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搅局”下的“鲇鱼效应”与价值创新
2015-01-03董华华
董华华
(浙江工商大学 财务与会计学院,杭州 310018)
0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从广义上讲它是以互联网为手段或平台并在形态结构和运作机制等方面有别于网下现实环境中的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传统金融领域的新的金融现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以存贷款率差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基金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结合实现了直接融资,将利差直接让渡给了客户,银行的传统储蓄结构发生了改变,资金分流影响到银行的收入。银行资金支付垄断格局被打破,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更受青睐。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基金代销业务抢占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理财市场,快速便捷的网络金融服务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随着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与普及,网络理财和网络支付快速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基于传统金融企业视角,许多企业认为互联网金融扮演着一个不善的“搅局者”角色,有利有弊,甚至利大于弊。本文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搅局”更具有“鲇鱼效应”,不能轻易“棒杀”,并充分发挥其“鲇鱼效应”,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价值创新。
1 互联网金融“搅局”下的“鲇鱼效应”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快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建步伐,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对传统金融企业的担忧。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业务模式主要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其中,余额宝类产品、第三方支付结算和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对商业银行冲击最大。然而,站在传统金融业的视角,可能看到的是威胁与压力,但正是在这些危机下,互联网金融的“搅局”为中国金融和相关行业带来了“鲇鱼效应”。“鲇鱼效应”为传统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
1.1 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企业的业态创新
互联网金融引发金融企业对其经营理念、产品革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新思考,进而推动传统金融企业转变业态模式、创新盈利增长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迅猛发展,使余额宝猛增至数千亿元,年化收益率频创新高,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也随之发展起来,占领了市场理财产品的很大份额,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销售一时间显得非常萧寂。互联网金融产品吸引普通民众参与到金融投资活动中来,使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有了实现的途径和通道。至此,资金流出银行,银行活期存款锐减,盈利模式遭受强力挑战。面对这种冲击,银行不能坐以待毙,只能迅速应对发展,也纷纷推出其他理财产品,加强创新力度。
1.2 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银行体系进行实质性改革创新的“鲇鱼”,使传统金融企业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对此增强其发展的危机意识,提高企业服务质量。金融企业树立服务观念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顾客至上”的理念使金融企业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改变员工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服务设备的建立和完善,明确的企业信息的传递,与顾客有效的沟通服务,以顾客期望构建的服务标准体系,直接挂钩产品使用价值与顾客满意度,这些都体现出传统金融企业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鲇鱼效应”作出的改变。他们已经认识到服务意识的加深,服务行为的拓展,带来更便捷的业务办理、更高效的企业价值的实现。
1.3 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企业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为储户提供稳定高收益的投资方式,通过P2P等网络平台信贷方式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其直接跳过银行这个中介系统,将互联网产品直接与客户相连,实现了大数据背景下利润的直接过渡,为促进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强劲动力,有利于打破传统金融限制,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通过便捷的支付方式、低成本的网络渠道提高了社会资金的整体流动性,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实现了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面临极大挑战。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利润追逐下促进资金在资本市场的频繁流动,使得短期存款的稳定性大大降低,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这也让银行感受到了压力,开始转变其业务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和风险控制能力,应对金融市场变化,创新盈利模式,实现持续发展。
1.4 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企业重新升级
阿里余额宝短短数月使天弘基金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之一,它的成功就在于实现了互联网结合金融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互联网滋长的现实中得到认可。在如今的现实里,传统金融企业紧紧围绕“互联网”这条主线,开始了大规模的新升级。各个网点引进各种智能化的设备,远程银行、电子填单、自助发卡机、货币兑换机等智能化设备不仅改变了传统金融企业低效的人工业务办理模式,更是打造出多智能化的服务,提升业务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移动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移植传统金融企业,打造出网络银行、个人移动APP端以及其他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网点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带动各大传统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助推下实现了华丽转身。
2 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企业与电商企业的价值创新
金 昌 为 (W.ChanKim) 教 授 和 雷 尼·莫 泊 奈 (Rence Mauborgne)教授提出,价值创新意味着一次关于商业成长的战略思想的改变,本质上来说,他是将企业进行战略思考的出发点从竞争对手转变为创造全新的市场或重新诠释现有市场。价值创新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一个新理念,它不是单纯提高产品的技术竞争力,而是通过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来争取顾客,赢得企业的成功;透过创新商品组合,包括增加功能、增加服务、改变产品定位(属性)、改变交易方式等不同途径来创造顾客价值。互联网金融的“鲇鱼效应”开启了金融企业的价值创新,其常见表现方式如下:
2.1 完善了用户体验
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简单的操作流程,灵活便捷的转账支付方式以及“每一元增值”的理念使不少客户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理财,也使他们享受到了极佳的消费体验和大众理财带来的魅力和增值感。通过支付宝平台,余额宝给客户提供了集现金管理、理财增值于一身的资金管理方案,又提供了购物缴费、提现转账等便捷的支付方式。这种将基金产品融合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做法,便利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给顾客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消费的消费体验。除了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功能创新带来的体验,互联网植入金融业业务和设备,开发出多智能化的自助终端,搭建个人移动银行和移动商城,实现了随时随地一键购物、一键支付。面对新兴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和自助设备带来的优质消费体验,银行也积极推出适应于中小客户的新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化建设互联网移动银行,更新办公设备,提高客户的消费质量,增强竞争力。与此同时,金融企业要求托管银行加强其对基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清算的时效性,使银行资金在快速流动下有安全可靠的保障,消除了客户对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全面完善了用户体验。
2.2 创造新的市场,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
互联网促使电商企业抢占线上渠道资源。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初始投资金额的严格限制,使得中小型企业和一般的投资者无法选择这种方式进行投资理财。而像余额宝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借助P2P平台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建立信息数据库和信用评价等级系统,记录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使顾客需求与产品快速匹配,实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金融企业的合作,开发出了符合消费需求的理财产品,创造新产品市场,抢占线上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2.3 建立多企业互动平台,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
在互联网金融新环境下,电商企业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转向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企业利润的价值观被顾客至上的新观念取代。了解客户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把握客户核心需求势在必行。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可更有效地整合尽可能多的金融资源,建立多企业互动平台,获取核心技术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快速进入新兴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4 创建金融产品新品牌,增加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度
企业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短期收益的表现,更是其长期价值的凸现。企业产品或者项目的价值在短期内是不容易看到的,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之后才能在未来某个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建立规则,规划发展流程,完成产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新品牌,专注核心产品或者服务的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形成企业新品牌,增加顾客对于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感知。在长期的市场投入、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优化下,公司整体的品牌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这种对于品牌价值的提升,使顾客更加容易接受新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更利于打造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反过来转变顾客对新产品感知和新品牌的认知,为顾客自身体验产品接受优质服务提供可实现途径。
3 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展,并对传统金融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互联网金融的“搅局”并未造成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它的作用更具有“鲇鱼效应”,并推动着传统金融企业的改革和价值创新。
[1]新平.充分发挥好互联网金融“鲇鱼效应”[N].上海证券报,2014-02-25(4).
[2]赵佳琦.从“余额宝”看银行产品创新[J].商界论坛,2013(17):297.
[3]姜抒扬.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价值创新的探讨[J].财经论坛,2014(20):203-204.
[4]赵照.互联网金融推进利率市场化[N].人民日报,2014-03-14(010).
[5]郑月蔚.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余额宝带来的冲击[J].时代金融,2014(5):109.
[6]傅人意.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当代经济,2014(18):18-19.
[7]白琳.余额宝是“鲇鱼”还是“妖魔”[N].中国商报,2014-02-18(8).
[8]李良.互联网金融的“鲇鱼效应”[N].中国证券报,2014-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