项指标的技术效果统计看,并没有表现出表6和表7各类小项的技术效果特征:技术容量越少,技术效果越高。从数据看,日本的站立类技术效果最高(成功率47%),匈牙利的跪撑类技术效果最高(成功率100%)、总计技术效果最高(成功率50%);中国队三类技术效果在五国中处于未位(分别为30%、20%和29%),均低于五国三类技术效果平均水平的43%、52%和44%。从表9五个队的比赛名次与技术效果排名的等级相关检验表明,站立类、跪撑类、总计三项指标的技术效果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技术效果对比赛成绩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表9 比赛名次与几种技术效果排名的相关系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统计表明,32场比赛中,站立类技术容量远大于跪撑类,技术容量最多的是抱腿,最少的为抱胸滚桥。两类技术容量及其总和,实力强大的日本队都是第一,中国和美国紧随其后。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均擅长抱腿技术,匈牙利擅长抱臂类技术,俄罗斯跪撑对抗中没有成功使用技术动作。

3.1.2 统计表明,不管是从“缺项”还是“比值”来看,日本队的技术全面性排名均第一,美国和中国实力相当。

3.1.3 统计表明,站立类和跪撑类中的多个小项使用上表现出一个大致的规律:技术容量越少,技术效果越高;在两大类及其总和的统计上,没有表现出小项的规律,其特点为:日本的站立类技术效果最高(成功率47%);中国队三类技术效果在五国中处于未位(分别为30%、20%和29%),均低于五国三类技术效果平均水平的43%、52%和44%。

3.1.4 等级相关分析表明,技术容量、技术效果对比赛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仅站立类的技术全面性对比赛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3.2 建议

3.2.1 训练中,中国队应加强在站立类和跪撑类动作技术实战模拟,特别是跪撑类技术中的小项如骑缠、抱胸、交叉握小腿、反抱大腿和撬臂翻的攻防。

3.2.2 技术训练全面性的强弱,是比赛技术全面性的基础。中国队必须在训练中重视技术全面性的尝试和强化,在建立个人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使技术多样化和均衡化,减少缺项弱点。3.2.3 在技术全面性的基础上,中国队选手要形成个人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特点,比赛中才能根据对手的特点,针对性地使用有效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效果。

[1]贺子文.对我国自由式、古典式摔跤技术全面性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4(3)

[2]张春雪.棒球进攻技术全面性探讨[J].少年体育训练,2010(2)

[3]齐国杰,等.九届全运会男排决赛防守技术效果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4]许健,等.现代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意义、技术效果和战术运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

[5]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fila-wrestling.com/)

[6]肖勇.伦敦奥运会女排不同打法下256种“攻-防”组合模式技术效果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2)

[7]孙健.日本女子摔跤队技术运用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5(1)

[8]孙健,等.伦敦奥运会后摔跤竞赛规则的修改对摔跤项目技战术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37(7):140-144

[9]隗金水,等.体育测量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10]体院教材编写组.体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1]张至满.体育测量评价[M].台湾水牛出版社,1995

[12]李佑文,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13]日本体育学会测定评价专门分科学会.体力的诊断与评价[M].崔东振,译,济南:山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印,1977

猜你喜欢

全面性五国匈牙利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嗅一嗅
匈牙利华商误入“鞋”途的故事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