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故事在龟山
2015-01-03文苗连贵
文苗连贵
几多故事在龟山
文苗连贵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伟人的一句词,使武汉的龟蛇二山名闻天下。蛇山因有黄鹤楼,名头很响,其实从历史看,龟山比蛇山更有名。
传说大禹治水时途经龟山,望汉水之清幽、长江之雄浑,不由赞叹:“一山隔两景,真大别也!”由是龟山始称大别山。如今山脚禹功矶建有禹稷行宫、禹王庙、禹碑等。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地理专著《禹贡·导水篇》也载明大别山:“蟠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江。”现龟山北麓有一摩崖石刻,上书“大别山”三个苍劲饱满的大字,出自清人方密痷之手。
龟山又称大坟山。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放逐途中来到龟山,写下《哀郢》一篇:“登大坟以望远兮,聊以舒吾忧心。”“坟”,古汉语:“高堆也,即山。”经郭沫若考证,“大坟”指龟山。
三国时,东吴鲁肃屯兵龟山,鲁肃联蜀抗曹,名重一时,死后亦为人景仰,龟山改称鲁山。《大明统一志》载:“大别山一名鲁山,旧有鲁肃祠,因名。”现龟山有鲁肃的衣冠冢,墓碑镌有汉阳知府余肇康题写的“吴汉昌太守鲁公子敬墓”几个大字,墓上封土完好,青草葳蕤。
龟山的名称还有几个,但人们比来比去,还是龟山一名恰切。龟山一山带两江,水路通达,历来是楚人送行的地方。离人登舟,或溯江而上,或顺流而下,不舍故土,频频回顾,所以民间有“望龟”(谐音盼望早归)之说。
就形貌而言,龟山高不足百米,山形舒缓、浑圆,早年坐轮渡,江心观龟山,两江交汇处,龟背、龟首、龟尾毕现,真乃“若巨鳌浮水上”,明季以来,百姓概以龟山呼之,遂定名龟山。
作为风景名胜,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登临题咏,留下不少名篇,除屈原的《哀郢》外,还有蔡邕的《汉津赋》、谢眺的《临楚江赋》、李白的《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苏轼的《龟山》等。清代诗人张际亮真切感受到龟山之美,在《大别山》一诗里着意描摹:“大别内如屏,长江外如带。汉阳好城郭,山水含烟蔼。”辽远,壮美,古代龟山的风貌历历如在眼前。歌咏龟山的古今诗文不下200篇,有诗碑刻录之,这是龟山的文采气韵。
龟山上下的古建筑不少。最为著名的是古琴台,位于山脚西侧,一所古色古香的庭院,花木扶疏,古韵氤氲,传说为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之地。“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水为江、汉,山大约就是龟山,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曲《高山流水》成为千古一叹!
近代中国也给龟山铸就了历史风云。1894年张之洞创设湖北枪炮厂,规模宏大,选址龟山北麓,后更名汉阳兵工厂,生产“汉阳造”步枪,名噪一时。1911年武昌起义,黄兴被推为民军总司令,指挥以龟山为战场的阳夏保卫战,与清军殊死决战。如今,埋在土中的炮弹片、嵌入岩隙的子弹头时有所现,可见当年鏖战之急。黄兴逝世后,民国政府为之造铜像,原建武昌,后迁龟山。黄兴身着大氅,神色凝重,双目远视,似仍在观察远方敌情。
古老的龟山也有现代气息的大手笔,竖有擎天一柱电视塔,横有万里长江第一桥——这座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钢铁大桥,曾为新中国的骄傲,由龟蛇二山高高托举,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概。
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