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考
2015-01-02张娜
张娜
(南阳市宛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站,河南南阳473000)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考
张娜
(南阳市宛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站,河南南阳473000)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科学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一批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人才在单位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单位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笔者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给出了建议: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等。
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考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单位发展速度的快慢。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单位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单位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单位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单位创造价值,确保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单位中员工进行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工作,充分挖掘员工潜能,为单位创造近期或长远利益。科学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发现人才,而且可以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科学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一批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人才在单位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单位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为员工创造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员工发挥自己特长,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中,员工不仅为单位做出贡献,同时使自己获得心理和经济上的收益。也就是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凝聚人心,最大限度的挖掘职工的潜能,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不到位;理论滞后,缺乏人本主义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使用率低,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机制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等等。笔者认为,人是一切单位竞争、发展的控制因素,也就是说,单位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模式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找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其职能,把握自身发展机会,提高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远发展。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我们进行分析与研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很多,受篇幅所限,现主要对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管理方面注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探索的过程。首先,单位的决策者应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清楚人力资源管理在单位中的战略作用;其次,单位要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并给予足够的人员和物力支持。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单位的领导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有些单位的领导在工作中喜欢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重视人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一刀切”的管理,不重视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不能凝聚人心,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职工的潜能,不能更好地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不仅保证了良好的秩序,而且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制度建立,能降低“风险”,促进“发展”。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健全的制度,管理就不可能搞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有待完善。如: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制度,培训与开发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员工流动管理制度,员工关系管理制度,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等等。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把制度束之高阁,不去很好的按制度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会搞好。
(三)人力资源资源使用率低,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根据笔者的调查,一些单位人力资源资源使用率低,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一是有的单位在用人时,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人力素质和实际能力,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又强的人,由于没有学历而得不到单位的重用;二是有的单位在用人时,不注重专业人才的使用,使有的同志学非所用,有的大材小用,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三是有的单位在用人时,只注重技术水平,而忽视了人才的道德修养,致使一些道德修养不高的人获得重用,造成单位管理的混乱以致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健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如:一些单位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致使考核的结果不公平、不客观、不科学,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一些单位缺少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使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原则难以体现;一些单位缺少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致使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严重。
(五)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科学。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据笔者了解,一些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主动性、开创性不足;二是一些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观察事物的视野欠广、立意欠佳;知识面不广、学历层次不高。因此,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加以重视。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单位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单位发展的作用,要认识到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多么的重要;二是要进一步确立人本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才,“以人为本”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使考核的结果公平、客观、公正,提高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充分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使收入分配中打破平均主义。
(三)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
我们在使用人才时,要打破唯学历、唯年龄、唯经验的惯例,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既要重视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人才,也要重视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又强的人;既要重视那些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人,也要重视他们的道德修养。
[1]姚 鹏.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3):192.
[2] 韩永强.浅谈电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06-206.
[3]霍雪峰.浅谈我国当前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J].财经界,2011(2):172.
[责任编辑:马 欣]
F203.9
A
1005-913X(2015)03-0174-02
2014-10-20
张 娜(1973-),女,河南南阳人,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