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纳西东巴经书写特点

2015-01-04

关键词:单字经书东巴

莫 俊

(暨南大学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632)

东巴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国际性学问,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东巴文化的载体,纳西东巴经是东巴教祭司用东巴文记录、为其作祭仪时提示念经的古文献,内容涵盖宗教哲学、政治军事、历史地理、民族民俗、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农牧医药等领域,是纳西族的百科全书。《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后文简称《全集》)是东巴经刊布的集大成者,卷帙浩繁、内容宏富,含经书近九百余种,基本反映了纳西东巴古籍的全貌。

语言文字研究是东巴经研究的基础,学界目前从语言文字角度对《全集》进行研究的工作开展不够,尤其是经书的字释。字释就是从具体语句来考察经书的字词关系,从经文中析出单字与语词对应,进行形、音、义的分析,特别是对由多个部件或字符拼合而成的复杂字形以及东巴经中普遍存在的有音义而无字形的情况,只有通过字释才能理清其中的字词关系,避免读经时“囫囵吞枣”。

鉴于此,笔者选取《全集》第26卷《九个天神和七个地神的故事》(按:所选的此篇经书,由和开祥东巴释读,和力民翻译,和发源校译)[1]作字释,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其形制、书写及字词关系进行系统考察,发现纳西东巴经在书写上的一些特点是原有研究所未涉及的,下面展开讨论。本文所用经书图像及单字图片均从《全集》原文截取并适当处理,标音和直译均以《全集》为依据,偶作改动。

此部经典从类别上看属于禳垛鬼类经书。禳垛鬼是东巴教仪式的一种,用牺牲和食物偿还鬼债,驱赶垛鬼和铎鬼,解除凶灾,祈愿平安吉祥。经书的主要内容为:九个天神和七个地神被恶鬼偷去宝物,然后产生病痛,于是请祭师作禳垛鬼仪式驱除鬼灾。天神和地神的后人一家被恶鬼追债,需要作禳垛鬼仪式驱除鬼灾,最后祈愿保佑主人无病无痛、人丁兴旺。

经书横宽纵短,左面装订,含封面共22页。封面为横书,如图1。双边框内写经书的类别和名称,方框外绘有飘状丝带作装饰,飘带上方正中为东巴教八宝之一的如意结。正文每页均为三行,每行分二至四格不等。从经书文字的用笔来看,为竹笔书写,笔法工整,字形稳重大方。图案左右两边记有苏州码子,应该是当时整理这本经书时标记的卷册号,从上至下对应数字为“四三二”。右边苏州码子上有字,音 dze33,小麦,大概借音作汉语的“册”,几个字符合起来表示“第四百三十二册”。

图1

下面对封面内容进行字释,框内文字字词关系如下(上行为析出的东巴文单字,中行为语句所对应的国际音标标音,下行为汉语直译):

意译:禳垛鬼仪式·九个天神和七个地神的故事(按:此为经书题名)

字释(按:释义参考《纳西象形文字谱》[2]和《麽些象形文字字典》[3]):

以上四字组合起来写,表示“九个天子”。

以上四字组合起来写,表示“七个地神”。

通过对此篇经书进行语言文字学的考察,总结东巴经书写的特点如下:

一、文字排列的特点

经书从书写单位上可以分为页、行、格三个层次。一页一般有三行,一行一般两至三格,有时是四格。每一格也称为一节。每一节的书写一般认为是从上至下、由左至右、竖列书写。但在实际的经书行文中,情况还很复杂,除了竖列书写,还有非竖列书写。

(一)竖列

文字排列的顺序从上至下形成一列,这种排列是线性的,就竖列书写来说也分两种情况:

1.单字列。指每列均由单字从上至下排。早期东巴经中,完全单竖列书写的情况很少,即便是竖列书写,文字和语词的顺序并不一致。这里仅仅是指文字在空间上进行线性排列,和语词顺序并不一定相联系。如图2(选自经书第19页第7节),分4列,每列2至4字不等,各列从左至右呈单列排列,且每一列均由单字从上至下排。

图2

图3

图2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崇忍利恩一家在天地十二年间有的厄年凶灾,卢神沈神执掌的一年十二月间有的厄年灾月,一月三十日里有的厄日灾凶。

写作时间较晚的东巴经中,因为实现了文字记录语言的精确,形成一音一字的时候,才实现完全的竖列书写,且文字书写的顺序和语词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如图3(选自《全集》第2卷《迎素神·除秽》第2页第2节),此节分4列,每列2至4字不等,各列均是单字竖向排列,而且文字和语词完全一一对应,12个字形对应12个音节,且书写顺序和记录语词的顺序完全一致。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若不知污秽的出处来历,有关污秽的事就不能说。

2.多字列。和单字例不同,多字列并不是由单字逐字往下排,有时会有两个以上的单字并排的情况,但整体上看仍是一列。如图4(第1页第1节),此小节第2、3列实际上是多字列。第2列首字为 ,次字为,再往下由和并排,最下是 。第3列,最上先由和并排,往下才是单字逐字往下排。单列应指从上至下均是单字,如第1、4、5、6列。

图4

(二)非竖列

1.横行书写。从左到右按线性横向排列,只占一行。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如图5(第16页第5节),这里、从左至右横行,不分列,表示鹿从虎爪下挣脱逃出。

图5

图6

图7

2.非横非竖。有时候文字排列是非线性的,尤其是表示复杂音义时,需要用复杂字形,这时候就难以从行或列进行简单分解。图6(第9页第4节)和图7(第13页第3节),这里各字形相互拼合或粘着,很难分清是列还是行,只能从整体上去分析音形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东巴经书写上的一个特点是文字的线性排列和非线性排列相混杂。这也是原始文字过渡到成熟文字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东巴文为研究此类过渡形态文字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材料和证据,也可以为研究汉字在形成成熟文字体系之前的面貌提供一些参考。

二、停顿的特点

停顿是指在东巴经行文中音义上的暂停和完成,包括分节和分段两种形式。

(一)语义停顿

停顿时候以单竖线隔开,即分节。上面提到经文书写最小的单位是一节,一节就是一个停顿,大致相当于一句,但也不很严格,有时还可继续断句,不能简单认为一节即为一句话。一节表达一段完整的语意,分节处的停顿一般为语义停顿。如果另起一段则以双竖线隔开,同时用装饰性符号作段首标记,这时候是分段,分段是更大范围上语义的完成,也属于语义停顿。单、双竖线大概可看作东巴经的句读。

图8

图9

(二)语音停顿

过去对东巴经的分节一般认为是语义上的暂时完成并停顿,实际上通过对本经的考察,分节有时是语音上的中断,而不是语义上的完成。因为东巴念经时不会一气到底,一节的停顿也可能是语音停顿,这是以往研究所忽略的。如图10(第3页第5节):

图10

三、字词关系的特点

(一)字词顺序不对应

从空间上看,字和字是呈线性排列的,但字的顺序与所记录的语词的顺序并不完全对应。如图11(第2页第4节),各个字形是呈线性排列的,凡6字,共3列,每列2字,从上至下写。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天的左面出现了九个毒鬼的时候

这一小节共有12个语素(音节),6个字记录6个语素(音节)。如果字和词的顺序是对应的话,这6个字的排列顺序应该是、、、、、,但经文中这6个字的排列顺序却有的随意,似乎毫无规律。如果要找到一点规律,那么大概是表示人物的字形一般写在下面,其他字写于其上。因为人形在上,就显头重脚轻,可能是从审美角度考虑的。

图11

图12

(二)有词无字

1.经文中某些语词没有用文字来记录。其语义是由记录其他语词的多个字或符号通过图画式的组合来表示或提示,举例如下:

2.经文中某些语词没有文字记录,同时也没有其他提示其语义的方式。如图12(第2页第1节),一列两字,字词关系如下:

远古的时候

这一句话共5个音节,但只有前两个音节用文字记录,后3个音节无文字记录。这句话只能通过前两个音节的文字来提示读音。实际上经书的书写仅供东巴个人念经时作提示,不为了广泛流传。什么词可记录,什么词可不记录,是东巴自由决定的。只要能提示他诵经,多少字并不重要。同一个语词或音节,由不同东巴来写,用字不必相同,所以东巴经的书写是带有鲜明个性的。

(三)有字无词

在经书中,有些字或符号虽然写出来,但它并不记录任何语词。也就是说有时写了某字,但不读出来。按理来说它应该是记录某个语词或表示某种意义的,但是无法看出,可能只有写作经书的东巴本人才知道其存在的作用和表示的意义。

图13

图14

图15

意译:用绵羊作替身,去偿还毒鬼和仄鬼的债。

意译:九个毒鬼看到和听到(九个天神在开天做活的消息),偷走了绿松石色的织筘。

替身绵羊牺牲猪牺牲

意译:用绵羊和猪作替身。

四、字组

东巴经中文字的书写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字与字经常组合起来写,即字组。“合体结构的每个形体都独立地表示一个语素、词或音节,合起来表示一个词或词组,则这个合体结构是字组。”[4]字组是东巴经文字排列的基本形式,是由图画、文字、抽象符号等组合而成。经书中大量的语句通过字组记录。几乎每页经书中每一小节都有字组,甚至某一节就是一个字组。字组通过其构成部件各自的形、音、义及部件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表意,是原始文字向成熟文字过渡过程中文字的基本形态。字组是研究东巴文的重要材料,它记录了纳西语的古音、古词、格言、歌谣、典故、成语等丰富的内容,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献学和文字学价值。但对字组的研究还未够深入,在材料和方法上目前还存在缺陷。字组研究还停留在对原有字典中字形的考察,未结合经典原文进行动态考察。字典中的字形是静态的,且经过编者转写,缺乏一手材料的原始性,且单字的分割带有主观性,并不一定是原始经典中的原貌。因此研究字组必须扎根于经书原文,从具体语境中去考察。

构成字组的各部分,有些是固定的组合,有些虽不是固定的组合,但却经过书写者精心安排,有的却是无规则的随机组合。在这些组合中,文字完全记录语词的情况也极其罕见,有词无字的现象既存在于字与字的线性排列中也存在于字组中。通过考察字组实际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一)固定字组

字组的各部件的写法及组合的位置是固定的,经常这样写,在其他经书中也大多这样写。

phər21kua55le33u55,译为:羊毛毡子铺神坛,白色犁铧立神山,青稞白米撒祭粮。由phər21解开(借音为白犁铧(表示神山)披毡组合而成,这里共23个音节,4字记录4个音节。

(二)不固定字组

字组的各部件的写法及组合位置不是固定的。这类字组比固定字组数量要多得多,有些是书写者精心安排有些则是随机组合。

五、省写

在某句或某段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词,一般只写一次,与语词出现的次数无关。这里体现了一个省简的原则,是从节约篇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的。

图16

图17

六、亦字亦画

纳西东巴经书中很多文字的写法带有非常浓厚的图画味道,完全可以看作是东巴祭司的绘画作品。画中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展现了东巴祭司非凡的绘画才华,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东巴文的本质特点——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如图18至23: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18(第11页第7节)画鹿和山螺奔跑跳跃之状,其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像黑鹿、黑山骡一样跳着来。

图19(第1页第1节)画雷神身戴法饰,手持法器,手舞足蹈做法事的画面。一般在经书封面、封底或经书开头,东巴会画上一些图画,一是为了做装饰,二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绘画才能。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这是手中拿着两扇磨盘的达拉明笨神(雷神)。

图20(第16页第6节)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鸟儿从鹰爪间挣脱出来,又逃回到树上。

图21(第11页第6节)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像黑豹和黑虎一样飞跳着来。

图22(第13页第2节)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让金黄色的大蛙、金黄色的大象来守地门。

图23(第6页第2节)字词关系如下:

意译:(九个毒鬼)骑快马回家,从快马上跌下来死了,就像狗咬酥油偶像一样。

以上诸图中人物都画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好似跃然于纸上。著名东巴文化学者李霖灿曾评说道:“麽些象形文字的经典给人的印象,只有一个字——美!一种满纸鸟兽虫鱼洪荒太古之美[5]222。”“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一经撷取,便惟妙惟肖,直臻大匠堂奥[5]228。”“无论是龙的飞翔,鹤的舞姿,愤怒的野牛,疾驰的骏马,矫健的猎人,腾跳的虎豹……一一都具有刚健流利的线条[5]227。”

[1]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编委会.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26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 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李霖灿.麽些象形文字字典[M].石印本.南溪李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44.

[4] 喻遂生.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3:27.

[5] 杨福泉.绿雪歌者——李霖灿与东巴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单字经书东巴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河北大名话单元音韵母、单字调及双音节非轻声词连调的实验语音学初探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喜讯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论计算机字库单字的著作权保护
——以方正诉宝洁案为例
单宝塔诗
“对仗不宜分解到单字”毋庸置疑——答顾绅先生“四点质疑”
探寻东巴源
《通鉴释文》所反映的宋代单字音特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