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讨

2015-01-01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郑 灵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 由于内源融资是对企业现有闲置资产的利用,并不涉及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转移或变更,所以中小企业不需要对外付出其他代价;更重要的是,由于内源融资一般不涉及与外部的关系,而且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其限制较少,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审批手续,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内部闲置资源,从而提高其融资效率。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创立初期,也是以内源融资为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当内源融资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时,企业会考虑其他融资方式,尽管如此,我国中小企业仍是过度依赖内源融资。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

(1)中小企业股票融资。目前我国中小板和创业版的服务对象都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中小板市场服务于发展成熟的中小企业,创业板则主要服务于成长型的、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相较于中小板市场,于2009年10月正式开启的创业板市场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这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创造了条件。但为了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目前创业板上市条件仍相对较高,使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上市融资,至今仅有数百家公司进入创业板市场,而且大部分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创业板现有容量不能满足庞大的中小企业群的融资需求。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小企业尚不能通过在创业板上市来缓解资金压力。

(2)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债券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国家为舒缓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尤其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但该债券的融资成本过高,且发债主体的门槛较高,使许多中小企业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同时,投资者并未完全对资本市场恢复信心,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比未发生金融危机前少,其融资成本反而上升,使中小企业进行债券融资时要付出更大代价。

(3)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从社会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来看,银行存款较之股票和债券仍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来源也仍以银行为主,尤其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虽然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一定贡献,但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各大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对贷款的审批更为严格,加上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程度较低,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一)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者水平也相对较低,对企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不能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受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而人民币又迫于压力不断升值,这意味着我国商品因外销价格上涨而失去价格优势,致使外销产品数量大幅下降,企业只能寻求内销途径,导致国内产品供大于求,中小企业产品因销量下降而大量积压,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不得不增加销售成本,这又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虽然世界经济不断复苏,国外市场总体上也有所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原材料价格仍然上涨,使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小,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其内部融资能力。

(2)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2007年10月开始实施的物权法中扩大了抵押物的范围,将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等动产资源也纳入其中,但银行仍倾向于以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而不愿接受应收账款或知识产权等动产资源。但中小企业能用于抵押的资产相对较少,能够提供的有效抵押物的价值有限,即使可以抵押,其折扣率也会很高,中小企业通过银行抵押贷款获取的资金有限。

(3)中小企业信用水平较低。虽然我国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但受经济危机影响,许多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经营和财务困境,使其无法及时偿还贷款,部分中小企业开始拖欠贷款和利息,甚至逃避债务,这不仅给金融机构的信贷安全带来威胁,还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信用,打击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

(二)外部原因

(1)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力度不够。第一,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当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存贷款中占主导地位,而其高度垄断减少了其他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资源,而四大行主要是为大型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很难从中获得贷款。目前我国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但其所占金融资产较少,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也未形成系统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导致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以至于加大了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为了控制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只能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大挫伤了中小企业向其融资的积极性。第二,贷款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审批权限高度集中,采取贷款终身责任制。目前,我国银行以降低不良贷款率作为经营目标,实行特别规范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贷款的审批程序极为严格,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银行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基层银行没有贷款审批权限,只有推荐权,因此更容易掌握中小企业基本信息的基层银行不能直接决定贷款对象,在贷款给中小企业后,却要承担全部的收贷收息责任,导致银行不敢轻易发掘新客户,这使中小企业难以成为银行贷款的目标。

(2)资本市场体系存在缺陷。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国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债券市场来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而股票市场上,虽然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创造条件,但极少数中小企业能够成功上市,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其上市门槛仍然较高。我国尚未建立起真正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

(3)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较低,靠自身条件很难取得融资,需要信用担保机构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目前,我国虽有3000多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帮助,但其仍不能满足庞大的中小企业群的担保需求,使中小企业贷款因缺乏担保而不能实现。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未设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很难对中小企业进行系统监管,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有效支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还比较低,尤其是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上力度不够,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但实施的效果不明显。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为了拉动内需,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却很少,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有限。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一)改进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1)改进贷款管理制度。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各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更为严重,但银行仅看到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实际已分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所以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不要仅以所有制形式和企业规模作为放贷标准,应针对中小企业特点适当降低贷款标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因中小企业单次资金需求量较小且贷款较频繁,所以银行应在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适当下放审批权限,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制度。

(2)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银行应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当中小企业提前偿还贷款时,可按一定比率适当下调其还款利率,还可以此作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一项指标,提高对其授信的额度;反之,若中小企业不能按时还款,则应按拖延时间和还款金额加收滞纳金进行处罚,还可降低其授信额度。因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提前或及时还款来增加贷款额度。

(3)创新贷款品种。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贷款品种,应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创新贷款品种。浙江省交通银行就以“展业通”为核心创新了多种贷款产品,如“小企业e贷卡”、“创业一站通”等。“小企业e贷卡”是银行为资信较优的小企业提供的一种不用抵押担保即可透支的卡,这种卡将单位卡和小企业信贷相结合,为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二)建立与完善直接融资市场 为鼓励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我国已建立中小企业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但其门槛仍然过高。为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应适当放宽其上市条件,增加上市指标,并在准入方面简化流程,创业板市场刚成立不久,退出机制不健全,应该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对于业绩下滑的中小企业要求严格退出。同时,也应适当放宽债券市场条件,为中小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创造条件,而且应推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债券产品,如单个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发行债券的条件,可以联合多家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三)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独立法人,拥有经营自主权,因此贷款流程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贷款需求。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并引入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即由当地中小金融机构联合起来设立一个存款保险机构,并按一定的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当有中小金融机构发生经营困难面临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补偿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其所在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样能够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也就能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当前,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且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由地方政府支持建立,更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且更容易获取所需信息。受资金和规模限制,中小金融机构为了分散风险,会将有限的资金放贷给多家中小企业,使更多中小企业获得资金。

(四)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 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管理经验,由政府出资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管理局可以直接为规模特别小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并根据情况提供低息、无息贷款,也可对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贷款、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并为其提供担保,同时对此类担保贷款的用途做出明确规定。这种方式既能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审核和管理成本,充分调动银行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

(五)拓宽融资渠道 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除内源融资外,大部分仅依靠银行贷款,未充分利用其他融资渠道,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改变仅依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观念,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一是票据贴现融资。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市场需求不足,使中小企业的库存积压,而为了增加销量,中小企业会选择赊销产品,致使其应收票据明显增加,能够及时收回的流动资金减少,而票据贴现融资是企业短期筹资的一种重要工具,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使用应收票据进行融资的意识。二是典当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尽管典当融资因需支付利息外还需支付保险费和管理费,致使其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规模小,但典当融资同时也具有融资环节少、放款速度快、资金用途不受限、当期灵活、当物多样等优点。现今,国家经贸委已颁布了《典当行管理办法》,不仅拓宽了典当行的生存空间,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途径,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有的资源通过典当融资来获取所需的短期流动资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萎缩,很多产品销量下降,使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品积压,而有的产品是由于处于淡季销量减少而积压。中小企业可以将积压的产品典当来获取资金,再用这部分资金购入其他销量较好的产品,等待这些产品销售出去后再将当物赎回,这样既可以获得部分收益,又可以留出库房来保管更多的新购入的产品。典当的当期灵活,少则五天,多则六个月,且在期满后还可以续当,也可以提前赎回。中小企业在与典当行签订合同时,可以在提前赎回当物时获得优惠,如在典当期内中小企业可以继续销售典当物,售出后按比例偿还当金,这样企业既可以增加收益,还可以减少商品的积压,典当行业也可以尽快收回资金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资金。

[1]廖荣碧:《谈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民间金融再造》,《商业时代》2010年第25期。

[2]赵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3期。

[3]杜沐、刘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7期。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融资
融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旧信封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