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4-12-31郭裕娟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问题链摩擦力实验

郭裕娟

高中物理的课堂中,“问题链”的建立不仅巧妙的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还有效的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了串联,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问题链的提出,采用低切入口来建造知识的高楼,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给学生的思维跳跃创造了台阶,使学生能够跟着教学的主线逐级上升;逐步地深入知识的本质,在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下,能够顺畅地更上一层楼,打造了简捷、清晰、逻辑性强的高效课堂.

一、趣味性的问题链,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能够很好的将学生带入思考的状态.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建立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采用层层推进的“问题链”,使学生能够从有趣的现象出发,跟着问题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跟进,逐步建立对本节课的兴趣,以达到顺利导入的目的.例如学习“参考系”时,让学生坐在车上观察外面事物运动的视频,结合学生坐车的经验,建立趣味性的“问题链”进行导入:通过视频以及我们日常的坐车经验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纷纷的描述自己坐车经历,在描绘“车不动树运动”的过程中,建立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自己没有运动?这与客观事实相违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这是由于人坐在车上,和车一起运动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逐渐使本来七嘴八舌的学生慢慢的沉静下来,逐渐开始思考其中的为什么.这时教师及时导入“参考系”这个新概念,让学生理解这是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的缘故,学生在反复的回忆对比中逐渐对“参考系”这个新的名词产生了学习的兴趣,都想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解开这个“神奇”的现象.通过这样趣味性“问题链”的建立,学生逐步的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学生不能利用已有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触及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的将学生带到对新课的学习.

二、阶梯性的问题链,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都是逐渐上升的,建立阶梯型的“问题链”可以减轻学生的思考负担,使学生渐入佳境.在重难点知识的探究上,教师可以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攀升,在一个个问题的攻克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有逻辑性.例如学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虽然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直接让学生设计实验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建立阶梯性的“问题链”,先给学生建立问题: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明确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根据学生对相关公式的掌握来进一步建立问题:如何确定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体的动能改变量?学生结合对公式的理解,一致认为需要知道物体在某一刻的瞬时速度,那么如何通过实验获得这个数据呢?这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打点计时器,有了这些主要的仪器才引入重点问题:怎样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学生上面的那些知识基础,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学生很快得出了完整严密的实验步骤.通过这样的问题建立,使学生一步步的走进原理的实质,利用原理设计实验,使得学生的讨论探究时时地围绕主题,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

三、操作性的问题链,注重细节成功实践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的操作,操作性的“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严密的实验步骤,熟练且成功地完成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时,可以就实验的原理进行分析,顺着操作的步骤建立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实验中每一步的目的,学生就会在操作时格外地注意小细节,从而获取实验的成功.例如学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生实验时,实验前要让学生心中对实验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的好奇、好玩转化为理性操作,以确保实验的成功.操作前就给学生建立操作性的“问题链”: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如何?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需要那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那些事项?如何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如何处理实验结果?这样将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都一一列出来,将学生的问题解决在实验前,学生对实验的准备就比较充分,做起来也会“胸有成竹”,学生边做边思考未解决的问题,最后使用列表法和图像法有效的分析了整个实验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验就解决一些实验中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切实掌握实验的本质,减轻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负担,使实验更清晰、有条理.

四、衍生性的问题链,联系生活升华迁移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反馈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突破和创新;衍生性的“问题链”可以由知识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有关“摩擦力”时,学生已经对摩擦力的概念和条件有了充分的掌握,教师可以将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展示白雪皑皑的冬季里,机动车的轮胎上绑有铁链艰难行使,建立问题:汽车轮胎上绑有铁链是为了什么?学生会自然的想到这与摩擦力有关,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结合学生的认识,教师可以顺势提出衍生性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那些方法来增加摩擦力?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学生从摩擦力公式出发,寻找到好几种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纵向衍生,给学生建立课外作业:生活中还有那些是不希望有摩擦力存在的?我们通过怎样的方法减小摩擦力?学生对这个课外作业很感兴趣,加强了学生课外时间对生活的主动观察.通过这样的衍生“问题链”的提出,建立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日常观察能力,还建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

“问题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还是一个新事物,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其特有的优势已经彰显出来.教学中只要教师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不断的将学生的探索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建立一条高效的问题链;问题链的建立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设计,连续性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有目标、有方向,使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不偏不倚、顺畅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链摩擦力实验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
神奇的摩擦力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