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2015-01-04周维佳普绍珍廖望科
周维佳,普绍珍,董 玲,廖望科
(1大理学院经济研究所;2大理学院政法经管学院;3大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周维佳1,2,普绍珍2,董 玲3,廖望科1,2*
(1大理学院经济研究所;2大理学院政法经管学院;3大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在构建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到2012年期间,文山三七产业以2009年为转折点,呈现出产业优化集约发展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下一步的突破口是在增加流通企业和加强科研2个方面寻找。
文山州;三七;主成分分析法;产业经济;三七产业
0 引言
三七是一种名贵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进补强体等神奇功效,素有“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都进一步促使人们对三七及其系列产品的保健、药用功效更加推崇。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和道地产地,有“中国三七之乡”之称,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三七产业处于文山州“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的七个重点产业之首,文山州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对三七栽培、产业发展、物流完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期达到使三七产业成为“云南医药的核心产业和云南省最具亮点特色的优势生物产业”的产业发展目标。
研究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对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目前学界对于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关注渐多,王玉萍[1]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云南文山三七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杨建忠等[2]测算和评价了文山州“十五”期间三七产业技术贡献率,结合文山三七产业发展水平,从三七科研体系建设、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组织保障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三七产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和措施;严婧等[3]通过对提升文山三七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得出只有依靠创新,三七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结论;王崇兰[4]通过对文山州三七栽培历史及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因素、三七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阐述了对文山州三七产业发展的思考;赵梅等[5]分析了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文山三七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以上研究涉及提高文山三七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为促进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支持。但是目前关于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总体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基于数据量化系统分析的相关研究很少。为此,本文采用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主要指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产业发展更加具体有效的衡量,并试图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构建
产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本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总体层(产业健康发展)、系统层(总体状况、种植业情况、加工业情况、流通业情况以及科研状况)、要素层(能够表征系统层特征的具体指标),详见表1。
表1 文山三七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研究中的要素层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文山三七产业的某些信息,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取出可以解释大部分要素信息的几个互不相关的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文山州年鉴,采用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4个年份年鉴涉及指标构建体系中的具体数据,构建一个2005—2011年份间隔为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考虑到对最新发展状况的追踪,加入了2013年的年鉴数据,即2012年的具体情况,详细要素层指标数据详见表2。
表2 要素层指标具体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处理
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数据处理结果文中不再罗列。
3.2 计算相关系数
根据标准化数据矩阵计算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数据处理结果文中不再罗列。
3.3 计算特征值和贡献率
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得到所有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并得到相关载荷矩阵。根据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78.829%,第二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17.198%,前2个反映文山三七产业状况的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6%,即提取前2个主成分就可以反映出全部18个评价指标的信息。此外,前2个成分的特征值分别是14.189、3.096,超过 1,故选取前2个成分作为主成分,见表3。
表3 全部解释方差
3.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表4数据显示,产业总销售收入、种植户数、加工业总产值、加工业销售额、流通业销售额、流通业税利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即第一主成分充分反映出以上6 个评价指标的信息。其余12个评价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
3.5 综合评分函数的表达
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载荷系数与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数据相乘,可以分别得到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以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加权系数,可以得到主成分综合表达式:
3.6 综合评分值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显示见表5。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状况综合评分值在2005—2011年期间逐年上升,2009—2011年间得分由负转正,到2012年,产业发展状况有非常大的提升,综合评分值从0.090直接跃升至1.256。各项指标整体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ZX21、ZX22、ZX41、ZX51与整体趋势有所不同,ZX21、ZX22两项指标即种植户数和产量 2009年较2007年发生转折,2012年以来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ZX41即流通企业数指标在研究的5个年份中得分值均为-0.041;ZX51即科研项目数指标得分值在2009年出现拐点,得分值降低,并且在2011—2012年表现为稳定的低值状态。
4 讨论与结论
4.1 文山三七产业发展趋势
2009年前后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模式在逐步转变:2005年、2007年文山三七种植户和种植产量都相当多,但是与此直接相关的种植业销售收入和销售税利并不表现出应有的高值,反而在2009年以后种植户和产量都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包括种植业销售收入和销售税利在内的相关产值指标并没有随之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反而稳步上升。这就说明2009年前后文山三七产业正在由粗放的数量发展转向集约的质量发展,说明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模式在优向转变。2012年是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可以看出,2012年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除ZX32、ZX41、ZX51外,较之前都有明显跃升,综合评分值较之前提升了100多倍,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4.2 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从2005—2012年,在大部分指标得分和总体产业得分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ZX41和ZX51,即流通企业数和科研项目数两个指标的得分却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这就说明这两个方面是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文山三七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4.3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文山三七产业的优势
本文通过构建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有据的量化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文山三七产业清晰的发展脉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薄弱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参考性。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科研方面选取指标较少、产业园区发展没有涉及,如果加入这些相关指标,评价体系会更完善; 2)研究时间序列较短,没有涉及2005年以前产业发展初期的数据,也没有涉及相关产业规划的数据,没有对文山三七产业做长时间可预测的分析,这也是本研究有待改进和补充的方面。
值分评合综况状展发业产七三山文及值分评标指层素要份年各5表
[1] 王玉萍.基于钻石模型的云南文山三七产业竞争力分析[J].产业经济,2010(07):38.
[2] 杨建忠,崔秀明,朱艳.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技术贡献率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2(3):3-7.
[3] 严婧,施丽萍,何源洪.提升文山三七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8(2):74-75.
[4] 王崇兰,代永顺.文山州三七产业发展思考[J].云南农业,2013(04):49-50.
[5] 赵梅,杨燕,王奇.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13(13):80-82.
F326.12;F299.27
A
1004-1168(2015)01-0072-05
2014-12-18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头堡战略目标下大西南区际产业协作的路径、对策与绩效评价研究”(71263002)的资助。
周维佳(1984-),女,陕西渭南人,大理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生态学硕士,研究方向:生态经济。
*通讯作者:廖望科(1971-),男,四川自贡人,教授,技术经济与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及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