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临床分析
2015-01-03姜明杰
姜明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2型糖尿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临床分析
姜明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常规健康体检,使用糖化血红蛋白一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测,观察比对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反映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具有直观的检测意义,可准确诊断、控制和预防,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分析;空腹血糖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流行病,具有常见性、慢性、终生性等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其越发呈现一种老龄化的趋势[1]。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引起的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理原因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进而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遭破坏。常见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2]:多食、多尿、多饮、体重下降。若高血糖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代谢紊乱,从而使全身各组织器官、各大系统等受到损害和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更加严重的将会引起失水,机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导致的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如今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3%,约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5。该研究为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平均年龄为54.7岁(Max72岁,Min4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另选取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为54.3岁(Max70岁,Min3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已妊娠、哺乳或在在未来6个月内有妊娠、哺乳计划者;急性并发症患者;严重心、肝、肺、肾及消化道疾病患者;胰腺炎。
1.3 剔除标准
未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治疗的患者;探究期间出现妊娠及计划妊娠的妇女。
1.4 检测标本
于清晨分别取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血3 mL置于EDTA-K2抗凝管中用于检测,另取静脉血3 mL(改成3 mL)置于促凝剂试管中用于备用。
1.5 检测仪器
该研究所用仪器为美国BIO-RAD公司生产的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和配套试剂:洗脱缓冲液A含Bis-Tris/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0、洗脱缓冲液B含Bis-Tris/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7、稀释液为去离子水和<0.05%的叠氮化钠防腐剂。
1.6 检测原理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为原理。样本在VARIANTⅡ的样本仓自动混合和稀释,然后被注入分析柱。VARIANTⅡ色谱仓的双泵将预先设置的递增的离子浓度的缓冲液注入分析柱,血红蛋白通过与柱中物质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分离。分离的血红蛋白随后通过流动池,用415 nm滤光片测量各个血红蛋白成分;另一690 nm滤光片来校正背景吸收。VARIANTⅡ临床数据管理软件会将每次分析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两个水平的校准品可用来校正计算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数值。使用指数修正高斯运算法则来计算峰面积,这种计算方法从A1c的峰面积中减除了不稳定A1c和氨甲酰血红蛋白的峰面积。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
1.7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经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8.45±2.78)mmol/L,对照组志愿者的空腹血糖值为(5.03±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HbAlc≤6.5%21例,在6.5%~10%范围内43例,超过10%的26例。由此可知,空腹血糖值与HbAlc值间具有正相关。详见表1。
表1 检测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现今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临床诊治中主要是通过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作为诊断依据[9],但是由于受到饮食、情志、药物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一次检测的血糖值仅能代表采样时的血糖水平,不能很好地评价患者的血糖值[10],局限性较大,因此需要更为有效合理的检测手段。
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红蛋白和糖类经非酶促结合形成的,是缓慢而不可逆的反应。可在红细胞120 d生命周期中持续存在,合成速率受到红细胞所处环境中血糖浓度的影响,且成正比。因此HbAlc所占的比率可对患者1~2个月内的平均血糖进行一个较为直观的表现[11],百分率越高则代表其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越多,其糖尿病病情也就越严重。HbAlc表达数据较为客观稳定,可以用于糖尿病的筛选,并且可以作为评价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HbAlc指标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指导价值[12]。
该研究为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9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两组人员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检测,结果显示经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8.45±2.78)mmol/L,对照组志愿者的空腹血糖值为(5.03±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HbAlc≤6.5%21例,在6.5%~10%范围内43例,超过10%的26例。由此可知,空腹血糖值与HbAlc值间具有正相关。
有研究显示,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可2~3个月检查1次[13],控制情况不好的欠佳的需要1~2个月检查1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则需要1个月检查1次。ADA在2007年指出,糖尿病在治疗中,若HbAlc超过8.5%或伴随高血糖症状时,可直接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2~3个月[14],若恢复症状且HbAlc<7%可维持当前治疗,坚持每3个月检查1次;若HbAlc超过7%,即使空腹血糖值正常也需要在早午晚个查一次血糖,并根据情况加用第2剂胰岛素[15]。依此治疗2~3个月后,若低于7%则维持当前治疗;若仍超过7%,则需复查餐前血糖[16],若未正常,则需要注射第3剂胰岛素。
[1]郑荣秀,刘戈力,鲍鹏丽,等.HbA1C检测在肥胖儿童中诊断筛查糖代谢紊乱的效果[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46-748.
[2]朱应红,陈敏,欧阳家乐,等.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诊治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 (13):1576-1577,1579.
[3]徐百友,刘嘉琳.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其在2型糖尿病初诊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0):163.
[4]钦卓辉,张健杰,司徒洁,等.空腹血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4,26(4):447-449.
[5]王敏,季黎明,范晶晶,等.空腹血葡萄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6):589-591.
[6]吕月,张坤红.联合检测Cys-C HbA1c和U-mAlb/Cr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医学,2014(10):1613-1616.
[7]李华,李思江,冯振东,等.糖化血红蛋白联合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 (11):1382-1383.
[8]高红,丁树和.HCY与HbA1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576-577.
[9]李青,吴松华,潘洁敏,等.酶法测定糖化血清白蛋白的初步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7):785-787.
[10]陈华英,林伟华,陈康荣,等.糖尿病三项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35):73-75.
[11]高琼.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5):100.
[12]封建凯,马端叶,华秀峰,等.血清α2-M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4):536-538.
[13]傅林金,汤萌,田露,等.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的检测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5):624-626.
[14]蒋飞照,朱恒梁,郑晓风,等.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治疗非过度肥胖2型糖尿病七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36-38.
[15]王全红.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222-224.
[16]卜晓青,王从菊,韦晓淋,等.苏州市金阊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 22(1):22-25.
R587.1
A
1672-4062(2015)07(a)-0077-02
2015-04-06)
姜明杰(1978.4-),女,山东乳山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化学发光测定甲状腺、肿标、激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