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十堰市农村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建设为例

2015-01-03张汉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十堰信息化农业

张汉香

(十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湖北 十堰 442001)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口号的提出,把信息化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农村信息化既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推动力。它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与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农村信息化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1 十堰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所辖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农村脱贫致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2001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十堰作为湖北省首批加入该项目的3个重点市之一,开始了“十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市”建设;2005年,湖北省启动了“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示范省”建设,十堰成为湖北省首批试点城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1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十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丰富的接入手段,推进4M宽带入村,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构建快速便捷的农村信息化传输通道。通过实施“宽带乡村”和“信息惠民”战略,截至2014年,全市1 857个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88.5%,全市124个乡镇3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4G网络覆盖率城区达到90%,农村乡镇达到75%。

1.2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计划的努力,覆盖部分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涉农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

1.3 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管理开始起步

郧西县涧池乡建立“心连心信息服务平台”,将全乡居民基础信息、干部工作信息、党建信息全部整合上网,建立“一站式”管理平台,开展网上电子政务、网上电子商务、网上信息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效能。

1.4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

据对淘宝网的数据统计,十堰农民在淘宝网上开设的农副土特产网店已达300多家。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地处秦巴深山,全村339户村民,在淘宝网上开办网店已达60多家,2013年销售额突破1 500万元人民币;2014年,下营村农民将网店由原来的只卖绿松石扩大到卖核桃、马头羊等特色产品,销售收入达2 400余万元人民币,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全国淘宝村名单中,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正式入选,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个“淘宝村”。

1.5 农村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农技110”“惠农手机报”等信息服务产品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使农民获得信息的手段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扩展到电脑、手机、电子显示屏等新媒体。

1.6 十堰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处秦巴山贫困地区,十堰农村信息化水平总体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信息基层设施比较落后。由于地处山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区域分布不集中,光纤宽带进村入户成本高。载至2014年10月,全市1 857个行政村中仍有492个村未通宽带,已通光纤宽带的行政村上网速率低;②农民信息素养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在外打工,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三八六九部队”,即妇女、老年人和儿童,且农村多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自身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财力不高。因此,政府依然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充当主角,充当信息化的投入主体、推进主体,并在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普及中扮演重要角色;③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倾钭,各涉农部门都在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但彼此之间缺乏统筹、各自为政、互不联通,建设协调难度较大、投资分散,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体制性问题未得到解决;④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及信息应用水平不足,涉农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资源开发不足、无法共享,服务手段和信息收集、发布渠道有限;⑤城乡二元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善,差距仍十分显著,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还远未实现。

2 推进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策略

根据国家和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十堰现实基础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十堰农村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示范体系建设为支撑,开展惠农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农村的推广应用示范,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农民方便、快捷地获得生产经营信息和生活信息,促进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2.1 明确建设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突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同时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逐步引进商业模式,构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统筹规划,示范带动。将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十堰市秦巴片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范围,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同时采取行政推动、示范带动、市场驱动等多种措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依托湖北农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和湖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整合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涉农信息资源,构建县、乡、村服务站点。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信息服务通道、基础设施、服务站点、人才队伍进行有效整合,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例如,信息站点的选择可依托农村现有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村网格化管理中心、农村社会区服务中心,信息员可从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骨干、党员活动中心工作人员中选任。

(4)突出特色,面向基层。立足十堰市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工作现状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面向基层,围绕十堰农业农村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等方面凸显十堰特色。

2.2 科学定位建设目标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村信息化也是一项动态、持续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满足农村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同时要在考虑农村信息化现实基础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的基础上,选择有限目标、聚焦重点。总体目标为,以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引领,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覆盖市、县、乡镇、村4级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开展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政策宣传能到户、产品买卖在田间”。促进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均等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把十堰建成“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

2.3 搞好顶层设计,合理布局规划

深入调查十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摸清农村基层对信息的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将农村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市级建立以市长为组长、各涉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级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合理布局示范县、示范合作社、示范企业、产业示范点和综合示范站。认真甄选示范站点,明确建设主体、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强化考核管理。要更好地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在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示范建设领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2.4 搭建支撑体系和示范载体

(1)建设省级农村信息综合平台十堰县级子网。为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不建立市级平台,各县(市、区)在省级农村信息综合平台上,组织开展县(市、区)子平台、乡镇子平台和村级子平台建设,并将其作为各县(市、区)基层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工作平台。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基层信息设备、人才经费不足的问题,又实现平台高起点建设、低成本维护,实现资源集成共享。技术难题可以通过省平台统一解决,子平台只需集中力量开展本地特色资源的收集、整理、上传和信息服务。

(2)建设十堰农业特色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汇集各涉农多部门的信息资源,建设十堰农业特色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中心重点建设十堰农业资源数据库、十堰农业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数据库、农业科技人才数据库、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教育培训信息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数据库、农业政策数据库等。

(3)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依托“宽带乡村”建设工程,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光缆通达率、10M以上宽带通达率100%,并具备平滑升级到12M以上速率能力,宽带网络家庭普及率达到35%。

(4)完善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依托湖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站点,建设贴近农村生活需求、“一站多能”的乡镇和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以及形式多样的专业信息服务站。

(5)组建农村信息咨询专家和信息员队伍。①建设一支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层管理员和农技推广队伍为基础,以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协会或合作社骨干为补充的信息员队伍,保障一个信息服务站至少一名信息员,加强对信息员的培训,达到“会操作、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会经营、能维护、能培训”的要求;②以十堰农技110专家团队和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基础,充实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专家,建设一支能适应农村多方面信息需求的专家队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3 依托湖北智慧农村网络平台,开展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3.1 开展“产业通”“党群通”手机客户端信息产品应用示范

“产业通”手机客户端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以湖北智慧农村网产业信息资源为支撑,面向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市场行情、产业资讯、农产品供需对接、农技实时指导、农业经营管理等服务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产品。用户利用该平台可开展生产管理和账务管理,了解产业动态及产品行情,免费获得农业专家的在线指导,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展产业链同行间的交流。

“党群通”手机客户端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以湖北智慧农村网公共信息资源为支撑,针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开展党员远程教育、村务管理、视频培训、民生服务、农技咨询、电子阅读等相关服务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产品。选择条件成熟的农业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开展上述信息产品的应用示范。农民通过手机实现信息获取、信息发布、组织管理,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

3.2 开展村级站点信息屏应用示范

村级站点信息屏是将本村生产、生活信息整合上网并提供查询的服务平台,由于其信息实用、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农民使用。农民只需点击屏幕,即可查询到本人各类社保、补贴信息,也可查询务工、交通、气象等信息。企业可以通过站点信息屏,推介产品、宣传企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省级中心平台通过后端,远程监控站点信息屏运行情况,并针对每一个站点精准推送相关信息和远程控制,实现基层站点与中心平台的交流互动。

3.3 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

围绕十堰蔬菜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管理中的应用示范,全面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服务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途径。

3.4 现代农村电子商务示范

依托茶叶、柑橘、中药材、核桃、山羊、食用菌、蔬菜、绿松石等特色产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辟十堰农副产品网上市场,让山区“一袋装不满,一车拉不够”的小批量、有特色、品质优的农副产品走出大山。①结合大学生创业,招募在校大学生电商志愿者,利用淘宝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十堰农副产品网上市场建设;②支持农村养殖专业户和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农副产品网上市场建设;③开展农民电商培训,帮助青年农民实现电商创业。

3.5 民生信息服务示范

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网络体系,围绕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基于教、科、文、卫等政府公共管理及服务部门的资源,从提升示范区村务管理、文化教育、合作医疗、技能培训、政策普及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水平入手,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示范,推动公益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助推乡村脱贫、农民致富、乡风文明,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 完善保障机制

4.1 组织保障

建立市、县两级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农村信息化推进政策和规划的制订及重大事项和关键问题的决策,组织、协调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宜,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协调推进,为农村信息化提供有力的领导保障。

4.2 资金保障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的社会工程项目,必须有政府资金给予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政府可以设立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保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公益性投入,同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的原则,制订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补充。通过政策引导通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

4.3 政策保障

强化基层站点和信息员目标管理和考核,制订统一规划的示范站点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考核办法。结合农村村务公开,制订村务上网细则和考核办法,促进信息公开。

4.4 人才保障

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学习先进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管理和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保障有力的高素质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效率。①抓好基层站点信息员的培训。按照以“操作应用为主,兼顾理论”的原则,加强对示范站点信息员的培训;②抓好专家队伍的培训。内容包括服务规范、政策法律、咨询方法、专业讲座等。③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民群众网络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

4.5 宣传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传播渠道,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不断总结推广新的服务模式和示范样板,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和服务成效的展示推广活动,形成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5 结语

农村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信息服务难题、切实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信息化进程推进相对落后,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发挥民间资本、民营服务组织的作用,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的原则,制订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补充。通过政策引导通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建设信息化新农村,需要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

[1]贺志鹏,李旭辉.安徽省农村信息市场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9-18.

[2]方凤玲.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6):195-197.

[3]赵玉秋.农业信息化的创新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62-63.

[4]董婷,吕鑫,袁勤俭.促进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发展,2012(4):43-48.

猜你喜欢

十堰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