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01郭梅钦
文/郭梅钦
浅谈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郭梅钦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虽然比传统的审计模式具有优越性,但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在我国才刚起步,其应用将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本文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审人员以被审单位经营风险为导向,对其经营活动进行充分了解,对企业一切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经营所处的内外环境和风险水平。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然后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的领域,以便适应审计环境变化,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在风险导向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虽然比传统的内审模式具有优越性但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其在我国应用才刚起步,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一、在风险导向下开展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风险导向下开展内部审计时内审人员往往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了解以便识别、评估经营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内控制度较为薄弱将使管理当局更加容易地凌驾于内控之上,此时内审人员通过符合性测试来评估风险则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还会遇到来自上层的诸多困难或是重重阻力,这将使内审人员无法量化审计项目的总体风险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许多企业虽然都有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机制但只是存在形式上,真正的应对机制并没有进行建立和完善,几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正是相关部门没有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对产品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督评价从而导致这个老企业倒闭。
(二)内部审计采用技术十分有限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与经营风险,但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与技术还十分有限,以风险管理及抽样统计技术相结合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未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制约了风险评估技术的有效性。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在确定审计项目开展审计工作时一般是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意图来确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内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主要采用手工查账方式,未能充分利用专业性审计软件与计算机辅助开展审计,主观上未认真细致地进行审计抽样随意性较大。此外,有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只进行事后事项审计,忽视事前、事中审计的重要性。
(三)较高的审计成本投入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上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但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内审人员的工作量有增无减,他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未来的发展规划与经济利润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这将增加审计项目的时间成本;同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内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内审充实一系列的人才,从而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因此,为了有效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加大上述人力、系统的投入。由于账项基础审计思路较为简单不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和进行控制测试,一些内审人员依然偏向于使用他们惯用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这些因素使得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困难重重。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但对专业审计软件以及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投入较少,特别是在内部审计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很难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二、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将影响内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风险高低。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董事会及管理层在经营中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由于我国企业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着不完善,特别是董事会的独立性还不够、无法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监事会对董事会与经理层进行监督作用很有限。公司内控制度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经理人对内部信息所拥有的控制权,这些在客观上妨碍了运用以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的开展。因此,企业要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并在此框架下从内控的设计运行、改进与评价四个环节不断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关注风险评估,重视日常控制活动强调领导层的控制责任,只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
(二)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内审的效率、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所处环境日趋复杂,内审人员为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应以风险为导向充分掌握了解企业信息资料,对企业存在的各类风险加以量化,设置专门的预警系统查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审计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施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将是今后的主流方向,目前应用的信息技术如ACL(审计命令语言)、CCH(审计管理软件)、非现场审计系统及数据挖掘技术等在确定审计重点、取证、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手工查帐审计相比计算机审计可以高效及时的做好审阅核对、比较分析,能够准确监控、评价企业财务系统与会计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跟踪企业资金流动,有利于企业评估、控制各类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与审计数据控制网络,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洞察力,拓展风险审计范围,提高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真正实现对被审单位“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立体化审计风险预防和监控。
(三)加强控制审计成本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随着内审工作的开展其成本在不断增加,而成本的增加又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内部审计要更加注重与社会审计机构的联合,充分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此外,内部审计也要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保证审计流程的简化与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可靠的保证审计质量同时控制审计成本的上升。因风险导向型审计范围的无边性及系统分析工具的广泛应用,内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与研究,接受专业训练掌握一些分析工具以便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开展数据库建设,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共享,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加强审计软件开发与引进以便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有效地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开展以风险为导向这一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内审人员应熟练地掌握、运用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与理念,始终把风险评估贯穿审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不断探索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此外,在借鉴国际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研究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1]朱璇,赵新建.审计环境对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影响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4).
[2]张春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中的障碍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2).
[3]郭静娟.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新财经(理论版),2011(2).
[4]王学龙,郝斯佳.论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0(2).
(作者单位: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