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2015-01-04李骁飞刘玲玲张彩霞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梅花针三针运动性

李骁飞,刘玲玲,张彩霞

(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 266042)

·临床研究·

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李骁飞,刘玲玲,张彩霞

(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 266042)

目的 观察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三针配合梅花针叩刺焦氏语言一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复述评分及阅读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复述评分及阅读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复述评分及阅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针刺疗法;刺血疗法;梅花针疗法;失语,运动性;中风后遗症;舌针

中风失语症是中风病常见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语言障碍,由大脑相关语言区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口语表达、理解上的障碍,约 1/3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语言障碍[1]。运动性失语是中风失语症的一种常见类型,以口语表达障碍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30例,并与常规体针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均为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符合 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及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3]中关于运动性失语症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同意接受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治疗;③神志正常,能够配合语言功能评分量表检查;④年龄为25~70岁;⑤第1次发病,病程在半年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意识障碍者;②严重的听力或视力障碍者;③有认知及智能障碍,妨碍语言功能评估者;④抑郁症或精神病患者;⑤合并严重内科并发症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舌三针,第一针为上廉泉,位于颌下正中 1寸,当舌骨与下颌缘之间的凹陷中;第二、三针分别位于上廉泉左右旁开 0.8寸[4]。患者取仰卧位,75%乙醇常规消毒后,采用长40 mm毫针快速进针,针尖向舌根方向呈45°斜刺入25~35 mm,行提插捻转手法20 s,以患者舌根有酸麻胀痛感并发出声音者为佳,留针30 min,期间每1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1次,每次捻转20 s。留针期间,取双侧焦氏言语一区,75%乙醇消毒后,采用梅花针叩刺2~3次,以微微渗血为度。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5次,治疗2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参照《针灸学》中相关治疗方法,取哑门、廉泉、通里、照海。常规消毒后,采用长40 mm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5次,治疗2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按照“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制定的记分标准进行语言功能评分,记录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4项语言功能的得分。

3.2 疗效标准

依据治疗前后总体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恢复:治疗后得分总分在90%以上。

显效:治疗前总分达 50%以上,治疗后有 10%以上的进步;或治疗前总分在 50%以下,治疗后有 20%以上的进步。

有效:总分有进步,但未达显效标准。

无效:治疗后总分无明显变化,各方面语言功能均无显著改变,或某方面语言功能有退步。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各项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复述评分及阅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复述评分及阅读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复述评分及阅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各项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各项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时间 自发谈话流畅性评分 复述评分 阅读评分治疗组 30治疗前 9.60±1.96 27.87±1.43 21.97±1.27治疗后 21.80±1.671)2)69.03±1.871)2)38.80±1.191)2)对照组 30治疗前 9.67±2.02 27.53±1.57 21.83±1.21治疗后 19.20±2.541) 58.67±2.201) 34.60±1.131)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中风失语病因病机系风、火、痰、瘀之邪阻滞心脉,上扰神明,闭阻舌窍而致舌强不语。而舌通过分布周身的经络,直接或间接与五脏六腑相联系。通过针刺与舌相关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疏通气血,促进语言功能恢复。舌三针之上廉泉,又名舌本,该穴正当舌体根部,与舌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舌三针之左、右旁廉泉,有取合谷刺的含义,进一步促使语言功能快速恢复。从解剖位置分析,舌三针位于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深部有舌下神经的分支和下颌舌骨肌神经分布,通过刺激舌体根部的末梢神经反射性地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对语言中枢受损变性的细胞进行调节,使周围未受损变性的大脑皮层功能进行有效代偿,重建语言活动的神经通路,促使患者言语功能得以恢复。头皮针是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原理,针刺头皮刺激区,可以调节其相应受损大脑皮层的相关功能,起到治疗作用,且具有一定相对特异性[5]。梅花针叩刺焦氏语言一区能增强该区脑组织营养代谢,建立血液侧支循环,从而起到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促进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起到增强疗效、缩短疗程、事半功倍的作用。

[1]乐琳,郭钢花,李哲.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2):46-47,50.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27.

[4]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4-236.

[5]陆寿康,孔尧其.实用头针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46-48.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Three Tongue Needles plus Plum-blossom Needle for Aphas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LI Xiao-fei, LIU Ling-ling, ZHANG Cai-xia. Qingdao Central Hospital,Qingdao 266042,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eedling the three tongue points plus plum-blossom needle in treating aphasia after ischemic stroke.MethodSixty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30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needling the three tongue points plus treating the Jiao’s Language Zone 1 with plum-blossom needl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regular body acupuncture. After 2 treatment courses, the language function score (spontaneous speech fluency, repeating, and reading scor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intervention, the spontaneous speech fluency, repeating, and reading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both groups (P<0.01).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speech fluency, repeating, and reading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Needling the three tongue points plus plumblossom needl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aphas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Acupuncture therapy; Bloodletting therapy; Plum-blossom needle therapy; Aphasia, Motor; Post-stroke sequelae; Tongue acupuncture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3.0201

1005-0957(2015)03-0201-02

2014-11-16

李骁飞(1972 - ),男,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梅花针三针运动性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梅花针叩刺结合摩法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
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