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2-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5-01-04鲁小波陈晓颖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3期
关键词:葫芦岛营口盘锦

■鲁小波 陈晓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旅游产业的开发热潮中,全国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来发展。2007年5月,辽宁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十五”以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明确“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会后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强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已进入“十二五”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状况如何?由于旅游业是多部门、多行业交叉的综合性产业,很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发展过程中各个年份旅游发展数据的波动性比较大,为了清晰把握辽宁旅游发展的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从辽宁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人均消费和旅游结构4个方面,对2002年到2012年间的走势进行分析。

接待旅游人次发展走势

(一)旅游总人次

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接待旅游人次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8.57%,接待总游客人数10年间增加了4.49倍。然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增长率低于全省的19.1%和沈阳经济圈19.12%,更低于辽西北的28.1%(表1)。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虽然大连市依然具有最大的游客市场,但是其增长率在过去的十年间为最低的12.75%(年均),而增长最快的是盘锦,年均增长率高达32.05%,其他依次为丹东22.62%,锦州20.97%,葫芦岛20.59%,营口19.12%,但是各年的实际增长率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逐年有所波动。

(二)入境旅游人次

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人次翻了4.42倍,年均增长率达16.01%。明显低于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同样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低于全省的17.67%,也低于沈阳经济圈的20.96%,更低于辽西北的41.36%。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虽然大连2012年接待入境游客占经济带总数的47.58%,但是大连市接待入境游客比重逐年降低,2002年曾占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的80.36%。在十年间辽宁沿海经济带接待入境游客增速最快的为盘锦,年均增长率高达60.73%,其他市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锦州34.48%、营口32.18%、葫芦岛22.26%、丹东20.61%和大连10.09%。

(三)国内旅游人次

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从2759万人次/年增加到15224万人次/年,10年间国内游客人次翻了5.52倍,基本上与辽宁省(5.75倍)、沈阳经济圈(5.74倍)持平,而远远落后于辽西北的11.88倍。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来看,增长最快的是盘锦,十年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增加了15 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1.89%,其他依次为丹东22.65%,锦州20.84%,葫芦岛20.58%,营口19.72%,大连12.83%。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接待游客的变化趋势逐年增加,且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但是,入境游客人次和国内游客人次的增长情况各市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国内游客人次的增长速度(18.62%)高于总旅游人次(18.57%),也高于入境游客人次(16.01%)。旅游基础和市场规模比较优越的大连增长率较低,且入境游客人次增长效率低于国内游客人次增长效率。然而,旅游基础薄弱的盘锦不仅表现出接待总人次非常高的增长率(32.05%),而且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增长率(60.73%)高于国内旅游人次(31.89%)近两倍。

旅游收入发展走势

(一)旅游总收入

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总收入以24.22%的年均增长率稳步发展,其速度接近于辽宁省的平均速度和沈阳经济圈的,但是明显低于辽西北地区的36.29%的年均增长率。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6市的情况来看,大连市、丹东市依然是旅游总收入第一和第二位的,而盘锦市从2002年的7.89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增加到2012年208.81亿元,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总收入第三位的市,锦州市由2002年的第三位,下降为2012年的第五位,营口由原来第五位下降到第六位,葫芦岛保持第四位不变(表2)。

表1 2002-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接待总人次对比 (万人次)

表2 2002-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总收入对比 (百万元)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增长率的角度来看,虽然大连市年均增长率最低,为18.91%,但由于其规模巨大,旅游总收入是第二位丹东的二倍。盘锦以38.6%的年均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他依次为葫芦岛、营口、丹东和锦州。从各年的增长率来看,受到2003年非典和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出现波动,2003年和2009年是明显的低谷期。

(二)入境旅游收入

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收入稳步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5.61%,但是明显低于辽宁省平均值19.18%,也低于沈阳经济圈的24.7%和辽西北的45.24%。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入境旅游收入由2002年的36973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57646万美元,占辽宁入境旅游收入的比重由原来的67.2%下降为49.52%,但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来看,盘锦入境旅游收入10年间翻了9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58.05%,为6 市中最高的。其他依次为锦州43.21%,营口36.25%,葫芦岛28.72%,丹东26.06%和大连10.22%。从入境旅游收入的排序来看,2002年大连第一,丹东第二,锦州第三,葫芦岛第四,营口第五,盘锦第六。到了2012年大连、丹东、锦州和和营口位次没有变化,盘锦跃居第四,葫芦岛退居第六。逐年的增长率呈现波动变化,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为-20%,而2004年为10年间最高的36.9%,2007年之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呈现低迷状态。

(三)国内旅游收入

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旅游收入翻了9.66 倍,从182.65亿元增加到了1765.3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46%,略高于辽宁省的25.13%和沈阳经济圈的24.67%,但低于辽西北的36.24%。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2002年的45.94%增加至2012年的47.18%。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来看,2002年大连市国内旅游收入108.28亿元,占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旅游收入的59.28%,到2012年虽然大连市国内旅游收入的比重减少为40.29%,但是其优势地位依然明显。大连、丹东国内旅游收入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没有变化,盘锦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升至第四位,葫芦岛从第四位升到第三位,营口依然是第五位,锦州位次下滑幅度最大,由原来的第三位下降为第六位。从各年增长率的变化来看,2003年是一个明显的低谷,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仅为1.1%,而大连、营口和葫芦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增速比较突出的2002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都在30%以上。

人均旅游消费变化走势

(一)总体人均旅游消费

200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游客人均旅游消费为756元/人次,高于辽宁省平均值693元/人次,也高于沈阳经济圈的636 元/人次和辽西北的473 元。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游客的人均消费额增加到1204元/人次,依然高于辽宁省平均值、沈阳经济圈和辽西北。10年间游客人均消费额度的年均增长率辽宁沿海经济带为4.76%高于辽宁省平均值和沈阳经济圈的,而低于辽西北地区的6.4%(表3)。

辽宁沿海经济带游客人均消费额度中大连最高为935元/人次,丹东第二669元/人次,锦州第三583元/人次,盘锦第四573元/人次,营口第五526元/人次,葫芦岛第六447元/人次。2012年大连以1592元/人次保持第一,营口以1175元/人次增至第二,丹东1109元/人次退居第三,葫芦岛以1050元/人次增值第四,盘锦和锦州分别以930元/人次和886元/人次退至最后两位。葫芦岛在2003年游客人均消费额出现-1.9%的负增长,大连和丹东在2004年出现-2.7%和-1.1%的负增长,锦州在2008年出现了-3.7%增长率,营口和盘锦在2010年出现了-2.3%和-1.2%负增长。

表3 2002年-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游客人均旅游消费额度对比 (元/人次)

(二)入境旅游人均消费

200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人均消费额为605美元/人次,而到了2012年下降为584美元/人次,年均增长率为-0.35%,而沈阳经济圈、辽西北和辽宁全省分别以1.19%%、1.24%和1.29%的速度增加。入境游客人均消费额度的减少受到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显著,从辽宁沿海经济带来看,2007年其增长率高达5.9%,2008年之后出现下降趋势。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来看,2002年入境游客消费额大连以672美元/人次为第一,盘锦第二为502美元/人次,丹东第三,锦州第四,葫芦岛第五,营口第六。2012年大连依然第一,入境游客消费为680美元/人次,锦州第二600美元/人次,丹东第三542美元/人次,葫芦岛453美元/人次,盘锦424美元/人次和营口363美元/人次分别位居第四至第六位。从各年变化来看,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人均消费额出现了6年的负增长和2005年为“0”增长,增幅最大的为2007年。大连出现7年负增长,在2009年为“0”增长。丹东、锦州、盘锦4年出现负增长,而营口和葫芦岛出现6年负增长。

(三)国内旅游人均消费

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游客人均消费从662元/人次,增加到了1160元/人次,2002年和2012年都高于沈阳经济圈、辽西北和辽宁省平均值。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在10年间以5.77%的速度增长,其增长率高于沈阳经济圈和辽宁平均值,而低于辽西北地区。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来看,2002年大连以773元/人次,为国内游客人均消费最高地区,其他依次为丹东626元/人次居第二,锦州571元/人次居第三,盘锦566元/人次居第四,营口518元/人次居第五,葫芦岛439元/人次居第六。到了2012年大连仍然为第一位,为1518元/人次;营口第二,为1160元/人次;丹东第三,为1071元/人次;葫芦岛第四,为1040元/人次,盘锦和锦州为最后两位,分别为905元/人次和839元/人次。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增速最明显的为营口,下降最快的是锦州。从逐年的增速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从2002年到2012年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度波动增加,2004年和2010年增幅比较小,而从各市是来看,大连和丹东市在2004年,锦州在2003年、2008年,营口和盘锦在2010年,葫芦岛在2003年和2005年出现负增长。

旅游结构变化走势

表4 2002年-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占总接待游客比重对比 (%)

(一)旅游接待游客结构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游客和入境旅游人次都在增长,但是从游客结构来看,国内游客依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绝对的主要群体,占总游客人次比重的97%以上。从变化趋势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2002年入境游客占总游客人数的2.167%,而到了2012年下降到了1.742%,与之相比,辽宁省入境游客人数比重从2002年的1.453%下降到2012年的1.287%,而沈阳经济圈和辽西北的入境游客比重都呈现增长。尽管如此,200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比重高于辽宁省、沈阳经济圈和辽西北的,到了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比重依然高于辽宁省、沈阳经济圈和辽西北(表4)。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来看,大连市和丹东市入境游客比重从2002年到2012年始终是最高的两个地区,但是比重在逐年减少,在2002年只有大连和丹东市入境游客比重高于1%,而到了2012年除了葫芦岛入境游客比重仅为0.518%,其他五市都高于1%。但是从变化趋势来看,锦州、营口和盘锦的入境游客比重在逐步增加,而葫芦岛的入境游客比重几乎是原地踏步。

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游客人次中过夜游客的比重由75.8%下降为33.7%,尤其是在2011年和2012年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其原因一方面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旅游交通时间,增加了游览时间;另一方面,国际游客市场的低迷,和国内经济并不景气,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消费能力,因此停留时间大幅度缩减(表5)。

(二)旅游收入结构

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收入中国内旅游收入比重从85.65%增加到2012年的94.66%。200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收入比重最高,高于沈阳经济圈、辽西北和辽宁全省的。到了2012年尽管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收入的比重依然具有优势,但是差距十分微弱(表6)。

表5 2002-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过夜游客占国内旅游人次比重对比 (%)

表6 2002-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旅游收入占总旅游收入比重对比 (%)

表7 2002-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内一日游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收入比重对比 (%)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分析,2002年大连市入境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20.14%,其他地区都在10%以内,盘锦、营口、葫芦岛和锦州入境旅游收入的比重不到3%。到了2012年,大连入境旅游收入比重下降为7.19%,丹东下降了3.23个百分点,而锦州和盘锦出现明显增加,营口微弱增加,葫芦岛微弱下降。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旅游需求和消费水平持续高速增加,再加上国际客源市场近年来经济低迷影响入境游客需求和消费水平,从而导致入境旅游收入比重下降。

2011年和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辽宁省其他地区一样其国内旅游收入中一日游的收入从不到10%,一下增加到60%,与前面游客构成比例类似。但是,这样的结构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发挥。因此,要增加旅游项目,提出相应措施尽量增加过夜游客比重(表7)。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

(一)旅游发展势头减弱

在辽宁省旅游体系中,虽然辽宁沿海经济带目前仍然具有相对优势,但是从近十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其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的增长率都明显低于辽西北地区、沈阳经济圈和辽宁省的平均水平。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率的相对劣势,证明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势头逐渐减弱,也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方面的投入不及其他地区,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重视不足。

(二)入境旅游市场比重逐步减少

从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人次占总旅游人次的比重由2.167%下降为1.742%,而入境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14.35%下降为2012年5.34%,尽管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人次的规模和旅游收入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因此,在积极开发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还要充分重视国际旅游市场,开发适合外国游客的旅游项目,展开国际旅游市场的营销。

(三)旅游活动的吸引力缓慢下降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景点数量不少,但质量欠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尚未真正形成。如虎山、凤凰山、天门山、金牛山、医巫闾山、奉国寺、大笔架山、菊花岛等虽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真正按照旅游市场规律进行包装和相应地提升品位,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项目缺乏高层次、持续性的旅游活动,目前营口、锦州、葫芦岛、盘锦、丹东开展的旅游活动仍然以观光为主,即便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领头羊的大连市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也不多,普遍存在资源内涵深度挖掘不够,旅游项目品位不高,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陈旧,缺乏旅游创新等,旅游活动的吸引力相对与国内其他沿海地区正在缓慢下降;加之旅游设施不配套,交通、通讯、吃住、娱乐、疗养等方面的服务与设施也比较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旅游产品结构急需优化升级

2011年和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接待人次中一日游游客占据主导地位,超过总接待游客人次的60%。而且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过夜游客人次比重要小于沈阳经济圈和辽西北地区的。旅游业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不是“门票”,“住宿”、“购物”和“长途交通”被称为旅游业收入的“三驾马车”,也就是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收入来源不能依靠“一日游”的门票经济拉动。而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还处于“一日游”占主导的初级阶段。另外,在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方面,近十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旅游人均消费额度出现了负增长,而沈阳经济圈和辽西北地区都为正增长。而且辽宁沿海经济带游客人均旅游消费额度和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度的增长率都小于辽西北地区的。由此进一步证明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以“一日游”经济为主体,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业附加值低,旅游产品急需升级换代,需要提高旅游消费层次,激活旅游经济活力,带动地区居民增收致富,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资料

1.任旺兵,申玉铭.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空间差异与前景分析[J].经济地理,2004,24(1):100-103.

2.董雪旺,智瑞芝.关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思考——兼论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定位[J].旅游学刊,2004,19(6):28-32.

3.周凤文.努力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5-11:001.

猜你喜欢

葫芦岛营口盘锦
◆其它
◆ 其它
仪表
下一站,盘锦
盘锦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交流活动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
辽宁盘锦大米升级推出“玉粳香”生态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