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015-01-0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信息化

何 阳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靖江 214532)

1 工程造价控制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建设工程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建设工程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将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主导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然趋势。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一国家标准的颁布和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被全面推行,这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由于目前的市场主体询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所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仍然是工程造价确定及控制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对此,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的应用,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适应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改革及发展的客观需求。

2 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进行应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改革的不断渗入,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但是其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1]。

2.1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缺乏系统性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市场主体、软件开发企业、造价信息用户等,对此,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分布进行实施。但是,目前全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各个地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规划不统一、发展不平衡,实施进度不统一,市场培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还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2.2 对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可有可无,不必追“风”,没有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部分造价管理机构认为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的应用很难在短期内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不愿进行投入,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改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因此,全国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还未从当地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信息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信息资源的开发明显滞后。

2.3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建设过于滞后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具有系统性、高集成性以及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信息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具有严格的要求,否则难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大规模集成。而过去对工程造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视程度较低,工作滞后,导致工程造价行业内部各自为政,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的传输、共享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性法规,部分单位不愿将造价信息共享出来,而另外一部分单位,将信息在网站上发布之后,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对其积极性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2.4 缺乏专业人才

虽然在过去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培养、锻炼了部分人才,但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工程造价行业从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时人才结构分布也不合理,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尤其缺乏同时精通工程造价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另外,规范化、普及新的工程造价信息制度还未建立,大部分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还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

3 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建议

3.1 制定统一的建设目标

根据《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2]。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目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总体思想为主要依据,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实现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3.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

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以国家信息标准为主要指导,建立建设工程造价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基础通用标准以及专用标准,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规范以及网络设计技术规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化软件环境的建设,监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市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行为,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造价信息管理的具体职责,理顺各方工作关系,建立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益的共享、建立考评制度,落实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全面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3.4 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同时随着信息系统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将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列为各个单位及各个专业执业资格培训的重点内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工程造价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在造价工程师、造价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评定中需要加入有关工程造价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考核内容,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需要进行广泛调研,在对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

4 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信息化工作是当前保证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很难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难以跟上当前建设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需要加快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

[1]何绮红.关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22):240-241.

[2]李晓钏.工程造价信息及信息化管理[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17(z1):34-37.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信息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之旅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