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异同之比较研究
2014-12-31洪雅楠
洪雅楠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特点、共性与个性等进行比较研究,便于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将这两种唱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吸收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同时,发扬中国民族声乐,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能力和演唱水平。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共性 个性 比较研究
一、美声唱法的特点
美声唱法又称“柔声唱法”,源自意大利文“Bel canto”,直译成中文是“美妙的歌唱”,兼有“美丽的歌曲”的意思。它指的是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及歌唱方法,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其声音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松、通、亮、美。”
美声唱法区别于其他唱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美声唱法属于混合声区唱法,它要求演唱者在真声基础上,随着音高的不断提升而逐渐混入假声,最后形成以假声为主。美声唱法提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强调气息的有机控制和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讲究音色纯净、柔美、明亮并带有金属质感;要求声音空、通、连贯统一并具有穿透力。此外,美声唱法还讲究发声自然,注重起音,能够有规律的进行渐强、渐弱及装饰音的演唱等。
美声唱法是在五四运动后,由国外的教会传教士随同教会音乐一并传入我国的。在我国,人们对美声唱法的理解是:美声唱法就是以意大利传统歌唱发声技巧为基础的歌唱方式。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已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了,在几代歌唱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美声唱法逐渐得到了世界声乐界的欣赏和认可,并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民族唱法的特点
民族唱法源于民间,是由中国各族人民依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爱好发展创造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它泛指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流传的各种不同的歌唱艺术形式、歌唱方法及各流派唱法体系的总和。民族唱法大致可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四种唱法”。①
“民族唱法”这一概念最初是为了区别于“美声唱法”而提出的,它包含了我国特有的传统歌唱技巧。可以说:民族唱法是中国传统唱法在现代声乐理论基础上的集中反映。建国初期,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关于“新中国唱法”的大讨论,即“土洋之争”大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唱法问题上。通过讨论,最后确立了“新中国唱法”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民族唱法要在继承传统民歌、戏曲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美声的发声方法,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
传统民族唱法的主要特点有:一、声音明亮、位置靠前;二、唱高音时多用真声,气息上采用戏曲唱法的“丹田气”;三、强调语言与音乐的关系,要求吐字清晰,讲究字音的归韵、收声;四、讲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族唱法的声音特点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最早的民歌采用戏曲的发声方法,以口腔共鸣为主也混入头腔共鸣,真声运用较多,声音位置靠前,吐字清晰,声音略显单薄;
第二阶段:民族唱法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真假声混合的发声方法,使声音圆润明亮,具有穿透力;
第三阶段:民族唱法吸收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技巧,使得声区统一,音域更为宽广,声音更加明亮通畅且具有表现力,能够胜任高难度作品的演唱,这种唱法在当今又被普遍称之为民族新唱法。
因此,可以说民族唱法是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民歌演唱基础上,又吸收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理论,是传统民歌演唱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性
1.气息
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同属于声乐演唱门类,二者有共同的发声规律。在气息运用方面,美声唱法推崇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又称横膈膜呼吸法),要求运用横膈膜及腹部来支持歌唱。这种呼吸法的优点是:气息深,容量大,速度快,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中国民族唱法则采用以腹式呼吸法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强调依托下腹部的“丹田气”来支持歌唱。美声唱法要求的“气息下放,让声音落下来”,与民族唱法强调的“深”字,其实质是一致的,都强调气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声唱法对气息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声音可任意渐强、渐弱及软起音、硬起音等方面,这与民族唱法要求声音抑、扬、顿、挫如出一辙。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呼吸的运用上遵循的规律是大致相同的,两种唱法都要求深呼吸、以气息顺畅、走动为宗旨,都强调横膈膜、腰肌和腹肌的力量,都强调和肯定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2.共鸣
如果说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那么共鸣则可以说成是歌唱发声应遵循的轨道和路线。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共鸣是指声带发出的声音经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到达整个肺部胸腔后产生的共鸣;口咽腔共鸣是指声带发出的声音传至喉腔、咽腔、口腔后产生的共鸣;头腔共鸣是指声带发出的声音传至鼻腔、上额窦、额窦后产生的共鸣。其中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是不可调节的共鸣腔体,要靠人的意念来实现。
美声唱法将头腔共鸣和口咽腔共鸣称为“上共鸣”,将胸腔共鸣称为“下共鸣”,胸腔共鸣使声音结实丰满,有厚重感,头腔共鸣则使声音有韧性,更具穿透力。美声唱法在歌唱发声时要求把上下共鸣腔体全部调动起来,形成混合共鸣,以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中国的民族唱法大胆借鉴了美声唱法中关于共鸣腔体的运用,为了突出声音的明亮效果,在发声技巧上采用局部共鸣腔体,即多运用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胸腔共鸣使用较少。虽然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共鸣腔体的具体运用上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二者对共鸣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一看法上是基本一致的。
3.高位置
根据人声的特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均将声音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个声区,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胸声区、混声区和头声区。在歌唱时,二者均要求将三个声区的声音位置统一起来,使声音上下贯通,整个音域像在一个声区。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时常听到的“高位置”、“头声”、“面罩”这些词汇,实际上就是一种高位置唱法,这种“高位置”出现在咽壁顶端,小舌后面的鼻咽腔处,歌唱时感觉前额、鼻梁一带有微微的震动感,也就是所谓的头腔共鸣。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需要高位置发声,意大利著名声乐大师吉诺·贝基认为“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是声音的共鸣焦点和支持点。”②声音位置越高,头腔成分越多,声音更具有穿透力和表现力,音质就越纯净。
四、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
1.音色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声音的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论在哪个声部,美声唱法相对于民族唱法而言,其音色都较暗一些。简单地说,美声唱法声音位置靠后,民族唱法声音位置靠前,并且随着音高的不断攀升,二者的音色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换声区和高音区时,由于美声唱法采用了“关闭唱法”,使得其音色由先前的明亮转为稍暗,民族唱法虽然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混声技巧,但是其音色在中、高音区变化不明显,仅是在高音区声音听上去比美声唱法更为明亮一些。
2.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发音规律,西方语言与中国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因此在发音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声唱法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意大利语的特点是以元音为主,音阶起伏不大,没有复杂的归韵现象。其元音有利于在歌唱中形成统一的声音线条,有利于气息的流动和共鸣腔体的形成,所以美声唱法听起来声音舒展流畅、优美自然。我国的民族唱法以汉语为基础,汉语属于旋律性语言,音调高低起伏变化明显,且元音、辅音交替出现频繁,这样使得旋律音调与语音字调很难协调,想要达到“字正腔圆”,必须做到在歌唱时字头唱得简短准确,字腹唱得平稳引长,字尾唱得归韵清晰。可以这样说,“民族唱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特别强调咬字的准确和真切,讲究字的头、腹、尾,讲究行腔的抑扬顿挫和韵味。而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的特点在于突出声音的圆润通畅,以声带字。”③
3.喉头位置
喉头作为振动器官,是声源的一个有机部分,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和活动状态直接影响到声音的音色、音质、音准及音域。喉头位置过低会出现暗淡、滞重的声音,相反喉头位置过高则会出现刺耳、尖亮的声音。美声唱法追求混声共鸣和头腔共鸣以获得松弛、通畅的声音,因此要求在歌唱时把喉头放下来,这样可以使喉咽腔的共鸣腔体扩大拉长。这种喉头低位置是通过深吸气和打哈欠来获得的,只有喉头稳定了才能发出金属般色彩的声音。民族唱法认为歌唱时喉头位置的安放程度应参考作品中语言的发音位置,民族唱法讲究以字行腔,以字传情,因此提倡适度地打开喉咙,虽也要求喉头下放,但是位置不宜过低。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对歌唱时喉头位置的安放不能做千篇一律的要求,不能一味地强调喉头低位置,喉头只有处于自然放松的最佳状态,才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结语
虽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歌唱的艺术形式不同,表达的艺术风格不同,但是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两种唱法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两种演唱形式,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声乐演唱事业和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注释: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5382.htm。
② 胡郁青:《中外声乐曲选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三版,第7页。
③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129页。
参考文献:
[1]余笃刚. 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J].交响,2000(2).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