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2015-01-02王超尘
王超尘
(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南京 210094)
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能动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在整个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在对科研工作的管理中所采用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是针对高校各级别项目、课题的具体化管理。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校管理逐渐形成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1 高校实施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支持与投入的增加,各大高校也纷纷重点发展学校科研水平,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高校科研氛围逐渐浓厚,科研项目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还不完善,科研管理人员缺失,高校现有科研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科研活动。因此,科研管理并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高校中各个学院也需要参与至科研管理工作中,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逐渐由校管理部门全权管理转变为各个学院为管理主体的模式,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形成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的主动性
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查等过程中,科研项目的具体可行性、创新性、合理性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使高校各个学院的教师深入科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院科研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学院科研教师对本学院、本专业的学科方向、专业领域等情况深刻了解,能够在科研选题、内容、科研方法、技术路线上保持科学性和创新性,并且熟悉本院的教师和本院各个学科的优势及特色,能够及时抓住科研的重点发展方向,运用学院的资源更好的调动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形成全新的科研二级管理团队。
1.3 有利于理清科研管理的责、权、利关系
传统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整个学校科研管理的权利,管理部门将科研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传达至各个学院科研工作团队中,限制了各个学院科研工作的主动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各个学院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在高校科研考核制度中,学校与各个学院承担的科研权利与义务没有完全理清,在科研工作中易造成职权不分的情况。科研二级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学校和各个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利,理顺各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增强科研教师的责任意识,形成新的科研考核机制。
2 完善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思考
2.1 转变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面对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增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转变管理理念,将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作为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断完善高校二级科研管理模式。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首先要解放高校科研的管理权力,将各个学院科研管理工作转变为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各个学院要加大办学改革力度,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高校还应制定各个院校的专业规划和建设,制定学院科研管理的培训,提高各个学院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
2.2 转变机关职能
高校各个二级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层级化管理相一致,配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同时充分发挥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学校和学院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理念,树立服务理念,实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机制,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建立高校和学院职能部门的评价机制,确保职能部门的工作与科研工作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加强高校领导与各个院校科研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二级科研管理体制的民主性。
2.3 完善学院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注重学院的自主经营,建立并完善学院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各个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院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运用规章制度合理整顿各个学院的资源,制定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促进各个学院科研环境的规范性。
2.4 协调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
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防止各个学科专业研究的交叉现象,防止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各个学院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好各学院的关系,共同完成学院之间资源的整合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完善各个学院科研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科研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3 结语
在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加剧,科研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之内的活动,是许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这就需要高校科研管理加强战略性研究,创新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加强各个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科研二级管理队伍,提高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1]李想姣.高校科研二级管理及趋势研究[J].科协论坛,2012(7):165-166.
[2]蒋尹华.基于智力资本的大学科研创新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