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投资现状与发展

2015-01-03杨懿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金融国家经济

◎杨懿

我国金融投资现状与发展

◎杨懿

金融投资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走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本文中主要对金融投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阐述,从各个方面对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投资进行了合理化的分析与考虑,尤其是对目前金融投资现状的深入剖析。结合实际,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金融投资更加的科学合理。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及后来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这些都对我国的金融投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以及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原先计划经济的模式去经营,需要以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关系去迎合市场的变化与需要,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我国金融投资的现状

我国金融投资相对于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而且金融市场的建立都是依赖于原先资本主义市场金融投资的旧秩序,所以没有自己的价值秩序和金融投资手段。这样的局面就是显得比较被动,在一些大的经济潮流来临之际不能做好更好的预测与应对。所以,当我们分析我国金融投资的现状时,习惯上从容纳金融投资的市场和符合社会经济制度的金融投资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金融投资市场的进展。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而言,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的能力已经变得更加的艰难,所以许多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支持的企业本身就没有能力去做到融资,以进一步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这些企业为了获得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资金就不得不去完全依赖类似于银行这样的机构,在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依赖于银行的融资方式也会促进了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提高市场上固定资金的活力。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一旦外面的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完全流出于银行资金,这样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局面,即贷款数量过于庞大,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就会大大地增加。而且也极容易造成银行的管理经营不善造成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同时对下游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企业相对于银行来说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仅是金钱方面,还需要对社会以及自己的员工做出更多的承诺与责任。综合这些原因,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目前还不成熟,没有自己的体系与制度。

金融投资方式的现状。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金融投资发展的比较晚,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具体表现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证券发行与交易存在着不规范与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腐败以及暗箱操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针对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也没有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理,这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整体上的发展还不够全面,金融投资市场的规律与价值行为还没有真正的确定,就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这些东西都会对金融投资市场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一定的阻碍。当然,产生这一问题现状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通常大家认为产生这样的局面主要归咎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经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变动的影响而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情决定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因素,我国的经济体制仍然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框架下,投资环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较差,而且不成熟的地方相对较多,不仅仅需要在体制上做到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还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金融投资文化。这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投资的环境,限制了我国经济的活力。

我国金融投资的发展研究

由于金融投资的市场发展空间受限,很多的不稳定因素都会造成金融投资的失败,严重的还会诱发金融危机;还有的就是融资方式的不同会造成各种发展不平衡,甚至与当今的社会发展规律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结局。针对以上这两大类的问题给出了以下的金融投资与发展建议:

建立合适的风险管理机制。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处处蔓延着金融危机的味道,不仅仅需要专业的金融分析专家做好金融发展预测,还需要建立一套风险管理的机制,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金融波动问题。当然我们在制定风险管理机制的同时,需要理清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经济发展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等等,因为每一个不起眼的金融趋势或者对策都会对制定风险管理机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当前的金融活动形式有很多,不再是单单的银行业发展,许多上市公司自己也会发行一些债券与基金,这就让原有的金融市场复杂程度更高,涉及到的金融领域更广,金融市场的监管能力显得更加薄弱、监管措施更加牢固可靠。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事先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与调研,了解风险的产生原理与破坏性,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对于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与应用需要选择专业的金融管理团队,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进行管理与变化,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当代国情的风险投资管理机制。

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潜在性优势就在于国家可以在高层对金融进行宏观调控,这点就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一政策可以在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产生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苗头的时候及时的进行修正,避免国家经济产生更大的损失。但是,制定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经济政策是相当复杂的,具有很大的难度。不仅仅需要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好准确的预测,还需要对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健康程度有着很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而不是让经济政策有所偏离,甚至与国家经济的需要背道而驰。好的经济政策能够将松散的经济体连成一片,让原本的产业结构更加的优化并趋近于合理,这样才会让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更稳更健康。

转变与优化经济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壮大与发展,难免与国外的经济产生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当然对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外来经济会刺激我们自己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模式,其中比较优秀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思维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加以学习与消化;同时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对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进行合理的保护,由于外国的技术相对比较先进,生产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于民族产业的较低,这就会使国外经济在资本市场上占据着更大的优势,同时会排挤民族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对本国的经济做好适当的保护,调节、转变、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有效地方法。

改变思路,融资方式多样化。当前由于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我国社会上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许多比较具有先进性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就是适当的引进外资,利用外资这股新鲜的资金去推动国家金融的活力,许多的全球性跨国公司需要市场的开发和廉价劳动力,这些在我国就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所以利用外资来刺激国家经济发展与拓宽融资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可实施计划。当然,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经济在开始阶段做出必要的牺牲,这样才能为外资经济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外资在本土发展的好不仅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会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保留和传承下来,这些都是对我国经济的进步与创新有着很好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多元化社会,金融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如既往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应该认识到现阶段金融投资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在第一部分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从投资市场与融资方式两方面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以此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更好、更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金融国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把国家“租”出去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