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5-01-04刘忠轶王海宁
刘忠轶,王海宁, 高 岩,郭 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北京 100038)
0 引言
公安院校的教育具有国民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公安院校的教学必然是科学系统地掌握相关教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般性的社会实践技能。同时,公安院校的教育还具有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和资格认定的属性,决定了公安院校的教学还必然是突出公安特色的社会实践技能培养,即将科学系统的公安教学理论与公安实战技能有机结合。2008年5月4日,孟建柱同志在公安部直属机关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国公安机关要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警种的实际,着力提高公安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不断推动公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试图揭示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普适性的大学理论教学与一般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客观规律性,是公安教学模式的系统探索。
1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
公安教育教学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国民教育的属性所决定,关注学生个性成熟成长。落实到操作层面,具体解决“你是谁?在哪里?该干什么?”的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公民,即一名和谐的社会人。二是公安职业化教育的属性所决定的,关注共和国警官的培养。落实到操作层面,则具体解决“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促使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即一名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那么如何兼顾这两条主线,促进公安院校学生社会和谐力与其公安战斗力有机结合,螺旋式攀升和可持续发展呢?我们以目前公安院校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对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从公安院校具体教学这一细节问题上,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
1.1 “公安案例应用——公安教学目的”互动原理
公安教学的“教学目的”行为,是由“公安案例应用——公安工作的秩序(公安工作岗位客观需求)和公安受教育者的秩序(公安院校培养对象的本性需求)”引起和支配的,如图1所示。
图1 “公安案例应用——公安教学目的”互动
“公安案例应用——公安教学目的”的互动关系,是“原因生结果,结果生原因”,其系统循环往复的自组织的过程,是教学的客观规律。“公安案例”客观反映了公安岗位的实战需求,以及公安民警的人生发展需求,其“应用”无疑是教学主体积极性的原始驱动力。同时我们强调“反者道之动”,“用以致学”,使“教学目的”需求满足的“结果”成为更高层次的新的需求的“原因”,也就是“公安案例应用——公安教学目的”互为因果。因此,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是“公安案例应用——公安教学目的”互动循环,向其终极需求满足螺旋式自组织攀升的主动式公安教学模式。
事实上,理论学习也只有在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避免“我们所学的课程用不上”,也就是实现“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因此,我们强调“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的“学——用”双向制约,确保公安教学以一线警务实战和一般社会实践的新事物、新问题和新趋势为先导,针对学生个性及原有的知识技能脚本,迅速做出相应的教学主体、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改变调整,推动公安理论发展与公安实战演变并驾,与学生成熟成长齐驱的生态意义上的学习型公安教学模式。
1.2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构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然是公安教学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公安教育的国民化和职业化属性,决定了公安教学活动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公安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服务于公安机关的需求和满足培养对象个体发展需求。因此,公安教学模式必然是以“案例应用”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深刻体验教学价值意义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的“教学行为”过程,以及明确的教学行为目标引导的基础上,更有效地连结“教学目的”,即我们的学生能做公安岗位需求做的事,同时,是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系统要素及其要素的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公安教学研究
根据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公安教学行为包括:公安院校理论基础、公安院校教学目标、公安院校教学程序、公安院校教学条件、公安院校教学评价5个要素。如图3所示。
图3 公安教学行为过程构成模型
由于“公安案例应用”决定“公安教学行为”,公安教学行为决定最终的“公安教学目的”,同时,从“大质量”的视角,对公安院校教学的质量控制,离不开对其所有系统要素环节的行为监督、结果测量、问题分析与报告等系统的反馈机制,以及建立在反馈机制上的“生态学”层面,适应环境和被教育者变化趋势意义上的信息采集与认知、教学目的改进、方法创新发展等。案例应用为导向的公安教学完整的系统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
2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解读与应用
从公安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来看,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机理及其应用是以国内外普适性的经典教学模式为其模式雏形,以公安职业化和学生个人发展的特殊性为其模式个性,统筹兼顾公安教学系统的主体特征因素,和情境权变因素的公安教学模式建构及其运行,是将公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动态的和生态意义上的公安教学模式。
2.1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从其科学性来说,一方面是以国内和国外普适性的经典教学模式为基础,根据“公安案例应用”本身的实践综合性和理论规律性,及其“公安教学目的”的学科知识系统性和技能完整性而选择、设计和构建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是以公安受教育者个性和原有的知识脚本选择案例,并根据“公安案例应用”本身特殊性和所涉及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所展开的公安实际问题解决的任务型模式。
(1)“公安案例应用(图2-Ⅰ)”。包括公安机关内部和公安机关面对社会管理执法过程的典型实事,以及培养对象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涯发展的典型实事,也就是公安教学面向公安实战和教学对象的客观需求(如图1),是教学模式选择设计和构建的出发点,包括公安机关需求什么、学生个体需求什么,即一方面公安机关人力资源需求,学生的职业素质技能培养与公安岗位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素质技能相匹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学生个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均衡发展的需求。
(2)“公安教学目的(图2-Ⅱ)”。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培养的是“人适其职,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公安事业输送人力资源,也为学生在公安岗位上立足和寻求个人发展提供技能培养,也是为推动社会乃至全人类发展输送人力资源,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其终极需求满足是培养共和国卓越警官与社会和谐公民双重角色身份的人。
(3)“公安教学行为(图2-Ⅲ)”。根据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结构,公安教学行为包括:公安院校理论基础、公安院校教学目标、公安院校教学程序、公安院校教学条件、公安院校教学评价5个要素。公安院校理论基础(图3-①),是公安教学模式的支撑点和依据,是公安院校教学理论或公安院校教学思想的反应,是公安院校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行为范型;公安院校教学目标(图3-②)是公安教学行为的核心要素,决定公安院校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教官、教师与学生的组合,也是公安院校教学评价的标准,因此,其体系就是公安院校教学评价的标准体系;公安院校教学程序(图3-③),是公安院校教学特定的逻辑步骤或操作程序,规定公安院校教学活动行为的先后顺序,和各环节完成的教学任务;公安院校教学条件(图3-④),是支持公安院校教学行为的各项条件,如教师、教官与学生主体、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情境和时间等;公安院校教学评价(图3-⑤)是公安院校教学行为所达成教学目标或完成任务程度的判断方法和衡量尺度。
(4)系统反馈与系统发展(图4-Ⅲ和4-Ⅳ)。公安院校教学离不开“大质量”理念下的系统控制,即,对其所有系统要素环节子要素进行监督—测量—分析—报告等系统的反馈机制,以及建立在反馈机制上的环境适应性和被教育者个性差异意义上的信息采集—认知—教学—改进—创新等系统发展机制。
因此,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遵循公安教学的一般规律性,同时突出因受教育者、因案例、因时事等不同而权变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公安教学模式。
2.2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从公安教学的运行而言,一是学生深入公安岗位,参加实际工作实践的“实践教学”;二是纯粹的理论讲授,学生理解记忆背诵再现“理论教学”。如果将纯粹的实践教学与纯粹的理论教学作为两个端点,二者的连线之间就会有无数点,反映不同程度的“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这里我们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如图5所示。
图5 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系统模式
图“5-(1)”是仅次于实践教学,案例应用分量 最大的教学模式,即实际案例应用情境模拟还原,学生角色扮演,并由学生自行通过演绎和归纳推理,掌握一般规律。“(2)-(3)-(4)-(5)-(6)”是案例应用分量逐渐减少,学生自主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掌握原理理论的分量逐渐减少,教师为主的原理理论传授分量逐渐加大,至图“5-(7)”教师独立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独立通过案例应用解释说明原理理论,学生全程倾听教师的讲授。
那么实际教学中多大程度地运用案例应用教学呢?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构成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施教者、受教者和环境情境。(1)公安施教者。不同的施教者有其特有的人格、品质、文化价值体系、教学经验等;(2)公安受教者。不同的受教者也有自己的个性品质、价值体系、期望需求和综合素质等;(3)公安教学环境情境。环境是指宏观的公安教学的政策法规、学生培养的目的、国内外警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等。情境指微观的公安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压力、教学的保障条件、教学的氛围特征、教学规定制度等。
公安教育者对公安受教育者的“影响力”的大小,根本上取决于教育者能够满足受教者需求的程度,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同的程度。事实上,两者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关系,受教育者反过来也影响着教育者。另一个决定教学影响效果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大环境及其大环境影响下的教学小环境——“教学情境”,包括教学工作任务、教学工作压力、教学工作条件、教学学科特征,以及公安院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学规定等。如图6所示。
图6 施教者、受教者、情境及其环境之间的互动模型
因此,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从其系统来看,在其应用过程中涉及其系统的所有要素,及其要素之间所建立的互动关系。这里我们要抓住其主要问题,就其核心环节进一步分析。根据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公安案例教学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5个主要环节。
(1)理论依据
凯利认为人都是“科学人”,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天都在进行着“科学试验”,即形成假设——进行试验——检验假设。公安案例应用是“带着问题学习”——形成假设,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解决问题的需求,并自主地总结和概括其中的一般规律。教师对学生可能的解决方法的预期和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需要教师较强的对所有影响教学要素的把握能力,这同样激发了教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2)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应用,使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的多种多样的情境管理方法,及其可能的结果,从已知的知识脚本中推断未知,形成概念,掌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懂得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活学活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对待新情况、新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操作程序
第一,提供案例。将具体的公安工作实践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并依据案例产生—发展—解决过程,提出问题。
第二,进入案例情境。进行归因和各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方法途径分析。
第三,分组讨论归纳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筛掉重复的方法,将所有方法列出。每组学生推出一个“最优的方法”,与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有理有据辩论。教师评价总结每种方法,并与案例应用中实际解决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相关学科的理论精要。
第四,教师进行同一学科的多方面理论的问题假设和分析,以及不同学科理论的问题假设和分析,实现多学科理论学习的贯通。
(4)实现条件
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序列,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终止讨论和辩论,对学生选择的解决方法的评价与分析,要有说服力,对学生分析和推理出的情境管理理论结果要及时进行强化。
(5)教学评价
以引导为主,强调学习过程注重直觉思维,和内在动机及信息提取,有助于提高学生潜在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际问题处置分析思维的能力。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对教师和教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和教官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教学技能、深厚的学科理论功底和多学科融会贯通的文化底蕴。
3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讨论
影响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效果的系统要素很多,但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仍然是“人”,也就是教学的主体因素,施教者和受教者因素。
一是施教者要素。一是个体教师。专职承担教学任务的实践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理论型教师施教。二是小组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教师与教官专职教师的理论与实战警官共同实施教学的多人小组共同施教。三是团队教师。教师、教官、学生的公安教学主体资源整合的施教。如图7所示。
图7 教学主体建设模型
全球化信息社会大发展,迫使现代公安教学必须面对知识大爆炸和技能大综合的公安理论与实践技能快速发展问题。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理论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公安教学的理念和主流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及教官为引导者,并且紧贴公安实战的教学模式。这是公安大教育的要求,也是公安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个体的“双师型”,教师与教官团队协作,及学生、教师与教官整合的团队协同教学,是公安教学主体与时俱进权变的必然结果。
当然,学生能够成长为“自我教学者”,其实离不开专职教师首先是“超级教师”。超级教师才能够积极释放学生的潜质,将自我教学视为公安院校文化的基础部分,并用一系列正能量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给学生以表率和示范,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学生自我设定教学目标、自我激励、自我积极评价、自我期望、追求自我实现,和回报学生的自我教学的进步。由此可见,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擎,是决定教学模式效果最关键因素,尤其是教师“人格”是教育要素中唯一的活的源泉。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多大的感召力,对学生“人格”有多大的塑造力,这不仅决定学生的成长,也决定教学的最终效果。而现实教学管理中,对专职教师的人格因素考虑的并不多。教师与教官组合,服务于学生自主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和谐的人”,和培养“公安专家”(如“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图4),才能真正解决“能干什么”的学业生涯、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生涯的问题。
同时,教师必须具备一流“导演”的技术能力和号召能力,否则,不管你教学模式设计的有多好,很可能因此而失去“秩序”,致使教学活动失败。特别是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还是一个试图实现“多学科”整合,解决学生“我们学的课程一点都用不上”的知识理论,学会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由于多学科的整合带来的“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教师队伍的整体人格特征,相互配合协同能力等,是教学模式背后决定教学最终效果的关键。和谐的教师和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培养和谐的公安人力资源也是公安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是公安教学目的要素。这里有个“定位”或“层面”的问题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公安院校学生能够满足的公安工作岗位很多,能做到的事情也很多,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突出和侧重的是什么?与其它高校的毕业生和一个高中毕业生相比较,我们的学生是经过我国公安院校四年培养的人力资源。从理论知识来讲,对公安工作的各项工作,乃至全盘工作具备整体的理解、认识和表达的能力,以及所凝结筑牢的“公安意识”和公安“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和奉献”核心价值观等。从身体技能来讲,对擒拿格斗武器和拓展训练等具有系统的认识和实战操作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目的”标准,应该是培养“公安领导指挥”、“公安技术能手专家”或“公安智囊”等层面的人力资源。这个问题,与我们的学生毕业分配到一线公安工作岗位,“每天巡逻”、“每天审案记录”、“每天指挥交通”等似乎相悖,而事实上,只有在一线派出所工作的人,才真正了解公安工作,所以一线的具体工作是直接服务于公安院校的定位,二者都是“厚积薄发”的人力资源培养的组成部分。
三是公安工作需求和受教育者需求要素。随着宏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公安机关人力资源需求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公安机关需要什么和我们的学生能做什么,二者的吻合程度越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就会越快,就会越好。同时,进入大学的学生个体来自各个地区,其观念、语言、行为习惯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差异迥然。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脚本、个性品质特点、价值观念体系、期望需求及综合素质等是“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制定的基础。
四是“案例应用”库要素。公安案例应用库建设是“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丰富的案例应用库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公安院校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也是公安一线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式有效处置多元化和综合性事件的最直接参照。通过公安案例应用的收集、积累和统计分析,可以使我们掌握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针对前沿和未来的走向,开展“预警”“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服务于学习型公安组织,促进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五是公安经典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库要素。“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并非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①我国经典教学模式主要有:“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示范操作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系统传授模式”。国外经典教学模式主要有:“范例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公安工作需求和受教育者个性需求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选择、设计优化和协调整合。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公安干警,借鉴实然的处置经验,同时比较应然处置的理论方法,提升其公安执行力和个体成长发展的综合素质。其经典的教学无疑可以实现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共享。
六是保障性制度规范要素。保障性制度规范建设是“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的根本保证。包括案例应用库如何集成,如何共享等。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的实际“案例应用”并非是公开全透明的,案例须经一定的加工和限定范围的使用。尤其是学校的支持和教师、教官、学生个体及其协同合作的积极性的调动等都需要制度规范的保证。
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永恒的、永远处于决定性地位的公安教学模式。公安教学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多重要素在特定状态下的有机结合。如图8所示。
图8 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权变模型
因此,公安案例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是公安教学科学与公安教学艺术的统一,具有生态意义上的权变的,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教学主体与环境情境因素有机整合、相互作用不断创新的公安教学模式。
[1] 刘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公安部教育局.公安教育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3] 公安部宣传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4] 王彦才,郭翠菊.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育理论[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4.
[6] 杨壮.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