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

2014-12-31黄蕊

艺术研究 2014年4期

黄蕊

摘 要:安东·韦伯恩(1886—1945)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简洁凝练,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性,成为了近代先锋派音乐发展的标杆。韦伯恩的27号钢琴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简洁、明快、充满了逻辑性和艺术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只有韦伯恩才有这种独到的奇思异想的音符,它是来自于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本文试想通过对韦伯恩、十二音作曲技法及27号钢琴变奏曲的解析,力求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韦伯恩的创作技巧、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特殊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韦伯恩 十二音作曲技法 钢琴变奏曲 深远影响

一、安东·韦伯恩

安东·韦伯恩(1886—1945)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简洁凝练,风格独特而著称。他从就热爱音乐,对音乐的理解有着特殊的敏感。于1902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从1904年开始跟老师勋伯格学习。他本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敏感,极力热衷推崇老师的音乐革新理念,并与勋伯格和老师的另一个得意学生贝尔格三人共同组成了新维也纳乐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新维也纳乐派倍受打击,纳粹分子说他们的音乐是激进的、不和谐的音乐。因此,韦伯恩也受到了纳粹的迫害,无奈过起了隐居生活,1945年去萨尔茨堡看望女儿时,不幸被一个美国士兵误杀,时年仅59岁。韦伯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影响却非常大。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他的音乐来自于心灵深处,以别人无法想像的简洁、浓缩、凝练的音乐特征而著称,在世界上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在韦伯恩的生活年代,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给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他的创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按照他的创作生涯,他的音乐创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二个时期。1899年至1927年是第一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1-20号作品。从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韦伯恩经历了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无调性和十二音技法的转变,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说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是在逐渐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管弦乐《夏日的风》、《帕萨卡利亚》、无伴奏合唱《轻舟飞逝》、《弦乐四重奏“6首小品”》、《5首管线小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1928年至1945年是他创作的第二时期,作品21-31号是这一时期作品,熟读他的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这时期的韦伯恩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和稳定的创作风格。代表作品有《交响曲》、《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第一康塔塔》、《第二康塔塔》等。这一时期的韦伯恩除了使用十二音作曲技法创作外,还运用了整体序列音乐创作,并掺进了点描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巧妙地奇思构想总是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这是来自于心灵深处音乐,27号钢琴变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二、十二音作曲技法

十二音作曲技法可以说始于勋伯格,它的产生打破了历史上流传数百年的作曲技法。已经成为现代音乐作曲的一种方法。十二音作曲技法是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摆脱了调性的束缚,搭建了一种新的构建音乐的方法。其理念在于一个完整的半音音阶内的12个半音,每个音的重要性都是相等的。音阶内以个别音主导其他音的概念,所以相关的音乐作品都不带任何调性,也不使用任何调号。

可以说,勋伯格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出现,是有历史承接的。实际上从德彪西开始,音乐就已经为产生色彩音乐和无调性音乐埋下了种子。德彪西的作品虽未完全脱离大、小调音乐体系,但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全音阶、五声音节中古调式,和声的功能被削弱而色彩效果被加强了。过去一些很少出现的九、十 一、十三度、非三度等和弦构成的和声语言也已经开始出现,一切迹象表明,新音乐的萌芽即将诞生。经众多音乐家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终于在勋伯格的手里出现了无调性音乐。而在勋伯格音乐创作的中后期,已经进入了无调性音乐时期,之后勋伯格又创造了十二音作曲技法,更是把音乐创作的改革推向了高潮。

勋伯格和学生韦伯恩、贝尔格这师徒三人都是音乐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音乐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音乐家。勋伯格是天才音乐家,年轻时就写了《古雷之歌》,当时他的音乐技术已经表现得相当纯熟;学生贝尔格17岁时写的大提琴作品就已经显露出高超的创作技巧;而韦伯恩更是将一种新的、奇妙的东西扩展到所有的音乐形式中去,并在音乐中加入了点描主义音乐,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在他们的努力下,十二音技法迅速发展并达到了巅峰。他们在没有主题的音乐框架里渗透和演示着人类的心灵深处的情感,这种直接用音乐表现内心的手法,直观的把人类的悲喜交加、喜怒哀乐、疯狂绝望、恐惧焦灼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室内乐《小夜曲》;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歌剧《璐璐》;韦伯恩的《27号钢琴变奏曲》及《9号六首小曲》等。

三、韦伯恩的继承与发扬

韦伯恩在继承和发展勋伯格创造的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作曲技法外,又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新的音乐“方法”,他除了能对作品的音高加以组织和控制外,还可以对音色及音乐的时值等要素做相对适当的安排和考量,为近现代的“整体序列”音乐发展指出了方向。在表现主义的后期,韦伯恩在序列音乐技法的控制和音色旋律的运用上,以及点描派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对序列音乐技法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韦伯恩后期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音列控制上从单一到多元,从局部到整体,最终定型为整体序列音乐。整体序列音乐把音高序列化,并将时值、音色、力度等多种音乐要素都纳入序列化的结构之中,使整体序列音乐成为一种在高度理性控制下的音响。韦伯恩经常把一段旋律安放在很多乐器上演奏,各种不同色彩声音不断地像火花一样闪烁出来。特别是用在电影里一些片段的音乐更是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这一风格体现得更加明显。当韦伯恩写完他前面十一首有编号的作品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二战结束以后他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对世界音乐创作的影响之深超乎人们的想像,这些来自于韦伯恩心灵深处的音乐彻底改变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界,人们称这个时期为“后韦伯恩时代”。

在这个时期,韦伯恩音乐创作的超前想法和尝试都付诸了实现,也得到了后来的作曲家们进一步的认证和发展。如音色序列法被法国作曲家兼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发展为总体序列主义音乐;点描主义音乐也首次将无声视为一种音响,并与有声一样取得了相同的地位。韦伯恩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已经成为典范,他不但继承了老师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精髓,更与时俱进地不断发扬和创新,被后人誉为20世纪音乐革命的开创者。我们在研读韦伯恩的音乐作品时,被他的不断开拓和创新精神所感动,他的每个音符都是来自于他的心灵深处,这种超乎人们想像的创新精神也正是我们现代音乐人所要追求的。

四、27号钢琴变奏曲

27号钢琴变奏曲是韦伯恩运用十二音创作技法创作的,在这部作品里,他把自己所掌握的作曲技术使用的淋漓尽致,作品中还进行了点描主义音乐的尝试, 27号《钢琴变奏曲》是韦伯恩作品中唯一的一部钢琴独奏曲,他是用心在创作的。整部作品简洁、透明、凝练,带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韦伯恩在创作技法上的极度节省和简洁的表现手法,开创了音乐创作的先河,同时也清晰地展现了韦伯恩后期创作的作品风格,人们在谈论韦伯恩的音乐、谈论和欣赏27号钢琴变奏曲,不仅会谈到他们所听到的东西,而且还会谈到音符与音符之间的空间,因为这里蕴藏着更丰富的内容、更唯美的情感、更真实的表现力。

27号《钢琴变奏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分三个部分,采用了3/16的拍子,第一部分为两个乐段而组成,右手以音列前半部的6个音开始,左手以逆行音列的前半部6个音开始,主要采取左右对称的形态;第二部分是以三十二分音符为主体,速度变化比较快。第三部分则是以第一部分变化呈现;在第二乐章中,韦伯恩采用了2/4的拍子,共有22个小节乐曲,一开始就产生了两手的交错,双手飞快的交错使人眼花缭乱,激烈的音乐如礼花飞舞,五彩缤纷,与第一章有明显的对比;第三乐章还是采用2/4的拍子,乐曲在宁静、温和中流畅的流淌,其中有6个部分近似变奏曲的形式,在这6段音乐中大量运用了速度、节奏、力度及十二音创作技法技术。从中可看出,他的音乐是以新、奇、与众不同、无任何做作的形式呈现的,是超现代的声音,27号《钢琴变奏曲》是韦伯恩留给现代人的最具代表意义的钢琴作品,也是钢琴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作品之一。

五、影响及意义

韦伯恩一直被史学家们作为划分20世纪音乐的界标,认为传统音乐是从他这里被截止了。韦伯恩逝世之后,音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至今,韦伯恩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事实上,一部音乐作品的优秀与否,旋律并不是唯一标准,只有音乐的表现力才是衡量音乐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韦伯恩的钢琴作品正是具备了音乐表现力,才得到了人们的欣赏。当我们欣赏这些与传统相悖的音乐时,不能在用以往的眼光和判断去考量旋律的优与美,而是要在音乐中找寻那些震撼心灵深处的声音、情感和感觉。它们使人们在音乐的认知上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来自于心灵深处的音乐唤醒了人们可以用另一种模式去欣赏和体会音乐。这种明了简单的音乐形式更适合于现代的、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诉说和情感的表达。当然,这些富于表现力、更接近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作品,还不能完全被习惯于旋律性音乐的人们所接受,音乐创作的理念也不完全被认同。但十二音创作技法及“整体序列”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并得到了很多现代音乐人的青睐。音乐史会给韦伯恩及他的老师记上浓重的一笔,这种音乐创作改革的意义之深,影响之广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熟读韦伯恩和他的钢琴作品,感觉似乎他的音乐就是我们要找的、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感觉。现代人的快节奏应更需要简洁的东西,包括音乐和音乐感觉。历史车轮在不断前行,人类在进步,思想在升华,旧的东西不能永远不变。推翻或者改变旧的事物而建立新的东西最初可能会使人感觉不适,甚至迷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一切变得皆有可能。韦伯恩的27号钢琴变奏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展示了韦伯恩后期创作的风格,它就是以极度节省、结构极度简洁明快的创作技法展现出来的。这个作品初始时不一定有掌声,但经过岁月磨蚀,它的精华被显露出来,成为了世界音乐作品之瑰宝。韦伯恩那些心灵深处的音乐、以及随着时代脉搏能够真切表达现代人情感的音乐,可能正是我们今天仍要寻找和期待的。

参考文献:

[1]【英】史密斯·布林德尔,黄枕宇译.新音乐:1945 年以来的先锋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