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部门决算质量

2015-01-01商喜英

财会学习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年度情况部门

文/商喜英

一、部门决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重预算和执行,轻决算”的现象

一方面,预算编制对部门来说是“要钱”和支出顺畅与否的大事,既是单位领导和部门的业绩之一,又是部门未来资金来源和经费支出的渠道安排,决定了部门以后期间财务财政是否顺利能运行。现阶段,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特别是财政资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各要接受各方面的检查和审计相对决算工作来说,内需和监管的“钢性”要求决定了部门重视预算编制和执行。另一方面,目前决算与预算的相互促进的机制和作用尚未健全和充分发挥,各类审计和检查也大多是针对财务制度和财务行为进行监督,在各方看来似乎财务制度健全和财务行为合法就完成了会计监督和核算的基本职能,除非数据造假,否则决算怎么编制无关紧要,实际管理工作中决算编制敷衍了事,草草上报。总之,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重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轻决算编报问题。

(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部门决算数据不真实的原因涉及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决算对是否需要审计无硬性要求,特别是规模较小、资金结构简单的单位,如果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存在数据不真实和不完整的问题。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特殊性,涉及国家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部门,不能像上市公司那样公开财务信息,财务不能接受公众监督,如果存在管理盲点数据缺乏检查和监管,或存在不真实或不完整的问题。三是财务人员对决算工作缺乏整体认识,基础工作未到位,如年末公务卡结账、往来账清理、资产盘点等工作不到位,影响决算数据质量,数据分析也会受影响。四是编造或伪造数据,如为完成绩效考核目标或加强政绩,编造决算数据达到考核要求。

(三)数据分析不到位

与数据填列相比,存在“重填列,轻分析”的问题。一是无用分析,如数据分析过于简单、数据分析流于形式、简单加减乘除罗列数据,不能正确运用决算分析的各种方法等等。二是数据分析工作相对孤立,不能发挥决算对预算的反映和评价的作用,不能揭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不能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财政财务管理。

二、如何提高部门决算工作质量

部门决算工作应当完成基础数据表填列、编写填报说明、完成分析及编写分析报告。高质量的决算应首先做到“三个一致”,即表表一致(上下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一致)、账表一致(单位会计账簿与决算报表一致)和范围一致(决算编报范围与预算编报范围一致)。并从前期结算工作、数据填列和审核、报表说明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入手。

(一)做实财务结算结账工作,为提高质量打下基础

1. 收入应收尽收、支出真实、完整

年末清理收支账目,核对年度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是否全部到位。审查预算批复或合同等资料,确保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开具票据。核实本年支出,年度内拨付经费或各类支出是否执行完毕,审查预算批复或合同资料,及时拨付或支出款项,取得入账票据,检查账务处理是否符合规范。核实当年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是否已全部上缴并取得凭证及时入账等。对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所属各单位之间的全年预算数(包括追、加减)以及应上交。凡是本年的各项收入都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非税收入,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关注项目经费应按合同协议或建议书、任务书等要求向上相关部门收取本年度参研或协作经费,并按约定向下一级项目部门拨付和支出本年度项目经费。

2.清理往来账项,核实债权债务

分析账龄,做好应收款可回收评价,进一步核对应付类账项,对重要性的款项进行函证,做到债权债务账证相符。事业单位的往来款,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3. 账户核对,及时调整账目

年终应及时与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应同银行对账单相符。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有价证券账面数,一般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财政授权支付且使用支付令较多的单位应加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与账面收入类、支出类科目日常核对工作,避免因会计工作不细致而造成的零余额账户不同类款项间的资金互垫问题,如事业单位为财政授权支付单位,有一笔项目支出差旅费应从高技术研究项目中列支,因财务人员误签支付令,资金支付从科学技术管理事务项目经费额度中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与账面资金不符,应及时清查,调整账目。军工单位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划转工会经费、公积金、提租补贴、项目利润、收益、使用费等应及时按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完成资金划转。年度终了前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与应收财政返还额度等科目核对清楚,掌握单位年度内财政资金收支余情况。

4. 公务卡及时结算,避免挂账

年度终了前一个月内,应加强公务卡还款的频度,及时完成公务卡消费后免息期内还款。各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的要求不同,应关注12月31日前几日公务卡消费后及时还款,避免挂账。笔者建议,年度终了前5个工作日内以支票代替公务卡结算,给年度终了前公务卡还款留出时间。

5. 物资盘点,完成清理结算

及时完成货币资金和存货全面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的保管和使用情况、账实相符情况、资产流失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清查,核实资产台账记录与账面相符情况,及时纠正不正确资产信息。对处理盘盈和盘亏资产,检查年度内处置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处置收益是否按规定程序上缴,年度计提折旧金额是否正确,会计核算是否符合要求等,并及早办理报废资产资产清理手续和账务处理。结合建设合同检查在建工程的进展和工程物资管理情况,检查工程款支付和工程结算情况,检查相关票据是否到位并符合要求,检查符合条件的在建工程是否及时办理转相关资产手续等。检查固定投资项目应检查设备清单等材料是否完备并符合合同要求,检查结果形成记录并归档保管。检查无形资产的确认手续是否完善,计价是否合理,是否正常使用等。

6. 分类结转,完成分配

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因故终止,当年剩余资金。经营收支结转和结余应当单独反映。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是下年需要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不得提取职工福利资金和转入事业基金,而应全部统筹用于编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从其规定。应先搞清各项资金来源及属性,再按上以原则分类进行收支转账,按要求完成结转结余和分配。

7. 审计先行,及时纠偏调整

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或审计机构可在决算编制前可进行年度会计材料审计检查,对入账凭证和年度内会计处理等内容进行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和差错及时补充和调整。也可就税务部门要求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审计的机会在部门决算上报前完成税务鉴证审计,进一步确定数据的真实和完整,为决算工作质量进一步把关。

(二)提高操作技能,审核为质量把关

1. 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决算工作前,相关部门应当进行操作培训,财务人员应培养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对当年施行的新财务会计政策法规做到心中有数,正确理解决算报告的结构和各报表的内涵,了解报表间的勾稽关系,熟练操作决算软件。

2. 相关部门联动,收集数据

决算工作应在财务部门的协调下,组织人事、资产管理、外事管理及项目承担或实施等部门完成决算报告数据的收集。相关部门提供如人员结构、工资分配、住房改革支出、资产配置、“三公”经费管理、项目实施进展和事业发展成效等信息数据,避免财务人员在编制决算时对相关数据进行主观猜测,随意填报。

3. 账套设计清晰合理,提高决算工作效率

财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水平、了解各类项目管理知识并熟悉单位经济业务和内部管理流程才能胜任财务决算工作。部门账套设计既要达到内部财务管理数据统计方便快捷,又要使数据一目了然,拿来可用。如账套设计时按项目类别对项目进行归类,以项目类别作为一级科目,项目名称作为二级科目,借助财务软件辅助核算的功能进行各项目核算。科目设置以政府年度收支分类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为基础,设立年度各类支出科目,这样既可满足各项目核算的需要,也可满足同类项目核算的需要,也方便支出决算数据从账面直接录取。

4. 加强决算审核,进一步为质量把关

数据填列完成后,首先进行形式审核。执行决算软件程序中设定的数据逻辑性审核和表间勾稽关系公式审核,分析无法通过审核的数据,调整账目和报表,直至审核通过。其次进行人工审核,按照单位决算规范的要求,由相关岗位对部门决算的政策相符性、数据相关性、会计制度执行的规范性、报表数据与单位会计账簿数据一致性等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决算数据年度间衔接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报、重报、错报项目、虚报和瞒报现象,纸介质数据和电子介质数据不一致情况等。

(三)重视填列说明,突出个别事项

1. 遵循制度声明,报告决算基础依据

声明部门决算编制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如果会计制度变化情况,还应说明遵循不同会计制度的数据衔接情况。启用新会计制度,在决算报告中应说明新会计科目与旧会计度衔接情况和年度内有关账目的会计处理等情况,还要对报表编制口径的变化进行说明等。需要对财务准则和会计制度变化带来的单位财务状况等影响进行说明。

2. 说明整体状况,报告基本业务内容

对部门人员编制、人员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等情况、部门经费来源等情况说明。对当前单位资产状况、收支情况,有经营活动单位的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说明。对单位部门发展情况,年度内取得的主要业务、事业成效,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说明。

3. 按重要性原则要求, 报告个性化事项

年度内重要工程或项目运行情况、项目竣工决算情况、重要资产处置情况、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进行说明。年度其他收入的构成情况、年末结转和结余为负数的原因等说明。项目列支工资福利支出、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的依据及说明。报表“其他”项中列示数据的构成及依据等说明。根据重要程度说明基本建设数据并入“大账”情况、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情况等。

(四)数据分析科学,为评价和规范发挥作用

应根据不同指标的要求结合部门特点,采用分类比较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1. 预算与决算差异分析

应分析各类收入、支出预算与执行差异,并分析说明原因。纵向可按资金来源类别分别进行分析,如财政资金和其他资金收入和支出预算和决算差异。横向可按经济支出进行分析,如对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进行预算与决算差异分析。也可将某项支出预算和决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对“三公”经费进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找出预算编制、资金控制、财务监督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发挥决算对预算的检查反馈制度,倒逼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加强资金的监管。

2. 收入、支出和结余分析

一是收支结构分析。分析各类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说明部门对某项收入的依存情况。分析不同资金来源渠道(单位)在同类收入中的比例,说明该类收入对某渠道(单位)的依存程度,为以后组织该类收入提供数据支持。分析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工资福利性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说明单位开支的构成和支出偏向性。分析不同类别项支出目占项目总支出的比重,说明单位在相关方向领域投入情况和发展方向。分析项目支出中各类资金比重,说明单位项目进展对不同资金的依存度等等。

二是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年度间变化分析。分析近几年收入变化,说明部门业务或事业的方向变化趋势,或可揭示政策或环境变化引起业务或事业发展方向的变化。分析近几年同一支出类别变化,反映部门对某项投入的偏向或疏离。分析近几年结转结余结构的变化,反映部门各项收支结余的趋势。

3.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一是规模分析。对近几年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规模进行分析比较,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增减变动原因分析,分析重大事项带来的资产总额变动。对负债总额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列示期末负债明细表;对净资产的各项构成进行分析等。

二是结构分析。对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构成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析资产构成是否合理,通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分析单位负债水平是否合理,分析负债结构是否合理。

4.机构、人员及各项人均情况分析

分析单位编制内人员、编制外人员情况及离退休人员等情况,有无超编等问题。分析各项支出定额是否完善,是否合理。分析某类或某项支出人均情况,定额执行情况等。

三、结束语

各部门应按财政部决算制度和评价指标要求进行部门预算管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本部门决算管理纳入单位制度体系。进一步发挥部门决算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决算应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服务,使决算与绩效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化,建立预算、决算和绩效考核互相推进和制约的良性循环机制。

猜你喜欢

年度情况部门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年度仿古大戏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