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
2015-01-03邓广山
邓广山,潘 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
邓广山*,潘 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恩施州是我国18个典型贫困区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建设重点攻坚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加之脆弱生态环境的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以湖北少数民族典型山区恩施州为例,对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发展必要性及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自然社会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民族文化旅游;武陵山区;恩施州
民族文化旅游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原住民文化旅游”或“土著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1]。民族文化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异质性和旅游吸引力,是高品位文化旅游的客体对象[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资源,构成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较偏僻的地区,环境相对封闭,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民族文化一般保持着原生态状态,但也存在因闭塞造成的社会经济落后状况。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恩施州所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由于交通、水利、金融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及历史原因,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临近平原地区。另一方面,其自身保留的自然生态环境、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也成为一种“贫困”的财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武陵山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实现民族统筹发展的突破点。本文以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恩施州为例,对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发展模式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2.4万 km2,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清江中上游,与重庆、湖南临界,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 亚热带—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植被覆被良好,自然景观独特。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2以上,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组合结构合理。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湖北武陵山区拥有其中的3个主类、10个亚类、24个基本类型、92个代表性资源。如表1所示,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资源优势显著。如著名的民居建筑有唐崖土司皇城、土家族鱼木寨、苗族吊脚楼等;民族饮食有蓑衣饭、咂酒、吃社饭等;民族服饰有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深厚的历史及民族文化底蕴,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表1 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数量[3] 个
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一)促进山区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武陵山区是我国典型贫困区之一,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该区域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54.4%,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良好,但容易造成严重的工程型缺水;2002年人均耕地面积约687 m2,且多为坡耕地,人地矛盾突出。2012年恩施州农业人口比重达65.4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 571元,比同期全国农村人均收入低43%[4]。山区单纯依赖传统农业增加收入的潜力已近极限,必须借助自身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种求知型的高层次旅游活动,这也决定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消费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因此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就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农户减少了对土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民族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进而实现山区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客观需要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是这个民族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智慧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逐渐造成了民族文化的遗失和断代,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特色民族文化工艺缺乏接班人。恩施州是古代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明清改土归流以来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边缘化程度加剧[5]。虽然国家对民族文化保护日益重视,但单纯依赖外援投入根本不能实现民族文化保护,更谈不上民族文化的发展及传承。因此,应在科学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使人们认识到民族文化自身的价值,提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同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带给了农户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自觉地加入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去。
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发展多种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托自身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将民族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旅游资源,如恩施州唐崖土司皇城遗址。另一种是将民族文化加工后转化为旅游资源,如民族文化歌舞表演及特色民族食品制作等。由于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的禀赋优势不同,区域客源市场、景区资源产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管理不能单纯地照搬某一成功模式,而是要根据自身资源、区位、市场、民族社区参与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旅游公司与社区居民共同管理型,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景区;社区居民主导、地方政府扶植型,适用于景点较小且较分散的民族文化村寨密集区;地方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型,适用于拥有核心和边缘同心环状的民族文化资源,核心景区由政府主导,边缘主要由社区居民参与,并参与核心景区的部分分红。
(二)完善交通、住宿等基础服务设施条件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交通、通信等基础服务设施落后,区域通达性差。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大,尤其是山区,建设成本更高,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自身财力有限。恩施州应充分依托“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国家及区域战略的实施,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注重吸引各类民营资本,在科学规划下,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建设,优先建设可有效提高区域通达性的干道干线道路,提高区域的交通便捷程度,提高客源的流通效率。另一方面,注重景区内微道路建设、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水平,提高民族文化旅游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三)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制定配套政策法规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本质是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及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规划及指导。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宣传等方面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6]。作为旅游业的新分支,民族文化旅游在民族文化保护立法、旅游者权益服务、旅游执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政府要加快立法进程,加强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如2003年恩施州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就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定位、保护和未来发展问题,为建立民族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7],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华,制订好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及发展战略
民族文化的保护必须注重长远规划,要做到“规划先行,有序发展”,尽量避免短期经济行为对民族文化的损害,并且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整合。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整理研究,采取抢救性保护等措施实现对濒临消亡文化的保护。如对民族歌舞、民间戏剧等进行专业化整理,对古建筑、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抢救性维修;对民族非物质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申报或整理成册印刷出售。制订各民族文化保护规划,并对特色民族文化艺人进行认定,授予相应的特色民族文化艺人称号,并定期给予经济补助,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及传承。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及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延续及发展中,起着超乎常人的重大作用[8]。因此,可通过传统文化节日的熏陶及影响,培育本民族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使民族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得到不断发掘及发展。
(五)强化区域旅游市场合作,建设民族文化精品线路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三级中心城市,自身辐射力及客源量有限,因此必须加强与重庆、宜昌及湖南相邻城市的区域合作。恩施州与长江三峡、张家界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形成了中国旅游的“金三角”,同时也是川渝东出、东部西进的门户。因此,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要与长江三峡、张家界景区发展形成一个客源共享、互动发展的一体化旅游经济圈,通过三峡及张家界景区带动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在政府层面达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共识及相对统一的发展目标;其次,在技术层面,各区域注重挖掘自身的优势特色,避免重复开发,形成恶性竞争;最后,通过区域旅游市场的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综合产业,要将自然风光与古镇、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联合周边景区和景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实施跨区域联合旅游战略[9]。通过区域市场建设,实现区域之间客源的合理流动,促进湘、鄂、渝、黔文化旅游圈的形成及发展。如建设区域间线路:武汉—宜昌—恩施精品线路,桂林—湘西—恩施,重庆—恩施,三峡—恩施,武汉—恩施等旅游线路;区域内线路:恩施—利川—来凤—龙山民族文化风情游,巴东—建始—恩施—利川生态文化游,恩施—咸丰—宣恩—鹤峰历史文化和红色带革命资源游等精品旅游线路[10]。通过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提高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并利用精品线路的大量客源促进线路周边次一级旅游市场的发展。
[1] 崔玉范.关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51-55.
[2] 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52-55.
[3] 罗碧波.湖北武陵山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 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2012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 王平.论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2):130-135.
[6] 周格粉,肖晓.全产业链模式: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13(3):234-236.
[7] 夏晓华.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8] 邓莹辉,谭志松.原生态文化概念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则[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30-33.
[9] 杨江民,唐世刚.渝东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4):93-97.
[10] 徐开芳,覃唯强.发展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的思考[N].湖北日报,2009-07-15(10).
A Discuss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in Enshi City
DENGGuangshan*,PANWei
(Turism Department,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
Enshi is locat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Wuling, is one of the 18 typical poverty areas in China, but also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national poverty crucial are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with the restrictions of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low pa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t has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 minorities.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as a new branch of rural eco-tourism, high-level knowledge needs, mountainou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ome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especially minorities mountains. Taking Hubei Enshi typical mountain minority as an example,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Enshi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ode of necess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ir natu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re put forward.
ethnic and cultural tourism; Wuling Mountain; Enshi city
2014-09-1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模式变迁影响研究”(14CGL02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峡库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的利用与保护研究”(14SKS2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课题“武陵山区旅游与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研究:以黔江区为例”(2014kykt024)
邓广山(1985— ),男(汉族),山东阳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发展,通信作者邮箱:dengguangshan@126.com。 潘伟(1981— ),男(汉族),重庆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发展。
F592.7
A
2095-5383(2015)01-0043-03
10.13542/j.cnki.51-1747/tn.2015.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