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2015-01-03丁帅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储蓄金融

◎丁帅澎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丁帅澎

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动态的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与外部经济制度环境产生良性互动,金融体系自身也不断创新、优化、组合与完善,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

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雷蒙德·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金融结构。他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和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结构,而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迁过程。因为这一金融结构内容主要是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因此其金融发展的涵义也只是注重了金融的数量性发展,从而无法完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所以戈德史密斯最终只能用金融相关系数来衡量宏观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深化理论。作为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的深化,爱德华·肖和麦金农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内容,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在他们看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而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必须要采取金融自由化政策,使金融部门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关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深化的具体政策措施主要有:放宽对存款利率的人为限制,吸引更多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放弃用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放松金融体系的管制,改变国有机构高度垄断的局面,促进金融业的竞争;放松对汇率的管制,逐步形成汇率的市场机制和自由浮动等等。同时,金融深化还要求实行财税体制和外贸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要消除财政赤字,放弃财政对金融的干预,另一方面要取消进出口的歧视,逐步降低本币币值,推进外贸自由化。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显著特征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从经济学创立之初,经济增长理论始终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途径都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古典增长理论。亚当·斯密把劳动看作价值增长的唯一源泉,并由此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他指出了劳动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更大的熟练,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在这之后,大卫·李嘉图、熊彼特(1912)强调了资本和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完善了古典主义。李嘉图将考察的重心转移到收入分配问题上来,认为确立支配分配的法则,乃是经济的主要问题。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通过生产资料的整合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出创新的方法,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组合、提高配置效率等来实现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新经济增长理论。进入80年代之后,新经济增长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其特点是将新古典主义中的索洛残差进行内生化。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逐渐被学者们研究并提出。他们认为人力资本建设的效率以及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对经济持续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近一百年能够实现持续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却一直落后。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以及人力资本上,并将这些因素内生化,极好地解释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内生化使得经济增长条件脱离了人口增长的约束。

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以及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都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在严格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论证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侧重于强调银行(金融中介)发展在吸收储蓄和促进投资上的功能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后来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这些实证研究的结果都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正相关关系。由于存在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了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并且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功能在于动员储蓄、配置资源、实施公司控制、润滑商品和服务等,通过这些渠道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主要通过积聚储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来促进经济增长。

积聚储蓄。金融体系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积聚储蓄。金融体系减少了积聚储蓄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摩擦成本,金融体系本身就是双边合约机制,一方面与很多储户、投资者签订双边合约,另一方面与企业家签订双边合约,实现了储蓄的积聚。扮演这种角色的既可以是银行、基金,也可以是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家庭财富跟不上企业融资需求的发展,金融体系的积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金融体系还可以提供市场没有的要求权,将不符合投资者要求或不被投资者所理解的非标准化证券转变成满足投资者要求的标准化证券。积聚储蓄是金融系统其他功能的基础。通过有效的积聚资金,金融系统为资本积累创造了条件,同时伴随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等职能的发挥,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

金融体系的另一重要功能是优化配置资源。无论是通过金融市场还是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资金配置,要确保配置资金的效率,关键是项目信息得到充分的披露。对单个投资者来说,搜集企业信息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也往往超出了投资者的能力范围,信息搜集成本将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中介机构作为一种投资者、项目或经纪人的联盟,可以降低投资的信息生产成本。他们认为,金融中介机构根据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可以解决信息的供给不足和信息的质量辨认问题。通过获取充分信息,金融中介可以从中筛选出最好的生产技术和最有希望的企业,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的速度,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风险管理。金融体系可以降低融资过程中蕴含的风险。首先是流动性的风险。资金融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时间结构的错配,形成流动性的风险,交易费用、信息不对称等都会加剧这种风险。事实上,流动性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除了流动性风险之外,金融体系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非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交易、风险共担和风险分散的投资工具。

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降低信息搜寻和处理成本,这解决的是事前非对称信息,即逆向选择问题;资金一旦由储蓄转为投资,金融体系才能履行对企业的监管职能,以解决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事后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金融市场在对企业监管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金融体系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服务,融资机制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分别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来实现。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时间配置和空间配置"对储蓄者来说,在效用最大化和收入约束条件下,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搜寻相关信息,进而为处理信息付出成本,投资过程中面临协商、再协商等契约签订成本,合约签订之后还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到期合约的转让和交易会产生交易成本些众多的交易成本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出现,金融体系通过自身功能将储蓄和投资连结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储蓄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P2P金融解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