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实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4-12-31陈红俊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原电池现象解决问题

陈红俊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实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探究真理、创造发明的信心和热情.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情境之中,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使学生变得爱思;面对实验现象和自身认知的冲突,独立思考建立问题主题,使学生变得会思;同学们之间思想交流相互切磋,设计探究新的实验,使学生变得敏思;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最终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已成为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值得广大的教师和学者为之研究和探索.

一、在灵活的实验情景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实验现象是对学生最好的大脑刺激,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心中的那个“为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建立一定的情境,利用现象来冲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根据现象和自身的认知冲突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经典的“滴水生火”这个实验,找班里一位普通的学生来配合老师进行操作,神奇的火焰迅速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想知道那个淡黄色的粉末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教师以此来进入对过氧化钠的学习中,学生在对整个实验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发现了“滴水生火”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导致的,但是他们反应生成什么呢?学生的这个疑问使课堂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是燃烧必不可少的,借此学生就会对反应进行猜想: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产物进行实验探究,顺利地展开了学生对过氧化钠的学习.实验情境的建立,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个个都像“探秘魔术”一样想揭开实验背后的神秘面纱,将学生的思维和精力集中到对物质性质的探究上,顺利地展开了对重难点内容的学习和探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独立的现象思考中确立讨论问题主题

问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使之想通过自身的认知来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产生,教师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要给学生足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迅速的整合自己的知识,通过独立的思考全面的来攻克难题,并在攻克的过程中,提出更接近知识本质的问题,确定下面讨论问题的主题,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学生通过对物理电学部分的学习,知道了电流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有电子的定向移动.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是否也有电子的转移?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建立原电池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想法;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总结出了形成原电池需要有正、负两个电极,负极失去电子为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为还原反应,还需要导线来连接正负极.在对整个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以及正负极的描述上,学生虽然还不是很明确,但是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中,向原电池更近了一步,为接下来的交流讨论建立了问题主题,使学生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将重点放在了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和现象描述上,提高了实验的高效性.学生经过这样的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原电池有了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有了方向性,明确了自己的疑惑,使自己的学习有了重点.

三、在相互的配合操作中切磋探究问题本质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随时都有意外生成,.在实验操作中,教师要及时地捕获学生的这种意外生成,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相互切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的尝试改进自己小组的实验,使得整个实验更科学、严谨,具有说服力.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喷泉实验”的操作时,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很透彻,但是在操作中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而造成实验的失败.学生之间就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烧瓶不干燥、气密性不好、气体收集的量太少等,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实验的失败,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学生耐心的缺乏,连接好装置后,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中,没有马上看到喷泉实验,学生就认为实验失败了,但是在对每个环节的检查时,并没有出现错误,学生有些灰心.正在学生打算撤掉实验装置时,发现“喷泉”慢慢的产生了,这时学生们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可见,学生在对实验的操作,就是对自身思维、情感和态度的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取长补短,利用优势互补来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不仅让学生更深层的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还让学生有了耐心、信心等情感上的收获,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在多元的激励评价中整合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多元化的思维碰撞,使学生能够在多种思维的整合中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钠的性质”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快速的反应使得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不很全面,教师就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来对整个实验现象进行补充完善.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都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它反映了钠的那些性质?”在学生的相互讨论中,经过教师的评价,分别从钠的熔点、密度、放热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钠和水反应生成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先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对产物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在学生的自评、互评和老师的不断参与点评中,学生之间相互肯定和激励,逐步的完成了钠与水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方案设计.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更全面、更具体,使学生不再由单一的一个方向来考虑问题,变为了思考问题的全面手,获取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问题是激活思维的起点,学生就会摆脱权威的影响,打破思维的定势,利用新颖、创新的眼光来分析问题;通过独立的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的参与点拨,而逐步的深入知识的内部实质,深层的了解原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电池现象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两只想打架的熊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原电池”复习导航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