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
2015-01-02■梁达
■ 梁 达
2014年我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步入中高速发展的 “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特别是政府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及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效应,市场活力得到了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初显,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加快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融合,催生出很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成分,蕴藏着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强大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今年以来,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倒逼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加快调整转型,加大创新步伐,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正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经济结构正在由工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加快转变。近10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而第三产业只有在2006年和2007年增幅超过10%,但两者增速之差逐年缩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第三产业增速“追平”第二产业,但占GDP的比重依然略低于第二产业。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再次超过第二产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GDP比重达到48.2%。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也快于第二产业的7.3%和第一产业的4.1%。
今年一季度,尽管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势头良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分别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4.7和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节能降耗等方面都有积极变化,主要表现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趋势更趋明显。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48.2%提高到51.6%,比重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增长快于工业,占GDP比重提高,带来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加快转变,中国“服务化”进程已不可逆转,并且越来越快。
(二)新业态快速进入百姓生活。近年来,商贸流通业态日益丰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大卖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专业(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这些业态以其方便快捷、产品多样、价廉物美等优势而得以迅速发展。随着网购、快递、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快速进入百姓生活,2014年电子商务赢得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49.7%的佳绩,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37.7个百分点,并拉动快递业务量继上年增长61.6%之后再创51.9%的高增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6310亿元,增长4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网上服务零售额1297亿元,增长43.0%。
(三)新产业蓬勃兴起。2014年,我国工业高技术产业超越传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12.3%,较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0和1.3个百分点,工业内部创新升级步伐加快;一些科技含量高、新兴产业比重大的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201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0.3%,金属制品业增长11.6%,汽车制造业增长11.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2%,医药制造业增长1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上述七大行业明显好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8.3%的增速,既表明高技术、高成长的新兴产业如日中天,也反映出技术改造令部分传统产业生机焕发、重拾升势。
尤为突出的是,我国新能源产业沐浴政策春风茁壮成长,2014年核电同比增长36.1%,并网风电增长25.6%,增速分别提升19.9个和1.1个百分点;并网太阳能发电在上年增长3.4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67%的高增长。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部分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加之一批沿海核电项目重启在即,新能源建设势必带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能源结构的长期利好。
(四)新产业、新业态助推经济增长功不可没。据测算,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第三产业增速2.1个百分点;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3%,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5.9%跃升至7.4%,一举突破“十二五”以来5%左右徘徊的格局。全国网上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上升2.7个百分点。因互联网、移动支付而勃发的新金融成长之快,足见电子商务新业态对促流通、扩消费、惠民生的积极作用。新产业、新业态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力不断加大,如制造业龙头广东如今正向第三产业强省转型。2014年,广东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第三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实现利润增长32.7%,对规模以上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高技术第三产业营业收入也占规模以上第三产业的28.6%。在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4.4%,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江苏省仅快递业务收入就增长40.6%,拉动邮政业务收入增长24.9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87.5%。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战略意义
(一)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深层次矛盾叠加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多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表现十分抢眼,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不过,在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约束下,我国由传统产业唱主角的工业经济增长却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持续。化解过剩产能已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迫切需要推动一批市场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而大型企业在产能布局、产量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也需做出相应调整,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科技研发、设备制造环节,促进传统业务尽快转型升级。当前,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市场需求疲弱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在倒逼传统产业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争让重工业变得“轻”一些,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因此,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着眼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升级版。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市场需求疲弱带来的巨大压力,倒逼传统产业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应加速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新业态新产业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也日益活跃。创意设计、远程诊断、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旅游、休闲养老、远程教育、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的服务模式快速发展,拓展了消费渠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须摈弃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外延式增长道路,走上创新、集约、内涵式的增长道路,才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三)新业态新产业将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着力点。目前,我国产业融合正处于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过程中。因此,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应加速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实现由过去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产品服务组合转变。在跨界融合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新业态不仅能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比如,科技与文化结合所产生的手机动漫、电子书、网络游戏、文化旅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催生了新的消费群体,带动了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四)新业态将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强大引擎。新业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在产业中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经济或产业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融合渗透,催生出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业态,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推动消费加快增长。此外,无论是传统的生产制造业,还是金融、医疗、教育等现代第三产业,都加快与互联网融合,一些企业积极打造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的销售平台,多渠道争取市场。当前,各地大力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包括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第N方物流、智慧产业、航空航天等等,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发动机”。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政策建议
当前,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借鉴国内外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充分发掘产业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为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要使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成为关键在于“培土施肥”,为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随着新业态的不断发展,产业门类之间、产业组织内部、产业上下游的边界趋于模糊,有利于各种业态之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加快推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快下放和取消更多行政审批权限,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让企业和市场自主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同时,要加快制定完善信贷政策、监管政策、行业准入标准,为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配套条件。
(二)要树立大产业发展理念。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经验来看,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产生许多新型业态形式。比如,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衍生出会展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产业形态。在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前沿领域逐步延伸的今天,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必须树立大产业、复合产业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之间尤其是高新技术与新业态新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产业形态格局,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实施现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努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拓宽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尤其要从产品、技术、资本、市场切入,在目前已取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低碳环保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创新,培育壮大市场需求层次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新业态。
(四)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综合考虑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集群建设,提升新型业态的核心竞争力。
(五)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直接融资,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新业态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创新性产品技术的企业给予重点倾斜;积极探索新型资产融资抵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允许无形资产和动产质押融资方式,扩大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等。
(六)为新业态、新产业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各地应规划建设一批新业态产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吸引高端创新型人才前来创业和发展。结合新业态新产业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大力鼓励创业,发掘创新人才,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者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货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及相关配套服务,促进新业态新产业发展。
(七)改革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为新业态新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地要根据实际,出台扶持新业态新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创新新型业态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新业态。与此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发展引导扶持的资金力度,建议各级财政部门把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纳入各地的年度计划,重点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企业提供补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