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研究
2015-01-01叶斐
文/叶斐
新形势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研究
文/叶斐
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公司盈余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2007年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本文系统梳理了盈余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主要方法,结合会计准则的新要求,探讨分析了新形势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行途径与方法,以期为上市公司管理者更好提供理论借鉴。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计政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特定目标实现为目的,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选择会计政策等方式对企业盈余进行管理的行为。盈余管理理论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我国实际经验来看,盈余管理范围很广,对企业投资时间的科学安排、对交易模式的合理规划、对地方政策特别是财政优惠政策的有效利用、对于债务期限的恰当设计等等都应划入盈余管理的范畴。
二、盈余管理的模式与方法
从国内外上市公司的实际经验来看,企业对盈余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一)资产重组类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为了优化资产结构、实现产业调整等战略目标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活动。利如信达地产(600657)在1998年底通过收购北大青鸟的商用信息系统增加了逾三千万利润,占该公司当年利润的四分之三,此举使其EPS和ROE同比分别增长超过12倍和11倍,盈余管理效果显著。
(二)关联交易类
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资源转移等事项。例如上市公司可将一些费用项目转移到其母公司账上等。其实质是通过各种方式达到粉饰盈余的目的。
(三)会计政策变更类
一些会计政策的变更,例如存货计价、折旧计提、合并范围确认等事项,均与企业的盈余状况密切相关。以合并范围为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超过50%、但在确定合并范围时被剔除在外的子公司中,未作出有效解释的公司比重曾连续多年超过三成,这很难令人不去联想盈余操纵。
(四)准备金的追溯调整类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且要在变更会计政策时对以前年度进行追溯调整。
三、新会计准则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
鉴于过度的盈余管理甚至操纵利润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我国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部分会计准则进行了重新厘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操作难度。例如:
一是对上市公司以往采取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对盈余管理的手段进一步进行了限制。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被新准则取消,企业当期存货成本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得存货流转能够更为真实客观的得到反映,人为调节因素在此类成本的计量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
二是对部分公司采用之处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渠道进一步填堵。在新准则下,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减值损失的确认是单方向不可逆的,也即是一经确认,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
三是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操作进一步进行了限制,大大压缩了操作空间。在新准则下,关联方的定义得到进一步扩展,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对母子公司的关系进行披露,这也意味通过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得到了极大压缩。
四、新形式下盈余管理的空间探讨
一是可以探索利用折旧年限变更实施盈余管理。新准则下,企业至少应于年度终了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等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如果与原先估计存在差异则应予以调整。而且这种改变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无需再做追溯调整。
二是可以探索利用资产减值实施盈余管理。新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相应计提减值。
三是要探索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实施盈余管理。例如新准则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以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如此,即可以通过“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盈余水平,反之亦然。例如2009年泰达股份(000652)以现金收购天津泰达蓝盾集团36%股权,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具体估值过程中,在标的公司收入、利润等历史指标既定且增长前景较为确定的前提下,折现率的测算备受关注。最终,会计人员按照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公司特有风险报酬率的计算依据,通过借助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相关参数,以及认定公司财务风险强、行业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将折现率测定为14%,有效控制了并购价值,为公司保持稳健的盈余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看出,公允价值的合理计量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键途径。
[1]郝苹.从资产减值损失的变化看盈余管理的空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8).
[2]张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成因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5(2).
[3]王清丽.M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J].金融市场,2015(2).
[4]郝苹.会计职业判断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经济师,2015(7).
(作者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