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
2015-01-01王梅
王梅
(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小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
王梅
(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因材施教,教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知识,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减负增效,让孩子们快乐地学语文。
减负增效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手段开放性作业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的顽症就是小学生过重的语文学习负担。学习时间过长,作业过多,睡眠时间太少……严重阻碍着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已经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还我童年”的呼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党的十八大教育部基教司司长王定华表示:继续推进“减负万里行”活动。
到底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本着为学生着想的原则,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改革语文作业几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
一、充分认识“构建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刚刚开始学习就不想学的儿童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设想都会落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刚刚开始他的学习生涯时就不想学,不爱学了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是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倒了,有的是被学习的困难吓倒了,有的是对单调的学习生活厌倦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这不值得我们教师深思吗?也许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马马虎虎,或过分伤害,而使孩子的童心泯灭,走入歧途,所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势在必行。
二、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主要途径。
教师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强大后盾。“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是真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们本身掌握的知识是贫瘠的土地,那么学生知识的幼苗又怎么能茁壮成长呢?所以我们要多方面掌握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经常学习教育理论,订阅各种教育刊物,从中获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营养;参加群众性的教研活动,抛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吸取成功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走特色之路,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决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一定要备好课,高质量的教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保证。我认为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教案应达到以下目的: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能否落实当节课所教授的新的知识点。优化的教学手段能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并能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输入,加工和储存。“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例如识字教学,特别是一些难读、难写、难记的字,学生尤为头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也就是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即最有效的识字方法才能提高课堂识字效率。可以把这些要让学生学会的难读、难写、难记的字编成谜语、顺口溜,将识字趣味化,学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教“碧”可编成:“王大娘,白大娘,挨肩坐在石头上。”教“照”可编为:“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留了四滴血”……
通过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促进口头语言、提高记忆、节省大量繁杂的背、记和默写的时间,让学生只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在兴趣中掌握了新学的生字。“教是为了不教”,教法应成为学法的示范,让学生会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而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又是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关键。
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笔者还在课内、课外设计了一些活动,让他们一展所长。例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显露出强烈的表演欲。于是,我们就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请学生自由组合,以课本剧的形式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表演了出来。那堂课可谓是精彩纷呈,笑声不断。课前孩子们忙着编剧本,选角色,安排场景道具,忙活着却又快乐着。最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各种版本的,经过改编后的《笋芽儿》,有各自的特色却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演能力。
教师高艺术的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要真正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其关键是课要上得好。一堂苍白毫无生气的课,使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教师讲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模模糊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课上得不好,使学生学得劳累吃力,本身来讲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试想,一堂生动充满了活力的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能够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学起来效果极佳,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不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吗?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追求高艺术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
教师有了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高质量的备课教案,高艺术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知识都掌握了,不用加班补课,这不是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吗?课堂上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三、布置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途径
分层设计,查漏补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对于这样的学生,给他们布置了大量的读课外书的任务,定期在大阅读课上进行读书交流、推荐。而对于“吃不了”的学生,仅仅布置一些基础的常规作业。这样的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以一改过去的命令式、强调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始终坚持面批作业,当堂检查教学效果,查漏补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检查能否达到当节课教学目的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质量的有效保证,实践证明:当堂检查教学效果,练习当堂处理,及时查漏及时纠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保证。
开放视野,收集调查。开放的社会要求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抱着书本死读,是不能适应现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的。进入社会后,难保不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那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因此笔者布置家庭作业时,就应该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对低年级学生,我们提示和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读书、识字。譬如: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认读路牌、店名等;在外出游玩时认读名胜古迹介绍;在超市购物时,认读商品包装说明,和家人一起交流聊天,等等。对中、高年级学生,我们则要求他们回家尽可能每天看新闻,和大人一起说新闻,到大街小巷搜集广告语、标语等,对听到或看到的要留心、体会,把观察到的和体验体会到的随时写下来。通过这些形式,语文作业就由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各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就拓展了语文知识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发展是减负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全面地发展,坚持做到,上课不拖堂、或占用其他学科课、不加班加点补课、不占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腾出时间让孩子们参加书法、绘画、科技、乐器、乒乓球、游泳、故事等多种兴趣小组。十几年来,坚持做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15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双休日、节假日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给孩子们腾出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探索,去发现。利用家委会的有利资源,组织孩子们到野外野炊、爬山、游泳、远足训练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发展。
小学生语文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一个沉重的、敏感的话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愉快充实地开始他们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