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
2015-01-03甘学丽苏建宏杨怡云南省楚雄州够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楚雄675000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干部内科云南楚雄675000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楚雄675000
甘学丽,苏建宏,杨怡.云南省楚雄州够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楚雄675000;.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干部内科,云南楚雄675000;.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楚雄 675000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
甘学丽1,苏建宏2,杨怡31.云南省楚雄州够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楚雄675000;2.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干部内科,云南楚雄675000;3.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楚雄 675000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甘油三酯等各项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FPG、2hPG、HbAlc、TG等各项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将患者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型糖尿病;护理干预;血糖控制;临床效果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水电解质、脂肪以及糖等代谢出现异常,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患者的肾功能、视力及心血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接受治疗,只有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才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很多学者已经研究表明[2],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状况,为了深入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血糖控制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该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并没有严重的内分泌疾病,也没有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并发症,排除了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特异性炎症、急性炎症以及器质性梗阻疾病等患者。现将7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干预组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35~89岁,平均(54.8±15.6)岁;病程1~22年,平均(7.2±2.1)年。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34~88岁,平均(55.1±15.2)岁;病程11个月~21年,平均(7.1± 1.9)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教等,嘱咐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姓名、工作、家庭地址及联系方式等,每一个月应该组织一次健康教育讲座,使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应该亲自登门访视2次,以便医师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 饮食护理应该指导患者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应该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科学、规律饮食,多吃一些清淡、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等食物,尽可能少吃高脂肪、富含糖分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最好戒烟、戒酒。
1.2.3 运动护理合理运动、锻炼有利于减少血脂,增强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因此,应该指导患者平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散步、骑自行车等,但是应该在餐后0.5 h后再运动,每个星期坚持活动3~5次。而且运动量要适当,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在运动的时候可以备一些救助卡片或者糖块,这样即使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也可以及时获得救助。患者运动后有少量出汗,睡眠质量良好,食欲也尚可,心情舒畅,稍微有些疲劳感,是最好的状态。
1.2.4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必须接受终身治疗,很多患者会因此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向患者强调有效控制的血糖的重要意义。平时应该多和患者交流、沟通,时刻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并且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其次,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解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情况,使患者能够全面认识自己的病情,积极、乐观的面对,主动配合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2.5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在全面了解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应用药物的方法、服药时间、给药剂量等情况,使患者能够明确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叮嘱患者应该严格根据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者更改药量,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1.2.6 检测血糖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血糖、尿糖监测的重要性,并且介绍血糖的正常值及其合理波动范围,空腹血糖值应该保持在3.7-6.0mmol/L左右,患者餐后2 h血糖值应该在7.8mmol/L以下。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测血糖的办法,可以鼓励患者自己买一个血糖仪,便于每天检测血糖,通常都是4次/d,1个星期至少d,一周内至少有1 d应该检测7次,检测后应该详细记录血糖检测结果,而且每次复查都应该将检测结果报告给主治医生,这样有利于主治医师更好的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一旦发现血糖比正常上限值还高,应该适当增加胰岛素使用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7 出院指导在出院之前一定要向患者强调坚持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劝诫患者能够时刻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平时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在自己的耐受范围内进行适量运动,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其次,患者应该自己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严格根据医生医嘱服药,并且定期回医院进行复诊。
1.3 评价指标
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各项指水平。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FPG、2hPG、HbAlc以及TG等各项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FPG、2hPG、HbAlc等各项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FPG、2hPG、HbAlc等各项指标对比()
组别例数FPG(mmol/L)2hPG(mmol/L)HbAlc(%)TG(mmol/L)干预组对照组35 35 6.6±0.5 7.8±1.0 7.0±1.1 9.5±1.3 6.9±0.8 8.6±0.9 1.7±0.2 2.2±0.4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机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分泌相对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所致,合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仅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学者研究报道表明[3],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也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FPG、2hPG、HbAlc、TG等各项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刘芳等[4]研究报道基本相符。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临床一直以来都是通过饮食控制患者的体重,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使靶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强,这样也可避免出现饥饿性酮症、餐后高血糖等症状。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5],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避免机体内堆积过多的脂质,平稳的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本组通过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血糖监测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均比较良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督促患者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向患者普及一些关于2型糖尿病的专业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科学、全面的认识疾病,自觉、主动的控制血糖。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较长,极易并发各种并发症,导致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速度缓慢。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多给予患者一些安慰和支持,尽可能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其次,医护人员一定要动态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始终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7]。另外,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帮助患者补充营养,平时多注意适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也有利于帮助控制患者血糖。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变化,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将患者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张秀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4):250.
[2]王慧,刘华平.低血糖指数饮食对2型糖尿病中长期血糖和血脂控制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58.
[3]邱敏玲.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84.
[4]刘芳.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3,4(10):1959-1960.
[5]张富叶.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23(12):147-148.
[6]杨在莲.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28(20):451-452.
[7]毛晓润.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2013,5(1):217-218.
R473.5
A
1672-4062(2015)07(a)-0126-02
2015-04-05)
甘学丽(1972.1-),女,云南楚雄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