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金使用效率的企业集团管控研究
2015-01-02郭艳秋
郭艳秋
(沈阳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沈阳 110136)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的范围涉及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其中,受资金管理的特点所决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集团财务管控的中心内容,它也是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众多,关系复杂,只有对各成员企业实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才能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产生规模效益。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由技术共享、专业分工、功能互补等因素决定着管控情况的发展。如何使集团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使管控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是母子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资金管理制度
在现实中,企业集团的资金往往处于非均衡状态,因此需要对集团资金进行严格管控,努力使其在非均衡中实现相对的均衡。集团资金管控制度既要考虑目前集团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又要考虑集团财务管控未来发展的需要,具体内容如下。
(1)下属公司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并接受投资公司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在下属分子公司的内部,还应该完善已有的资金管理手段,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能和责任。
(2)各分子公司都应该明确规定资金的审批制度,如责任人、财务权限、审批流程等。各公司要将制定的资金审批权限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报投资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后备案。
(3)分子公司筹资的款项和调配的资金必须服从集团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资金的支付必须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最新发布的《银行结算办法》、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2011年)和本单位的资金审批制度规定,按照银行的相关结算规定来进行操作。各公司按不同经济业务的性质指定资金支付的审批付款程序。经办人员必须按照资金管理审批手续来进行相关操作,否则经办人员有权拒绝支付。
(4)各分子公司应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清账工作、资金归口等都应明确责任人,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各公司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经营情况,设定最低可动用资金限额标准,以压低各单位银行贷款规模,确保资金高效运营。
2 投资管理制度
(1)下属公司应根据公司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科学安排使用资金。
(2)下属公司与投资公司间的临时拆借资金,金额在500万元以内的由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审批,金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报由投资公司董事会审批。审批通过后签订借款合同,双方公司要严格按借款合同约定执行。
3 融资管理制度
(1)下属公司融资实行年度预算制度,年初下属公司制定本公司融资计划报投资公司审批备案。各公司应按照批准后的融资计划,安排落实融资。
(2)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各单位要压缩贷款规模,将贷款额度控制到最小,确保资金有效使用,降低利息费用支出。
(3)下属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合理筹措资金,确保按期还款、还息。
(4)下属公司财务部要对本公司日常发生的融资业务进行跟踪与审核,加强对资金支付的日常控制,对资金使用情况要按日跟踪上报、按月跟踪分析,确保融资额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每月定期上报投资公司财务部。
(5)融资结构的选择上,选择融资结构的原则,对于资本性支出要选择中长期融资,并做到专款专用;对于补充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要以低利率融资为主,包括但不限于发行短融、中期票据、流贷、票据融资等;对于票据融资,要优先选择交纳保证金低(或少)的银行合作,在交纳保证金相同时要优先选择国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股份制银行。同时要兼顾低成本融资原则,一般而言,地方银行的贴现利率普遍高于股份制银行的贴现利率。
(6)分子公司没有得到母公司的批准和授权,没有资格对外担保。母公司可以为分子公司提供担保,但要遵循规章制度。
(7)在授信业务管理上,下属公司与各银行在签署框架协议前,需各银行提供对本公司的授信批复,包括客户名称、授信金额、期限、担保方式和额度说明等内容,报投资公司财务部审批。选择融资担保方式上,以优先选择信用融资方式为主,其它担保方式为辅。
(8)银行合作。在银行选择范围上,以选择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兼顾地方商业银行。本着双方长期互惠的原则,银行结合市场条件给予各公司优惠的金融支持,并为各公司提供创新性融资产品,节省各公司的财务费用。银行根据各单位的具体业务需求,在业务受理、项目评估、授信审批、授信发放等环节上,尽可能地简化手续,优先办理。确因经营需要增设辅助账户的,必须书面申请报投资公司财务部批准后方可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