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产业融合度及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2015-01-03李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混业金融业务金融业

◎李磊

商业银行产业融合度及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李磊

银行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进行产业融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同时又在促进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这种环境背景下,金融业作为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产业融合十分必要。在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的分业与融合是不断交替变化的,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范围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致使世界各国进行金融产业融合的原因大不相同,但这种发展趋势却是一致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下文将对银行产业融合的现状进行具体的介绍。

国外在金融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自由化理论,西方发达国家视金融自由化理论为金融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所谓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就是指在进行金融行为时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自由性,降低政府的参与度。他们认为实施金融自由化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国家的储蓄和投资,同时也能起到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这种理论思想获得了世界银行和许多国家的支持,对于金融产业融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澳大利亚的相关机构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得出下述几个结论:第一就是自由化的金融市场会将储蓄投资给收益最高的部门机构;第二是自由化的金融市场能有效改善金融机构冗员的现象,并能减少金融交易费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三是自由化的金融市场能促进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金融自由化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充分利用了金融行业的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在内的各种金融业务服务。金融产业融合成为国家金融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国内关于金融产业融合的研究受到国际金融发展的影响,专家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在2005年就有专家学者通过分析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得出我国采取混业经营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政府应鼓励金融业混业经营,实行三星金融监管机制。2006年,专家学者提出在面对金融混业发展不可逆转这一形势的前提下,政府机构应进行金融监管机制改革,以适应未来金融业产业融合发展。2007年,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开始走上金融产业融合的道路,传统的金融规制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应尽快改变金融规制,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模式。

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产业融合方面,针对银行产业融合的研究较少,即使现有的这些研究也多是关于金融业产业融合对于银行发展方向的研究。正是由于关于银行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较少,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银行业产业融合概述

银行业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银行业产业融合就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信息技术进步、金融监督放松等,银行可以从事证券、保险等其他类型的金融业务。银行业进行产业融合可以打破金融业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使得金融业不同行业之间的业务和市场出现交叉。通过银行业产业融合,可以增加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的数量,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金融产品创新。银行产业融合的形式包括下述几种。是银行与证券业务的融合。实施产业融合后银行就可以办理证券的相关业务,如证券发行、证券销售、股票经纪等。这样可以实现银行资源优化配置,增加银行收入;是银行与保险业务融合。银行与保险业的融合不仅是业务和市场方面交叉,在组织结构方面也可实现一体化。即模糊银行与保险的业务范围,让银行同样具有保险业务办理资格,这无形中就增加了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的竞争;是其它业务融合。这就包括银行与基金、信托、担保等业务之间的融合;是投资融合。进行投资融合的前提条件是监管部门要放松金融业的监督限制。这样银行不仅能和其它的金融业务进行产业融合,还可以与实体经济产业进行融合。如企业上市融资、投资债券、不良资产投资等;第五,是全能银行。这种类型的银行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金融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业务融合,而是直接取代其他类型的金融业,实现高度一体化。

银行业产业融合趋势。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是分业和混业交替的过程,世界金融行业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一个过程。上世纪80年代前,各国的金融业大都实施分业经营。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都是实施金融分业经营,严禁金融业务融合。金融业务所包含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分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监管,彼此之间没有竞争。80年代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崛起,改变了金融业务的服务形式,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打破了金融业务之间的行业壁垒,金融业出现产业融合的趋势,特别是在西方奉行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达国家。在国内,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金融业实行的是简单的混业经营,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国际金融环境以及国内金融体制的改变的影响,我国的银行业不断和其它金融业务融合,如1980年银行开始办理信托业务、随后又开始办理证券业务。后来,受到我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影响,银行开始办理房屋租赁和贷款业务。但这种金融混业经营给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风险,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限制金融混业经营,禁止银行与一些特定金融业务之间的交叉。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放松,金融行业产业融合又逐渐兴起。目前,我国银行业处于产业融合发展时期,产业融合度还在不断深入。

商业银行产业融合度及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产业融合主要集中于非传统业务上,如债券发行业务、证券购买业务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买入返售证券和其它投资是商业银行产业融合经营业务中的代表,分析2001年以后的数据发现,“买入返售证券量”和“其它投资额”都是逐年增加的,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增加速度翻倍,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产业融合在最近这几年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分析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证券业务的比重可以发现,从2001年以来,银行传统业务量逐渐下降,而商业银行买入返售证券的业务量却在逐渐上升,且从2005年开始有大幅度上升,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产业融合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经营效率是指银行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对银行经营管理和资源利用能力的量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普遍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从2001年以来,整体效率水平还是处于上升阶段。且通过横向比对发现,商业银行进行产业融合后的效率水平要远远高于银行平均效率水平,这说明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产业融合对银行业的经营效率的提升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这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混业金融业务金融业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治——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综述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区域音乐视野下的“混业创作模式”创作研究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PYRAMID PAINS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