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增长
2015-01-01
绿色增长
一、概念
绿色增长是指在确保自然资产能够继续为人类幸福提供各种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绿色增长作为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又防止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不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增长方式,在强调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它还强调通过改变消费和生产模式完善社会福利、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增加就业并解决与此相关的资源分配问题。
“绿色增长”的概念在2001年由Murgai明确提出后在全球迅速传播。2005年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合作与发展会议将“绿色增长”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并认为绿色增长是“为推动低碳、惠及社会所有成员的发展而采取的环境可持续的经济过程”。随后,OECD发布了“绿色增长战略”宣言,将其定义为“在防止代价昂贵的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以不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追求经济增长和发展”,并在2011年公布的《迈向绿色增长》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绿色增长”是“在确保自然资产能够继续为人类幸福提供各种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途径。该定义是对绿色增长这一概念比较权威的理解。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在经济范式改革基础上推进绿色增长”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再次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绿色浪潮。
二、中国推动绿色增长的必要性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类将付出高昂的经济、人民健康与福利及环境代价。“绿色增长”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解决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社会经济平衡、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这种认识,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动绿色增长的实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稳增长、调结构的巨大压力,促使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以及投资和出口的拉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国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接近极限。高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出口快速增长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向绿色增长方向迈进。
三、绿色增长的实现手段
目前,国际组织和世界多国都在加紧研究和制定实现绿色增长的途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先后发起绿色增长倡议和宣言,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也将绿色增长列为优先议题。在国家层面上,韩国、英国、德国、日本、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先后在绿色增长的框架下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战略和政策。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绿色增长”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总结世界各国绿色增长最佳实践经验,对于中国实现绿色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绿色增长涉及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要求举全社会的力量,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政府、企业、公众、科研院所、环保组织、国际组织等都对推动绿色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绿色增长,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农业示范区,形成绿色发展先导效应;第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包括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等;第三,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环境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第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第五,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研发与应用,实施强制性能耗物耗标准;第六,建立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机制;第七,建立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第八,构建绿色发展保障机制,如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节能减排约束、循环经济统计评价、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第九,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政府投资向结构调整和绿色增长倾斜;第十,建立严格的环境监管监测和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加强环境执法力度,设定严格的排放许可标准,注重限期治理,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项目环境准入控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企业年度环境报告制度,加大总量控制指标的考核力度。通过实施绿色增长战略,我国力争到2050年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