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龟山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2015-12-12李鑫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洪泽湖运河资源

李鑫

(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223000)

1 引言

龟山一个孤岛,位于老子山镇南十五里的淮河右岸,总面积约5.5km2。因其岛形似龟,山上建有龟山庙,故名龟山。龟山是淮河、洪泽湖地区佛教文化最早发祥地,孙悟空原形——水怪巫支祁就是取源于龟山民间传说。龟山名胜古迹,仅据记载即有20多处,其中支祁井《移建安淮寺碑记》碑、圣旨碑、《重修淮渎庙碑记》碑、御码头等古迹尚存。随着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榜上有名,成为淮安市首个中国传统村落。

2 龟山村历史发展分析

在古籍和民间传说中,大禹曾在此疏道治淮。彼时水怪巫支祁为患一方,大禹曾与巫支祁及其所属几十万山精水怪大战,擒获巫支祁于龟山脚下,自此淮水始安。自秦末汉初起,因龟山地理位置重要且淮水天险,故多为屯兵用兵之地。楚怀王及项羽、刘邦等都曾在龟山下屯兵筑城,三城相连,后世分别称之为小儿城项王城、汉王城。泰康二年,临淮郡曾设治于此。南北朝曾为县治。刘宋文帝时期在原项王城基础上筑龟山城,派重兵把手,以抵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隋代开通济渠后,这一时期的淮河交通繁忙,沿线兴起一批集镇,隶属盱眙的龟山镇即在此列。龟山商贾往来增多,人口渐增,城镇渐兴。此时佛教在淮河、洪泽湖地区兴盛起来,龟山始建寺院。相传炀帝南巡江都时,至破釜涧突遇降雨、汇聚成泽,于龟山脚名之“洪泽浦”,“洪泽”二字即出于此。北宋天禧二年,迁泗、濠州路巡检于此,使龟山成为强化淮河下游统治的壁垒。元丰六年,开龟山运河,置淮南、淮东漕运司,置务税令,龟山镇一时“人烟繁盛,倍于淮阴”,位列盱眙三镇。文人络绎、吟咏不绝。

文人墨客多到访或路过此地,登山游览、吟咏抒怀。在龟山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词文章,其中不乏苏轼、苏辙、秦观等名人大家。寺院林立、佛教兴盛:曾有先福寺、龟山寺、淮渎庙、无梁殿等寺庙及建筑,寺庙林立、香火缭绕。南宋皇帝赵构曾到龟山烧香,足见龟山香火之旺。宋廷南迁之后,漕运停止、运河淤塞,随漕运而起的龟山亦因此逐渐衰落。设置清河县时,龟山随老子山地区并入清河县。宋金对峙期间,龟山战火纷飞。宋金后以秦岭-淮河为宋金分界,龟山居淮南、属南宋。明清两代多次重建寺庙,特别是水患退去之后,留下重修淮渎庙、移建安淮寺等石碑。乾隆数次到访,曾登岸与八叉和尚共叙佛理,直至清末仍有寺庙12座。黄河夺淮、水淹龟山:清代水患频繁,康熙十九年黄河夺淮,水淹龟山、古寺沉沦。道光十七年,龟山渐出,略有复苏,却难复辉煌。清末龟山屡遭战争灾难,一众寺院庙毁僧散。曾经的运河重镇,规模缩小,逐渐寂寥。民国间的龟山衰微不堪,一度土匪为患。龟山村从曾经的运河重镇,变为老子山镇的一个临河村庄。从20世纪50年代起,挖山不止,于今龟山仅剩一角,旧貌不再,甚至难以想象曾经的香火晚钟、名寺古刹。

3 龟山村特色文化分析

3.1 自古兵家之地

龟山的地形地势及地理位置重要,南北相遇、江河交汇、淮水天险。因此自古就是战场和屯兵之地,特别是在改朝换代之时,龟山常处战争之中、兵祸连结。秦末汉初,项羽、刘邦等都曾在龟山下屯兵筑城,南北朝时在原项王城基础上,刘宋文帝派人筑龟山城、增设重兵。辅国将军臧质和龟山太守沈璞曾在此共同抵御魏军。宋金对峙时期,岳飞、韩世忠曾多次在此商议抗金计划,巾帼英雄梁红玉在此击鼓助夫抗金,李全曾率兵十万驻守龟山,以阻金人南进。而金兀术大举南下之时,曾占领龟山,妄图焚毁龟山寺。元明清时期,改朝换代之际龟山也多次遭受战火。

3.2 佛教兴盛之地

淮河流域及洪泽湖地区的佛教多在南北朝兴起,于唐宋兴盛发展起来,龟山便是佛教兴盛的一大代表。佛教老子山的最早落脚点就在龟山。早在唐初,龟山已经建有佛寺,两宋时期,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宋末至元末,龟山历遭兵祸,寺庙多毁于战火。明至民国初年,龟山庙宇数度重修,几经兴废。自抗战以来,龟山佛事已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后,寺院几乎拆毁殆尽。自唐宋至明清,龟山曾有淮渎庙、先福寺、龟山寺、龟山塔院、大圣寺、安淮寺等,南宋皇帝赵构、清帝康熙都曾在此登岸拜佛。但至今寺院多已踪迹难寻,大部分目前也仅知寺名。

3.3 淮水巧治之地

洪泽地区治水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龟山地处淮河入洪泽湖口,也有一段与治淮密切相关的历史。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淮自不必说,曹魏时期,邓艾曾在洪泽湖堤一带筑堰屯田,对洪泽湖堤的固筑起到一定作用,其中包括在龟山筑长围、造浮桥、绝水路。宋至清,借助龟山的做分水墩,试图在淮河右岸形成一条新的运河,以避船只逆行淮河180里之险。北宋先后开三条首尾相连接的运河,先后为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北宋元丰六年,历时一个月左右,龟山运河开凿成功。北宋建中靖国元年,修筑龟山运河堤。北宋大观中,又开泗州“直河”,使通济渠与龟山运河隔淮相接,南宋靖康元年,宋廷被迫南渡,汴漕运废,龟山运河亦随之而废。明万历五年和七年大水,淮湖合一,龟山运河成了湖底之沟。清乾道七年,曾下诏开洪泽至龟山的运河,但未成功。

3.4 胜游惜景之地

龟山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浓厚的佛教氛围和秀丽的自然环境,常有文人墨客到访或路过此地。一时间大批政治文化名人络绎、抒怀吟咏不绝。为龟山留下了众多诗词文章,留下了历史的见证,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关诗词文章多以龟山寺、龟山塔、龟山晚钟、龟山风景为题材,以诗词居多,也有取源于龟山民间传说的《古岳渎经》等。

4 龟山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根据龟山实际情况,对龟山村现存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别从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三类进行逐项梳理。

4.1 历史文化遗存

主要以龟山遗址为核心,主要在宋、明、清三代,数量丰富,以石碑居多,大多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龟山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范围北至村民宋德福家后竹林,东至村民马德民家前村民路,西、南至石工墙。其中包括北宋元丰六年兴建的龟山运河;清代的安淮寺遗址,现有残缺门墩;有残缺经幢的淮渎庙遗址;宋代的龟山寺塔地宫,即民间俗称“支祁井”、“圣母井”。现顶部已缺损露空;建炎元年赵构帝所至而建的御码头,共15级,下五层台阶口呈弧形,现存良好;明代的石工墙,长200m,驳岸中部略有坍塌,东段残缺。南端为石阶码头,保存状况较好,与御码头相连;明代的“圣旨”碑,高2.65m,宽1.15m,厚0.23m,弧形碑额,楷书,字迹侵蚀严重;清代的“移建安淮寺碑”,额满浮雕蝙蝠祥云图,碑座为赑屃;明代的“重修淮渎庙碑”,背有碑记一篇;清代的“游龟山访禹迹题咏碑”,陶澍所撰;清代的“再查淮渎庙碑”,麟庆所撰;“题咏古碑”两块,当年钦差大臣唐龙题写,现镶嵌于村支书胡明江家墙上;龟山摩崖石刻遗存,现为残件。

4.2 非物质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资源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包括水漫泗州城,巫支祁传说,金兀术不焚龟山寺,龟山与小龙女,龟山足下百牛潭,乾隆皇帝找父亲,画家龚开共计8项,其中一项为人物资源。仅洪泽湖渔鼓舞和水漫泗州城传说两项与它地共享,其他民间传说均为龟山特有,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独特性。洪泽湖渔鼓舞、水漫泗州城传说、巫支祁传说三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资源遗产名录。

4.3 自然景观

龟山著名的自然景观包括淮河、七仙瑶池、古银杏、龟山、湖上小岛共五项,包含河、湖、岛、山、树,数量较少,但面积较大,且其中几项具有突出观赏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水文资源潜力较大。

5 龟山村今后开发和规划的重点

龟山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从对龟山村旅游资源的历史性、特色性分析和分类梳理中,可以看出:①从数量上看,比较优势不明显,以历史遗迹为主,共计5类26项,就3.4km2村域面积而言,资源较丰富,但与多数传统村落不同,龟山半数资源为历史遗迹,缺乏古代建筑,目前仅存近现代传统民居,导致村落建筑文化不突出,村落完整性不占优势;②从质量上看,重点资源突出,但同质性较高,龟山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巫支祁相关传说趣味性强、知名度高,佛教文化、运河文化等资源,与洪泽湖其他地区的文化资源同质性较高;③从资源分布上看,集群状况较好,大量资源集中分布在村落南面,靠近河边,资源集群程度高,便于整体保护和开发;④从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上看,缺乏活力、相对滞后,,对文化资源的保护相对滞后,村民对历史传说不甚了解,资源的开发利用暂时处于近乎空白阶段。因此,维持好龟山村村落自然原貌,保护好生态用地格局,同时利用好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人文和生态两大文化体验基地,是龟山村今后开发和规划的重点。

[1]陈 蔚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阮仪三,孙 萌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

[3]王云才,石忆邵,陈 田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王云才,杨 丽,郭焕成 .北京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以门头沟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6(4).

[5]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4).

猜你喜欢

洪泽湖运河资源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如泰运河谣
我给资源分分类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