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1-03连玲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0期
关键词:报酬民办高校薪酬

连玲丽,安 鑫

(青岛工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300)

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连玲丽,安 鑫

(青岛工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300)

本文结合薪酬的基本理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以帮助民办高校探索科学有效的薪酬模式,提高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绩效水平。

民办高校;薪酬体系;职业发展;自主权

1 薪酬的涵义

1.1狭义薪酬

狭义薪酬是薪酬构成的主要部分,是指货币或可以转化成货币的各种报酬,以工资、奖金和实物形式发放的报酬都属于狭义薪酬。狭义薪酬是民办高校教师薪酬构成的最主要部分,主要由基本工资、课时费、奖金以及各种补贴福利等组成。

1.2广义薪酬

广义薪酬指员工由于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除了包括狭义薪酬外,还包括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报酬,主要由经济薪酬和非经济薪酬两个部分组成。经济薪酬指工资、奖金、补贴、福利等货币或可转化为货币的报酬,非经济薪酬指由于从事这份工作所获得的非物质报酬,如工作的成就感、工作的乐趣、舒适的办公环境、社会认可和地位等。民办高校教师的广义薪酬除了狭义薪酬所涵盖的内容外,还包括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学校及学生的接受和认可、社会公众的评价、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等。

2 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薪酬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教师由于体制原因,不能获得同公办高校教师同样的“体制内待遇”,其薪酬管理由民办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设定。同时,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单一,教师薪资水平普遍较低。薪资内容主要由基本工资、课时费、各类补贴构成,内容以经济薪酬为主,形式比较单一,结构缺乏合理性。

2.2薪酬与绩效考核挂钩不直接

大部分民办高校也具有针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但考核过程和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与薪酬直接挂钩,有的高校薪酬构成中即便存在绩效工资,也基本是固定数额,不受绩效考核结果的影响,这完全背离了绩效工资的本意,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久而久之,教师们对绩效考核态度消极,应付了事,导致绩效考核形式化,加重了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的脱节。

2.3薪酬的激励作用缺失

激励功能是薪酬的重要功能,民办高校由于其管理体制的特点,本身是有条件制定灵活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的,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体系却没有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教师的薪酬内容相对单一,固定薪酬的部分占比大,可变薪酬的部分占比小甚至没有,直接导致教师工资“毫无悬念”,薪酬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2.4非经济薪酬的作用被忽视

民办高校的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他们对薪酬的期待除了经济薪酬之外,还有非经济薪酬。知识型员工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更注重工作中的成就感、认可度、尊重、个人发展等因素。而民办高校的薪酬内容以经济薪酬为主,对非经济薪酬的关注较少,导致教师们缺少工作的热情,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也难以获得较大提高,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

3 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完善对策

3.1健全薪酬结构,提高教师薪酬水平

民办高校应该认识到薪酬不仅是对教师劳动的报酬,更能发挥重要作用。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调整薪酬内容,完善薪酬结构,既要具有直接薪酬的内容,如基本工资、课时工资、绩效工资、各项津贴等,也要具有间接薪酬的内容,如补充医疗保险、健康体检、各种服务和福利等。

3.2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薪酬联系

设置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评,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设定一定的相关系数,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联系起来,使考核结果在薪酬上直接体现,绩效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就高,绩效水平低的薪酬水平就低,营造教师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和努力提高工作绩效的良好氛围。

3.3提供培训和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助力教师职业发展

民办高校应加大在科研及培训经费方面的投入,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及研讨会,并努力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类专业会议及培训的机会。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科研基金,奖励科研工作突出的教师,形成积极的科研氛围。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或访学等活动,提高教师视野和知识层面,在提高教师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

3.4赋予工作自主权及参与决策的机会

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具有独立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并追求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很多民办高校对教学环节及教师工作控制较严,压抑教师的创新性和工作独立性,教师们被固化的教学制度所束缚,无法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能按照要求进行机械化的授课,工作缺乏乐趣与成就感。民办高校应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和需求,赋予教师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使他们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一定的创新,提高工作的成就感和满意度。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教师参与决策机制,让教师们有主人翁的感受,积极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这些工作无需学校额外支出经济报酬,但其实已经构成了非经济薪酬的内容,对教师可以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涂金叶.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3(7).

[2]周悦,崔炜.浅论全面薪酬体系在知识员工激励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上半月,2007(9).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61

G647.2

A

1673-0194(2015)20-0215-01

2015-08-17

青岛工学院2015年董事长科研资助基金项目(2015JY009)。

猜你喜欢

报酬民办高校薪酬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生的最佳报酬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谁没领到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