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品风险管控重在“治未病”
2015-01-01姚义贤
姚义贤
食药品风险管控重在“治未病”
姚义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部署,这是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定位的重大飞跃。把握大势,深化认识,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应尽之责。结合近些年工作实践,我们感到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应把风险防控放在首要位置,把问题隐患消弭于无形。
前移关口,主动发现风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本质上就是风险管理,重在“治未病”。去年,我们先后建立食品、药品风险研判机制,形成食品“123”风险研判例会(县级局每个月、市级局每两个月、省局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例会),省、市每季度召开一次药品风险研判例会制度。根据研判的风险等级和风险性质,通过及时发布风险警示信息、查封扣押问题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等措施,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四统一”原则,把评价性抽检与监督性抽验相分离,加大重点品种抽检频次,实现高风险品种全覆盖。同时,还采取日常监管、抽检监测、飞行检查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问题。
严格监管,强力遏制风险。违法者受重惩、守法者得利益的导向越强烈,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就越小。去年,我们坚持监管必须查案、查案必须从严,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亮剑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和农村食品市场食品安全整治等专项整治,加强行刑衔接,形成了持久的强有力的震慑。全省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7240件,罚没金额1.42亿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8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58件,配合司法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03人,均比2013年成倍增长。全省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一般事故总数同比减少14%。违了法,不能简单地“罚酒三杯”了事,必须实行最严厉的处罚,这是从源头上防控风险的根本举措。今年,我们将创新风险防范手段,参照汽车驾驶证照违规扣分管理做法,制定高风险企业积分管理办法,以“资格罚”倒逼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自主防控风险。
稳妥处置,有效化解风险。食品药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当然也不可能有“零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引起舆论持续发酵,甚至诱发“次生灾害”;处置稳妥,就可以化危为机,掌控主动。去年,我们制修订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机制、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应急处置设施设备配置,开展应急演练243次,妥善处置各类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舆情136起,有力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与省级主流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舆情监测,开辟食品药品周刊,升级政务微博,联办“食事药事微剧场”,为防控化解风险营造了良好氛围。
(作者系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