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人力资源展望
2015-01-03姚锦钇
姚锦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未来10年人力资源展望
姚锦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未来10年,企业的业务跟随人才走,因人设事,有什么人就发展什么业务,人才版图决定业务版图。资本跟随人才走,谁是做事业的人才就把钱投给谁。圈占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
人才经营;人才创新;基业长青
时代在变,所谓“时代”,不是时间概念,而是代际概念。人的代际更替,催生商业的新陈代谢、更新换代。新生代企业来自于新生代的人。而未来10年,企业要想做到基业长青,就得创新,而企业搞创新、转型、升级,关键的关键是什么?圈占新生代人才!所以,未来10年人力资源的发展都要回到人才、服务于人才。给人才以机会和平台,才是组织的使命和前途所在、资本的收益所在、事业的生生不息所在。
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员工是决定企业兴旺发达的第一要素。公司必须设身处地、真心诚意地为员工着想,为员工创造工作岗位,努力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增加员工的收入,改善员工的福利。但未来10年不止步于此,公司会更重视员工的事业心、自我实现和生命意志的自由洋溢。作为员工,也应该牢固确立起为公司作贡献的意识,顾全大局、克己自律,忠诚于公司的使命与利益,服从于公司的管理和约束,以高品质高效率的工作为公司客户服务,永不停步地追求更高的职业境界和人生境界。
很多公司都感到,原来的行业或做法已经做不下去了,没有前途,必须创新与转型。这已经不是发展问题,是生死问题,形势非常严峻。怎么创新和转型?有钱,搞个创新孵化基金,钱就在账上,没问题;有楼、有园区,都是现成的,建个小硅谷,也没问题。但是,有钱、有楼、有硅谷,人呢?缺的是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这些人才不能源源不断地来、生生不息地长,钱和楼和园区有什么用?你搞的“硅谷”不就是空谷吗?瞧,生死问题变成了创新和转型的问题,创新和转型的问题变成了人才的问题。不能在人才上下对功夫,谁也别想实现创新和重生,不管原来多么辉煌,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就这样老去、没落。
这是一个打劫的时代,互联网技术为打劫提供了技术上的实现手段,资本为打劫提供了“烧钱”,屌丝逆袭成了万众欢呼的佳话,海盗精神成为强悍的、致胜的商业风格。各行各业都面临揭竿而起的打劫者、颠覆者,商业世界、天下大乱,原来建立的地盘正在受到威胁,原来建立的结构正在受到冲击。一切都在快速变化,而相对稳定的战略和组织,根本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只有人,才可能根据前线的炮声和战火,即时判断、快速反应。无论进攻还是防卫,人才再次成为了首要的依靠和指望。大争之世,一切的竞争都化为人才之争。
万科郁亮喊出一句话“职业经理人已死、事业合伙人时代诞生”。流程化和管控型组织已死、平台化和生态化组织诞生。流程森严、秩序井然、按部就班的公司,正在失去快速反应能力。野蛮生长、灵活机动、放手人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公司,却可能乱中取胜、大获全胜。在智力劳动领域,这种趋势已经看得很明白了,比如互联网创业、IT行业、投行投资资管领域、律师会计师设计师等,不按事业合伙人的理念、不搞平台化和生态化组织,几乎做不成大公司,历史上做大了的公司也已经很难再ho1d住。连万科、家纺、海尔等传统行业公司,也意识到不搞事业合伙人体制已经很难再往前走了。
2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做未来商业时代中的弄潮儿,勇于创新才能基业长青。创新的基础又在于创新性人才。所以,未来10年人力资源发展主要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跳出或更新“管理”概念,致力于人才最大价值和最大效能的发现和发挥,组织围着人才转。
(2)要不局限于员工,而是全社会范围用才,从注重“为我所有”转向“为我所用”,建立开放的人才生态圈。
(3)基于大数据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记录和积累员工个性数据,依据数据对员工进行个性化管理。例如谷歌的HR在内部建立了多个数据收集平台,借此观察员工的工作习惯、日常行为等,据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举措。对员工的考核、薪酬、福利和培训,都依据数据给予个性化对待。
谁是人才,谁是庸才,谁有生存和发展的才干,由市场去选择、去检验。能打开局面、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得到客户认可、能把业务发展起来的,就是人才。只要是人才,企业就要去挖掘、去开发、去运用、去珍惜。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3.060
F272.92
A
1673-0194(2015)13-0098-02
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