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医院审计创新的思路
2015-01-02杨莉
○杨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 100010)
一、医院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审计制度不健全
(1)制度不全面。与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相比,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全面。没有涵盖所有审计岗位与业务操作环节。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审计工作失去依据,造成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方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现有制度的可操作性差。规章制度只在文件中列明,与审计岗位未建立起对应关系。
(3)制度的修订、更新不及时。不适用的制度未及时清理,新制度未及时补充,使审计制度滞后。
2、内审机构不健全
三级医院基本能够按照规定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但大部分二级及基层医院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和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审计机构多隶属于财务部门,使得内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也有少数医院内审部门隶属纪委,使得内审的工作职能大打折扣。
3、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大多数医院的内审人员多为财务或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财会知识和管理经验,但对审计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平时也缺乏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部门在业务上的指导,加上目前内审工作开展面窄、实践经验少、所积累的业务技能不能满足于现代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总体较差的现状,严重影响到内审工作的开展。
4、内审内容和范围窄
现阶段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停留在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基建维修工程审计和经济合同审计方面。但上述的审计工作也大多不是内审人员独立的完成,而是借助外部审计来开展的,内审人员只是配合外审部门和医院做好协调和联络工作。除了少数几家医院开展1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内审以外,基建维修工程审计几乎全部委托中介机构审计。部分医院内审部门主要抓经济合同审计,但涉及医院预算的执行和效果、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内控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方面的审计的医院寥寥。审计项目的选择影响着医院审计工作的效果。
5、内审监督多为事后
医院内审工作通常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后审查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而没有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没有将内审工作贯穿于医院经济管理的全过程,这种以史为鉴的审计工作方法无法规避医院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出现的新问题。
二、改进医院审计工作的有效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重要的监督资源,应该成为单位内控管理的检查者、风险文化的传播者、规范操作的促进者、深入整改的督导者和持续发展的保驾者。因此,医院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让单位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2、健全审计机构,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备是内审工作必要的基本条件,为此医院应按照51号令的要求,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内审队伍中来。
3、转变传统的审计理念,重新定位审计目标
审计创新主要是通过创造新的、较之以往更为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达到在统一的总体目标下的各个不同发展时期要达到的目的。李金华审计长指出,所谓审计创新,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推动审计工作与时俱进。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审计管理创新等。其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
(1)审计理念的创新。树立大局观念、站位要高。牢固树立内部审计为医院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明确医院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及政府审计的区别。坚持内审工作的合理定位是为医院发展服务和保驾护航,不再把审计看成是纯粹的监督者,内部审计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关注医院发展,提出一些关系医院发展和医务工作者切身利益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关注医院业务、财务、资产等各项基础管理建设,防范医院经济管理中风险的发生,提高审计评价和咨询的能力,为医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医院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开出了“药”方。
(2)审计思路的创新。调整审计思路,针对审计发现的医院资金管理上的重大漏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遗漏和不到位情况,审计部门应努力做到风险防范与效益提高并重。
首先,医院内审要关口前移,努力实现全过程风险控制。决策失误、风险失控会给单位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事后补漏、亡羊补牢的代价非常沉重。因此,过程的管控比事后结果的监督更为重要。内部审计要注重重大决策审计与医院发展规划审计相结合,注重财务决算审计与财务预算审计相结合,注重项目资金使用审计与项目执行进度和质量验收相结合,注重效益审计与资源配置过程审计相结合。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将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到过程控制,对重大经济活动一开始就介入,实施全程的审计监督,使内部审计融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关键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体现审计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职能,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其次,审计工作应结合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来开展。一是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内部审计按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通过内控制度为医院制定审计程序、方法与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协助医院的决策层对内控政策与程序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并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同时为改进医院内部控制提供科学的建设性意见。二是做好审计工作,可以促进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健全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医院的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来适应各种变化。在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审计工作,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内部审计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影响进行仔细分析,协助医院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维护内控建设,促进内控的健全完善。三是内部审计可以有效防止医院内部控制失效。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控制中的监控机制,其责任重大,主要对医院的支出、收入、基建工程、药品流转与资产管理等环节进行不同程度的监控,并把审计工作扩展到医院的各项具体业务中。医院建立的监控防线以内部审计为主,并结合落实举报、离任审计、专项审查与内部稽核。在不同层次开展审计工作,实施内部监控措施,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能起到防范与消解医院运营风险的重要作用。
最后,突出重点,积极向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型。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内部审计应当以发现隐患、促进管理为目标,定期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查找薄弱环节。要积极开展效益和管理审计,通过对经济运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研究,揭示损失浪费和低效现象;针对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对策;致力于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促进正确决策、科学管理,促进有关部门合理安排项目,科学分配资金,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审计手段、方法的创新。信息化审计既是信息时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为提升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效力提供有力支持。创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办法,通过开现场会形式,直接征求被审计部门意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审计的影响,树立了审计的权威。依靠外部监督力量,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和威信。国家财政、审计部门是国家赋予监督权力的权威机构,其无论是政策水平还是业务能力对内审工作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因此医院内审可以依靠市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积极争取政府管理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不仅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同时也可以逐步提升医院内审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的威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内部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质量关乎内部审计形象、体现内部审计价值、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成败,贯穿于整个内部审计过程的始终。保证审计质量是对事业的忠诚,是每一位审计工作者的责任。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应当在规范中提高,在创新中突破,以内部审计质量促进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对医院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创新是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审计工作中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和理念,只有创新,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才能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事业才能不断前进,更好地为医院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1]潘韦玲:浅析医院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审计风险防范对策[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4(2).
[2]杨上保:加强内部审计 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J].现代医院,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