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拓展与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

2015-01-04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价值链

■ 史 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本文将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拓展方式出发,探究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促进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的机理,并探索新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拓展的新路径。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方式

(一)零售企业的直接对外投资

在外商流通企业大肆进入我国商贸流通市场,国内商贸流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本土商贸流通企业也正逐步探索“走出去”策略,不断拓宽国际市场,这在我国零售业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由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现状可知,我国零售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分布也较狭窄,经营绩效亟待进一步提升。自2005年以来,苏宁、华联等连锁零售企业逐步尝试并购国际已有一定基础的同业态企业,国际化拓展力度不断加大。总的来说,我国零售业直接对外投资的主要业态为超市和专业店,且投资方式逐步转向并购。

(二)批发行业的国际化经营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是批发业国际化经营,且这种拓展方式起初以东部沿海地区较为成熟的批发市场通过对外出口进行国际化经营。随着我国各地批发市场的不断兴起,尤其是浙江、江苏等地商品交易批发专业市场的迅猛发展,批发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逐步提高,批发经营业者开始注重对外输出资本,利用国内外两个大市场进行内贸和外贸互动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企业国际化拓展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一些本土大型批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进一步加快。

(三)制造企业构建国际化供应链战略联盟

缺少自主的国际化流通渠道,是阻碍我国本土制造业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一些本土制造企业规模优势和实力不断增强,它们开始构建供应链战略联盟,拓展国际化分销渠道,从而在全球价值链流通环节获取竞争能力。例如,我国的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集团共同构建国际供应链战略联盟,是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拓展经营的典范。海尔集团与三洋集团共组“三洋海尔股份”,凭借三洋在日本拥有成熟市场的优势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推向日本大型连锁零售店。三洋集团还为海尔集团提供相应的售后保障服务,为海尔集团国际化拓展提供更多支持。另外,我国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集团(全球第四大消费类电子产品供应商)合资共建TTE(全球最大彩电企业),也是我国本土制造企业构建国际化供应链战略联盟以不断实施国际化拓展策略的重要实例。

国际化拓展促进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的机理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对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的促进机理可由图1表示。

(一)通过改善本土产品价值链的薄弱环节,促进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

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从而形成自主分销系统,有助于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销售及相关服务等相对薄弱环节的能力,同时为国外制造企业提供高层次产品服务。首先,商贸流通企业将本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更加便捷快速方式引向国际市场;其次,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为制造企业采购具有价格优势和品质优势的原材料,可以缩减制造企业在搜寻、采购、销售等方面成本,对提升我国本土优势产品的国际地位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价值链互动融合,以及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对外进行“俘获型”营销,也能突破国际跨国企业在价值链低端锁定,有利于推动产品、服务向高端升级。

(二)通过培养产品价值链投入活力,促进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

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产品价值链中的物质和知识技术的投入结构,有利于企业及时把握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产品新动态,从而有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工艺设计、科研含量等方面的提升。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浙江轻纺城通过在日本大阪设立独立办事处,不断摸索提升研发技术,加速轻纺城工艺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也为国外制造业寻求高品质原材料提供便利,为生产产品的升级奠定重要基础。在这个方面,天津物产、浙江物产都做得比较到位,它们通过建设国外原材料供应基地,不断强化本土企业在原材料开发等方面能力。在产业功能提升方面,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国际化拓展,不断加大本土商贸流通业在国外的空间范围和市场经营规模,也为创新现代交易途径和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保证。总的来说,价值链的升级遵循“工艺—产品—产业—供应链”的路径,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国际化拓展,能加速推进我国本土企业在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动态应变能力,积累在突破性创新方面的核心要素,促进我国原有的低附加值产品价值链向技术型产品价值链转化。

(三)通过提升价值链的治理效率,促进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

图1 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对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的促进机理

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能够强化本土企业与全球价值链企业在组织上的对接,提高价值链治理者在渠道、信息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削减因协调价值链成员分工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提高对价值链治理的效率。目前,我国本土制造业在价值链治理形式基本为以市场和等级制为主,而由于国内外市场交易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市场协调难度较高,因此市场治理效率也较低。通过商贸流通企业的国际化拓展,可以构建国内外企业的网络组织连接渠道,优化价值链治理中的模块型、关系型模式结构,这有利于提高本土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空间地理位置的集聚性,从而削减价值链环节的成本,同时通过内外贸易互动,促进价值链环节的范围经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优势。

(四)通过形成买方市场驱动的价值链创新,促进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

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除了能在国际市场设立销售资源渠道外,还可以提高国际市场需求信息的掌控,以自主识别价值链薄弱环节,形成一种由买方市场驱动的新型价值链。通过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能快速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促进与国际市场需求相适应。例如,浙江轻纺城已在纽约和米兰设立分支机构,实时把握国际流行时尚动态,为本土产品更新提供引导。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驱动因素

(一)前向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因素

1.日趋激烈的商贸流通市场竞争。近几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零售业市场方面,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已基本实现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布点,加之国内零售企业不断崛起,当前超市、百货店等零售业态在国内城市零售市场不断趋于饱和,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等不断苛刻,导致零售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由于商贸流通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服务异化程度也较低,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大,同时网络零售业态迅猛崛起,使得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在这种环境下,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拓展成为缓解国内竞争压力的重要选择。

2.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经营水平提升。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外资企业不断进入本土市场,本地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水平也不断提高。特别在信息应用方面,国内商贸流通市场已普及了门店销售时点系统,企业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具有现代化流通信息技术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像苏宁云商、浙江物产等商贸流通企业已在海外特定的市场建立信息化经营网络,不断积累跨国采购、境外物流、全球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我国其他商贸流通企业国际化拓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3.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商贸流通业走出去的政策。国家层面一直很重视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促进外向经济不断提升。“十二五”以来,我国支持商贸流通业“走出去”的政策也加快完善。国家发改委已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商贸流通企业对外投资的信贷支持,国家商务部构建了商贸流通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系统,外汇管理局则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企业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有力提升了流通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的安全和规范程度。中共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提出了加强企业对外拓展、创新拓展方式。政策的不断出台,为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后向拉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因素

1.推动商贸流通企业价值链向全球价值链转变。国际化拓展是我国商贸流通业本土产品价值链向全球价值链转型的必然要求,即使苏宁云商等本土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国内价值链的整合能力较强,但在全球价值链中仍然缺乏自主整合能力。通过实施国际化拓展战略,有利于构建全球分销网络,积极衔接国内外商贸流通市场,拓展本土企业的业务合作范围,为构建全球商贸流通供应链战略合作联盟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本土商贸流通企业价值链全面升级。

2.推动商贸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拓展能扩大企业市场覆盖面,促进内外贸易流通业务整合,从而扩大企业的采购和销售规模,增强企业与价值链上游谈判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拓展也有利于扩大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引进高素质人才和技术经验,提高价值链核心环节的优势。

本土产品价值链提升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新路径

(一)找准国际目标市场创新进入方式

国际化拓展的风险较大,因此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在国际化拓展中首先应找准国际目标市场,然后根据该市场的定位,结合自身发展现状,选取合适的进入方式。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可选择新兴经济体,以及与本土消费习惯接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外设分店、办事处,或者直接合资等途径进入市场,像苏宁云商、浙江物产等有实力的企业可直接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加速国际销售渠道扩张。

(二)加速本土企业创新紧跟国际市场步伐

我国本土的商贸流通企业应加快完善自身组织和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在国内市场可选择兼并重组等方式壮大自身规模,并强化与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相关企业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提高国际市场中的参与和话语能力。同时,商贸流通企业应推进物流配送、清算、电商等的创新,缩减与国外同类企业在流通技术方面的差距。

(三)加速内外贸易协同一体化

新时期的国际化拓展,要求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应注重内外贸易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本土企业应依托国内外市场资源,将本土产品和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实现范围经济。另一方面,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和组织应主动整合国际市场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水平。通过内外贸业务的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内价值链,从而嵌入国际价值链甚至自主打造一条新型国际价值链。

(四)加速构建起完善的企业国际化政策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政府已出台大量支持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政策,但总体而言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拓展的政策体系不够系统。为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同时各地区政府部门之间也应加强区域商贸流通业合作及共同拓展能力,从而构建完善的企业国际化政策支撑体系。

1.于天懿.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4(26)

2.毕克贵.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特殊意义背景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11)

3.周长富,张二震.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内在机制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3)

4.赵卫旭.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国际化风险及规避[J].商业时代,2012(21)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价值链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