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15-01-02王光远
◎文/王光远 李 磊
关于天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文/王光远 李 磊
按照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型产业的部署要求,天津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布了《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天津将在IT三角地区发展海量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产业,提升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库安全水平。全球互联网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其带来的新的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将推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国家而言,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时代机遇,天津应从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激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积极性、主动性,广泛调动资源,为大数据这一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大数据;天津市;产业发展;数据共享
按照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型产业的部署要求,天津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布了《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天津将在IT三角地区发展海量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产业,提升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库安全水平。这一现象表明国家和天津市政府已经明显意识到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开始初步进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布局。
一、大数据产生与发展概况
2011年10月,麦肯锡的研究报告里正式使用 “大数据”一词,并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概括来说,大数据是以云计算为支撑,通过整合、共享数据、交叉复用进而形成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的一种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式,是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其所带来的新的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将推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大数据对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较早启动大数据布局。2012年3月,美国发布 《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投资2亿美元发展大数据;2012年7月,日本制定新信息通讯技术战略,发布 “新ICT计划”;2013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对地观测、医疗卫生等大数据方面投资1.89亿英镑。2013年6月,日本正式公布“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全面阐述了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的IT战略。2013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对地观测、医疗卫生等大数据方面投资1.89亿英镑,并在牛津大学成立了首个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医药卫生科研中心;2014年,新加坡政府以全球多个领先集团企业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落户为契机,聘请了首任首席数据专家,专门从事政府数据的开放和价值开发工作。
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不断扩大。数据技术从早期在单机上处理单一类型数据,发展到当前在计算机集群上处理多类型数据,实现时间宽松的数据分析应用。要求更短的处理分析时间,多类型多来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通用技术。以Hadoop、MongoDB为代表的一批大数据通用技术和开源项目迅猛发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纷纷成立数据科学研究机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邓迪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开设了数据科学课程。Facebook、Google等巨头开始设立数据科学家岗位。
跨国IT企业也积极进入大数据领域。传统数据分析企业海波龙、SAP、SPSS等在大数据技术或市场方面优势突出;谷歌、Facebook等优势显现;IBM、微软等陆续推出大数据产品和方案抢占市场。
(二)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内,科技部的《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工信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都把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作为专项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国内个别大企业也针对大数据进行了一些初步应用研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邬贺铨说:“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服务领域,是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兴产业领域。”随着大数据影响的不断扩大,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也越来越被关注。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将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服务列入专项指南;2013年科技部将大数据列入973基础研究计划;2013年度国家自然基金指南中,管理学部、信息学部和数理学部将大数据列入其中。此外,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相继成立从事数据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在第十四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作为信息安全产业的重点领域,成为移动互联网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
数据产业链初显,产业园区建设逐步展开。百度、阿里巴巴等数据资源型和研发应用型企业初步涌现,并引领数据产业的发展。2010年4月,淘宝推出“数据魔方”应用,开展基于交易数据的分析和挖掘。2012年,华为公司推出了大数据解决方案和大数据存储产品。与之相应,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产业园区也逐渐兴起,秦皇岛、上海、北京等地方相继建立起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数据产业园区,如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和北京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等。
各地方政府也迈开大数据战略的步伐。2013年11月,天津市发布 《滨海新区大数据行动方案(2013-2015)》,规划打造国家数据聚集区,拟建设1个占地2.5万平方米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和3个产业园区,与北京、河北联合建立“京津冀大数据走廊”。2014年两会上,广东省决定设立省、市两级的大数据局,专门负责推进政府部门的信息采集、整理、共享和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在体制创新上开创国内先河。2014年2月,贵州省出台 《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和《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为建设大数据基地、培育大数据企业等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天津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但改变城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大数据战略对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要求,是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机遇;大数据产业是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新一代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再次,实施大数据战略有助于提高天津市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的精细化的水平;最后,实施大数据战略是天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关节点,是建设“智慧天津”的有效手段;是“美丽天津”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和具体要求。
(一)天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2011年4月1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腾讯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开发区将支持腾讯在天津的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启动扩建项目。2013年1月,中新天津生态城“信息产业园”启动建设。2013年1月22日,天津科委及北京相关单位召开“天津-北京大数据高技术企业恳谈会”。2013年8月,天津十届三次全会通过的《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物联网,推广云计算、云感知、云存储等技术。”2013年11月8日,京津两地首个跨区域产业联盟,中关村—滨海新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启动,11日,《滨海新区大数据行动方案 (2013-2015)》正式发布,提出到2015年,实现“2111”的发展目标。2013年 11月 21日,国家首个大数据工程实验室—“面向新兴产业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联合工程实验室在津开建。2014年1月3日,天津市大数据科技专项“大数据算法及其应用”项目在天津大学启动。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天津市于2015年2月出台了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规划方案》,其中,提出重点布局华苑科技园及南开区、西青区和静海县各分园,发展新能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此外,为更好推进示范区建设,拟依托曙光计算机与世界著名IT公司合作项目、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项目和南大通用等骨干企业,打造千亿级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链。
(二)天津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总的来说,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天津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拥有多个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大数据战略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天津数据资源丰富,天津的港口、海洋、物流、商检、金融、生产制造等领域数据量位居全国前列,拥有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并建有国家超算中心、北大(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研发机构,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
其次,天津研究实力雄厚。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天津市的高校(如天、南大)和科研院所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且有一批面向产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在数据挖掘与分析领域聚集了海量信息、搜狐视频、58同城、腾讯等龙头企业,数据安全等领域拥有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等多家机构。
最后,产业轮廓初现。近年,天津在数据资源整合、数据技术开发、数据应用服务等数据产业环节涌现出一批机构和企业,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天津港经营分析系统”、五八有限公司“五八商业智能系统的研发”等10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并且即将建立泰达服务外包产业园、海洋高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天津滨海新区泰达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大数据产业园已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形成拉动天津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的“集团军”。
(三)天津发展大数据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与上海、广东等其他省市相比,天津大数据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暂没有相关的战略规划文件颁布
目前,天津市仅仅是2013年11月刚发布了《滨海新区大数据行动方案(2013-2015)》,规划新区未来三年的大数据发展,没有更长远全面的战略布局。对“大数据”在社会层面上的战略意义估计不足。仍将大数据战略归类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缺乏对天津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的明确规划指导,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建立协同共享机制,这都不利于相关单位顶层设计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2.大数据市场应用乏力,产业链条不完善
大数据产业还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范畴,刚刚兴起,因而在国内外都缺乏有迹可循和切实可靠的发展经验;天津尚无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条,数据产业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式等不明晰,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同时天津也缺少具有较大规模、能够带动数据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大数据应用及服务企业以及相关大数据技术人才。
3.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低
天津数据资源丰富,但是利用不充分,大量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数据长期得不到利用,许多数据资源拥有单位公开和共享动力不足,使得跨行业数据汇聚整合难以形成,影响了大数据资源有效利用。
4.核心技术储备不足
目前天津市大数据关键技术储备、研发不足。大数据技术储备不够,缺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核心技术以及系统级、架构级的大数据产品。已有技术和产品的原创性、通用性不足,有待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
三、天津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探索
在发展数据产业,服务智慧天津的总思想下,在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强化前沿理论研究,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的同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发展机制,形成需求牵引、创新应用的发展模式,应是推动天津实施大数据战略,形成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为此,对天津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给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政策
天津市应根据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在《滨海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基础之上,以建设“智慧天津”的理念为指导,加快制定和颁布天津大数据战略发展相关长远规划;政策上,天津市政府应该针对大数据产业,制定主要涵盖土地、税收、资金、人才、投融资、研发、知识产权、招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完善和落实政策环境,为天津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建立横跨发改委、科委、经信委等部门的天津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和监督天津大数据的发展。加强组织保障、注重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省内配套、发展中介组织、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的细化措施。
(二)建立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
在天津成立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将数据资源成果实现公开共享或通过市场自动进行流通,增加数据成果的价值,制定相应法规,确保数据安全流通,进一步拓展大数据产业发展路径。
1.完善大数据采集和管理
通过数据管理中心逐步完善大数据采集体系,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将政务数据公开共享,同时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形成数据的大开放大共享;管理中心可以采用行政收集、网络获取、传感采集等多种方式,建立特定主题的基础数据库,持续收集、更新数据,并向社会开放;对于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数据信息,建立相关数据交易所,促进信息消费市场的形成;引导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要建立专门的数据治理机构来统筹数据治理的工作,例如数据治理委员会、大数据管理局等。
2.健全大数据运行安全机制
通过大数据管理中心制定天津市面向政府信息采集和管控、数据交换标准和规则、个人隐私等领域的大数据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明确大数据采集、使用、开放等环节涉及信息安全的范围、要求和责任,完善大数据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地方性规章。同时,建议设立天津市大数据安全专员,监督维护天津大数据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安全,加快提升天津电子信息网络与数据库安全水平,提升公信度,促进信息市场健康发展。
3.扩展大数据行业发展途径
通过管理中心研究和落实天津市大数据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开展大数据专业培训或开展高级别学术研讨会等;制定鼓励、扶持基于数据的创新和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和管理大数据开源社区、程序员协会等民间组织,快速推进新技术、新理念在全社会的传播和普及。
(三)促进大数据产业形成
总体来说,按照“研发、产业化、应用示范”三位一体步骤推动天津市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不断优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完善产业链、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引领技术前沿、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
1.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条
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开展数据存储服务,形成数据资源洼地。支持有较强集成能力的信息提供商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共享服务。以海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大数据服务企业为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数据分析和应用企业来津开展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增值服务,在大数据领域,积累互联网数据,采用云服务模式,运用体系化核心技术,专注于中文智能计算和互联网数据挖掘,面向专业化领域开发大数据应用服务。
2.加快开展大数据试点和示范工作
首先,建议以滨海中新生态城为试点开展大数据试点城市工作,以天津IT三角地区为中心,集聚大数据产业核心技术企业;再者,依托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提供专项资金,引进中科院计算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其次,加快开展本土大数据核心企业和大数据服务企业培育和孵化工作,集聚一批大数据服务企业,结合天津市的优势支柱产业,提供面向政务、商贸、金融、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服务,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和大数据应用服务产业园;最后,促进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
3.深化产业联盟,引领大数据发展前沿
以 “中关村—滨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集中力量支持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前沿研发和应用产业化,促进大数据领域企业、项目、人才等资源向津聚集,在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培育若干项“杀手锏”技术产品,力争形成国家级基础数据聚集区,同时也可以建设多个相应平台。以与腾讯合作的数据处理中心为契机,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相关应用服务企业来津投资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人才,带动本地中小型信息服务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国内外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工作。
(四)推进大数据行业应用
重点选取医疗卫生、公共设施、金融证券和生产制造等具有迫切需求的行业,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大数据技术成果惠及普通民众,开展大数据行业应用研发,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促进应用发展。
制造业。结合天津各大制造企业,针对科学评价生产系统规划、降低产品缺陷率等需求,建立制造业大数据系统。整合已有的物理工厂、质量体系、工序数据、成本核算等建模数据,建立仿真工厂,对已有的生产实绩数据进行生产仿真,模拟工厂运行,为工厂实际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收集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实时质量数据,实现敏捷的一体化质量监测和管控,并支持产品质量追溯,形成一贯过程质量控制及分析系统,并且还可以为第三方提供有偿服务,将大数据应用与现代化制造业相结合,大幅度提升天津的现代制造业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
公共设施。针对天津的公共设施养护、管理的需求,建设公共设施大数据服务系统。采集、整合天津各类道路、立交桥、地铁隧道和商业楼宇的结构性能、运行状态等数据,为公共设施养护、运营决策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实现对公共设施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在全市的路桥隧道和商业楼宇等开展规模应用,形成公共设施的数字化运营与养护,为全市民众提供更加快捷、有效、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医疗卫生。针对临床质量分析、医疗资源分配、医疗辅助决策、科研数据服务等的需求,建设全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汇聚整合医疗、药品、气象和社交网络等大数据资源,形成智能临床诊治模式、自助就医模式等服务模式创新,惠及天津一千四百多万市民。在全市的范围内提供医疗资源配置、流行病跟踪与分析、临床诊疗精细决策、健康自我检查等服务,基本满足市民对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
金融证券。针对天津市各大金融证券公司对于高频算法交易、数据综合分析、违规操作监管、金融研究报告交易、金融数据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建设金融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汇聚融合国内外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高通量交易数据,整合行业媒体实时资讯与舆情,为相关机构提供金融监管和风险管控等智能决策支持,为投资者提供金融市场数据和经济数据、投资方向等个性化的金融数据服务,将天津建成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模范中心,以吸引更多的大企业或金融机构来津开展业务,增强天津的金融实力。
(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整合天津的研究力量,加强国内外学术和技术交流,研究、探讨并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重点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加强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新型产业的技术和应用融合。与天津市和周边重点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鼓励建设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数据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举办应用程序开发大赛或者设置大数据相关专业奖学金等。
总体而言,大数据产业正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天津产业发展新的方向和前沿,其高增长性、带动性和低碳性,将是天津市未来经济板块中最强劲的一个增长极,抓住这一革命性的机遇,让天津进入高科技产业的桥头堡。
责任编辑:孟 力
F492
A
1006-1255-(2015)03-0011-05
王光远(1985—),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邮编:300191
李 磊(1984—),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邮编:3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