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15-01-03黄震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0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人事改革

黄震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黄震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近年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高校必须构建起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吻合、与社会经济建设相吻合、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吻合的人事制度,这样才能使高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承认,虽然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尝试针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展开分析,希望为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的育人成就令人瞩目。然而,从深层次角度来看,高校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仍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人事制度就是重要“瓶颈”之一。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科教兴国的战略已经深入人心,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从目前来看,高校人事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受传统认识观念影响,人事制度改革比较落后,相关人事配套措施没有到位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了高校的长远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展开研究,先分析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接着揭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套解决性措施。

1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1人事制度改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需要

我国教育部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如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竞争,归根究底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掌握面向新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占据不败之地。”鉴于此,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普及和落实。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人事制度是高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改革人事制度,保障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可解决他们在人事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积极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路径。

1.2人事制度改革是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需要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已经迈入了学习型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高校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高校探索的重要课题。毋庸置疑,在高校领导层做出的种种决策中,培养人力资源,发挥高校中的“人”的竞争优势,已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之一。可以说,在新时期背景下,现代高校的最宝贵财富不是资产,也不是技术,而是高校中所拥有的人力资源。那么,如何将人力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呢?有效改革人事制度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

1.3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日渐频繁。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重要趋势。确实,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力度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已成了不可回避的事实。人事制度是高校规章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与时代接轨,借鉴国际优秀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经验,这样有利于我国高校与世界接轨,使高等教育沿着更好地轨道发展。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高校改革人事制度有其自身之义。我国要想顺利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必须促使高校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2 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陷入桎梏,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受传统人事观念影响

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导致高校仍受传统人事观念影响。一是存在以学历论能力的传统思想。事实多次证明,高学历与高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高学历并不代表拥有高能力。但在当前的高校评价中,教师学历仍旧与经费投入、课题申报、职称晋升相挂钩。二是存在以关系论实力的传统思想。从目前来看,不管是人事招聘,还是职称晋升,“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利益驱使所导致的官僚主义,直接影响高校人事制度的顺利改革。

2.2人事制度改革比较落后

毫无疑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诸多细节,不仅涉及到人事范围、方式与内容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也直接关系到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博弈。如今,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优化配置高校人才资源、完善高校人员结构、引入竞争机制等,这样才能为高校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传统人事制度相比,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制度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人事权从少数领导者手中争取过来。但是,由于高校内部的党政关系尚未完全理顺,高校相关部门仍旧存在职能交叉、权限混乱的情况,严重阻碍高校人才队伍的创新发展。

2.3相关配套制度没有到位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涉及诸多方面,从目前来看,高校人事配套制度还没有完全到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机构调整与编制核定没有到位。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在机构调整上满足于名义上的修修补补,该消减的没有消减,该整合的没有整合,资源浪费、相互扯皮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辅人员的比例严重失调,要么人员不足,要么人员过剩。

第二,岗位设置与人员聘任不容乐观。按需设岗、择优聘任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但目前也存在人事分离、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同时,以教师为主的职称晋升制度仍旧不够完善。

第三,绩效评价与人员考核亟待完善。鉴于高校工作的繁琐性,绩效考核标准通常比较笼统,不够细化,间接导致岗位责任难以充分落实。即使有些学校推行了精细化管理,但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监督手段,导致人事制度改革流于形式。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促使我国高校增强后劲力,获得长远发展。

3 新时期改革高校人事制度的策略

3.1落实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是高校的最宝贵财富,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高校必须树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积极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定向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校人事考试、聘用、考核、奖惩、晋升、培训、调动等工作的全过程,全面落实依法办事,有法必依,积极促使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3.2优化高校人事配套制度

“作为一个社会化游戏规则,制度是人为设计的约束人类行为互动的规范。”要想最合理地开发与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校要不断优化人事配套制度,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避免人事制度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神秘主义现象。具体而言,高校要优化以下几方面的配套制度。

第一,完善聘任制。高校要坚持将岗位需求作为聘任依据,在聘任过程中要促使人员通过竞争的方式上岗。高校要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公开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并与合格者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另外,高校可继续推行人事代理制度,以此解决学校的人才问题。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改革聘任制度,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竞争机制,打破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

第二,优化考核办法。高校要结合现实情况,根据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分门别类地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使考核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除了年度考核之外,还要加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等平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相挂钩。

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高校要为广大教职工发挥个人才能构建有力平台,要为他们创设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并为他们提供共享知识的业务流程,使他们能及时交流思想,取长补短。更为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才给予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要多给予物质方面的激励;对于中年教师而言,要多给予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激励,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互动局面。

第四,健全分配措施。分配措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高校在在健全分配措施方面要做到: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全面考核,能力为主;关键岗位为主,兼顾其他岗位,以此形成按岗位职责、任务复杂程度和完成工作数量、质量确定薪酬的格局,保障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同时,高校还要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岗位津贴要向教科研一线教师倾斜,同时兼顾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知识创新分配的奖励模式。

第五,加强监督制度。监督制度是促使高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制度,高校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高校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不徇私、不隐瞒,相关部门还要及时公布监督结果,并完善监督问责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3提高高校人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其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可以说,高校人事工作人员培育已经成了高校加快人事制度改革进程,提高人事制度改革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要积极加强人事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确定培训目标,完善培训内容,把握培训时机,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改革人事制度的紧迫性,并了解改革人事制度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高校还要联系内部各教学单位和相关部门,建立人事办公信息平台,实现人事资源共享,为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条件。

4 结 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方式、新方法,使人事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高校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212-213.

[2]张蔚虹,陈长玉.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116.

[3]李爱民.大学教育职员改革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杨荣昌.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问题的再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刘堃,臧永军,张宏. 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一流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

[6]周志成. 战略性、渐进性动态均衡与次优制度创新——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理念、任务、思路、路径[J]. 复旦教育论坛, 2005(3).

[7]赵曙明,龚放,顾建平,等.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之举——深化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05(4).

[8]陈发俊. 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契约性缺陷[J]. 前沿, 2005(5).

[9]吉贻祥.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0]林丽春. 谈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 .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65

G647.2

A

1673-0194(2015)20-0219-02

2015-08-27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人事改革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