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者权力影响审计师选择的经验证据

2014-12-31罗明琦赵环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代理成本审计质量

罗明琦 赵环

摘 要:本文以2002—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聘审计质量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更愿意为单位资产和单位营业收入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同时企业更不容易获得严厉的审计意见。

关键词:管理者权力;审计师选择;审计质量;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1009306

一、引 言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评价、鉴证,有利于缓解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所有者权益的保护。然而,不同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水平存在差异,企业出于不同的动机会选择不同的审计师,研究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在代理理论下,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项规制股东和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担保机制,它的目标是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Symbolq@@ ]。公司的代理冲突越严重,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也越强烈,所以能够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例如公司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管理者持股比例等。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多从代理理论角度讨论了资产规模、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成长性等因素对企业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涉及管理者权力对企业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影响。管理者权力是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影响公司内部治理进而影响企业代理成本[

Symbolr@@ ]。特别是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管理者不仅有动机而且有能力影响审计师选聘[

Symbols@@ ]。研究管理者权力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有利于了解现行审计师选聘机制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我国审计市场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代理理论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注册会计师选择的影响,具体包括管理者权力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管理者权力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管理者权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现有文献发现,当审计师选择决策由企业管理者而非企业所有者做出时,审计独立性将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管理者的利益,如个人报酬和职业发展等,通常与企业会计收益挂钩。管理者很有可能会利用其和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会计选择行为来进行盈余管理,美化财务报表等机会主义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会给企业所有者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将受到股东与外部投资者的关注。

管理者权力泛指管理层对公司治理体系(包括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的影响能力[

Symbolt@@ ]。Finkelstein[5]将管理者权力细分为组织上的权力、所有权权力、专门知识权力和声望权力等。黎文靖和卢锐[6]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雷光勇和陈若华[7]研究了管理者激励与企业会计行为异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自利动机、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增量的相关性,决定管理者可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张丽平和杨全兴[8]研究表明管理者权力弱化了激励契约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赵纯祥和张敦力[9]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和企业投资的关系,他们发现企业投资与管理者结构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显著正相关。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而在现实中,往往是公司管理层决定审计师的选聘。虽然名义上每年由董事会在股东大会上提名会计师事务所供股东“选择”,但最后选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少不是管理当局推荐的。许多文献研究证明了这一点:雷光勇和李淑君[10]从理论上分析了股东通过代理权投票或干脆放弃投票权,将雇佣、聘用审计师以及支付审计师薪酬的决策权交给了管理当局;张阳和张立民[11]认为,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中,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是代理人选择审计师;张敏[3]发现,审计师聘任权事实上掌握在管理者手中;龚启辉等[12]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政治背景特征会影响对审计师的选择。

管理者之所以能够掌握企业年报审计师的选聘权,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管理者掌握审计师的选聘权可能源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融资服务,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占有很大比例。国有企业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有产权的虚置,国家股权的代表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既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缺乏根本的动力去监督管理层,导致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也没有充分发挥治理监督作用

。而且许多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过大,有的甚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者同时拥有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其权力未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这些都为管理者掌握审计师选聘权创造了条件。其次,股东对审计的外部治理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许多公司的股东并未真正将审计看做是一种监督管理者完善公司治理的方式,而将其看做是应付政府监管的程序,他们缺乏对高质量审计师的自发性需求,更没有动机和意识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监督管理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师的选择权就从股东手中转移到了管理层手中。

因此,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手段,可以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和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如果管理者以上败德行为被审计师发现并披露,管理者自身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面临解聘等风险。管理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有强烈的动机通过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计师,以掩盖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这是管理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同时,高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愿意配合管理层。相对而言,较低质量的审计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会较少,而且低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也相对较差,为了拉拢客户,竞争资源,更有可能配合管理者。因此,管理者有可能利用自身的权力选择较低质量的审计师,管理者权力越大,其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和强度也越大,也越能影响审计师的选聘决策。DeAngelo[14]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越多,该事务所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事务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运用主成分分析后发现,事务所的品牌声誉能较好地计量审计质量。Watts和Zimmerman[18]发现,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大的动机去发现和揭露管理当局的错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审计质量较低的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

在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同时,管理者还有可能通过支付特殊审计费用的方式来获得审计师的配合。审计费用是被审计单位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它与审计师的市场行为和执业行为紧密关联。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如刘斌等(2003)、韩厚军和周生春(2003)、朱小平和余谦(2004)、张继勋和徐奕(2005)以及朱小平和郭志英(2006);另一类则研究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审计师变更、客户风险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如李补喜和王平心(2006)、韩洪灵和陈汉文(2007)、伍利娜(2003)、钱春杰和周中胜(2007)、漆江娜等(2004)、李连军和薛云奎(2007)以及曹琼等(2013)。 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如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摘 要:本文以2002—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聘审计质量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更愿意为单位资产和单位营业收入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同时企业更不容易获得严厉的审计意见。

关键词:管理者权力;审计师选择;审计质量;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1009306

一、引 言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评价、鉴证,有利于缓解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所有者权益的保护。然而,不同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水平存在差异,企业出于不同的动机会选择不同的审计师,研究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在代理理论下,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项规制股东和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担保机制,它的目标是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Symbolq@@ ]。公司的代理冲突越严重,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也越强烈,所以能够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例如公司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管理者持股比例等。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多从代理理论角度讨论了资产规模、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成长性等因素对企业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涉及管理者权力对企业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影响。管理者权力是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影响公司内部治理进而影响企业代理成本[

Symbolr@@ ]。特别是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管理者不仅有动机而且有能力影响审计师选聘[

Symbols@@ ]。研究管理者权力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有利于了解现行审计师选聘机制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我国审计市场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代理理论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注册会计师选择的影响,具体包括管理者权力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管理者权力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管理者权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现有文献发现,当审计师选择决策由企业管理者而非企业所有者做出时,审计独立性将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管理者的利益,如个人报酬和职业发展等,通常与企业会计收益挂钩。管理者很有可能会利用其和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会计选择行为来进行盈余管理,美化财务报表等机会主义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会给企业所有者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将受到股东与外部投资者的关注。

管理者权力泛指管理层对公司治理体系(包括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的影响能力[

Symbolt@@ ]。Finkelstein[5]将管理者权力细分为组织上的权力、所有权权力、专门知识权力和声望权力等。黎文靖和卢锐[6]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雷光勇和陈若华[7]研究了管理者激励与企业会计行为异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自利动机、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增量的相关性,决定管理者可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张丽平和杨全兴[8]研究表明管理者权力弱化了激励契约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赵纯祥和张敦力[9]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和企业投资的关系,他们发现企业投资与管理者结构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显著正相关。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而在现实中,往往是公司管理层决定审计师的选聘。虽然名义上每年由董事会在股东大会上提名会计师事务所供股东“选择”,但最后选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少不是管理当局推荐的。许多文献研究证明了这一点:雷光勇和李淑君[10]从理论上分析了股东通过代理权投票或干脆放弃投票权,将雇佣、聘用审计师以及支付审计师薪酬的决策权交给了管理当局;张阳和张立民[11]认为,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中,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是代理人选择审计师;张敏[3]发现,审计师聘任权事实上掌握在管理者手中;龚启辉等[12]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政治背景特征会影响对审计师的选择。

管理者之所以能够掌握企业年报审计师的选聘权,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管理者掌握审计师的选聘权可能源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融资服务,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占有很大比例。国有企业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有产权的虚置,国家股权的代表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既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缺乏根本的动力去监督管理层,导致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也没有充分发挥治理监督作用

。而且许多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过大,有的甚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者同时拥有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其权力未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这些都为管理者掌握审计师选聘权创造了条件。其次,股东对审计的外部治理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许多公司的股东并未真正将审计看做是一种监督管理者完善公司治理的方式,而将其看做是应付政府监管的程序,他们缺乏对高质量审计师的自发性需求,更没有动机和意识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监督管理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师的选择权就从股东手中转移到了管理层手中。

因此,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手段,可以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和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如果管理者以上败德行为被审计师发现并披露,管理者自身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面临解聘等风险。管理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有强烈的动机通过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计师,以掩盖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这是管理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同时,高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愿意配合管理层。相对而言,较低质量的审计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会较少,而且低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也相对较差,为了拉拢客户,竞争资源,更有可能配合管理者。因此,管理者有可能利用自身的权力选择较低质量的审计师,管理者权力越大,其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和强度也越大,也越能影响审计师的选聘决策。DeAngelo[14]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越多,该事务所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事务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运用主成分分析后发现,事务所的品牌声誉能较好地计量审计质量。Watts和Zimmerman[18]发现,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大的动机去发现和揭露管理当局的错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审计质量较低的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

在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同时,管理者还有可能通过支付特殊审计费用的方式来获得审计师的配合。审计费用是被审计单位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它与审计师的市场行为和执业行为紧密关联。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如刘斌等(2003)、韩厚军和周生春(2003)、朱小平和余谦(2004)、张继勋和徐奕(2005)以及朱小平和郭志英(2006);另一类则研究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审计师变更、客户风险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如李补喜和王平心(2006)、韩洪灵和陈汉文(2007)、伍利娜(2003)、钱春杰和周中胜(2007)、漆江娜等(2004)、李连军和薛云奎(2007)以及曹琼等(2013)。 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如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摘 要:本文以2002—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聘审计质量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更愿意为单位资产和单位营业收入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同时企业更不容易获得严厉的审计意见。

关键词:管理者权力;审计师选择;审计质量;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1009306

一、引 言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评价、鉴证,有利于缓解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所有者权益的保护。然而,不同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水平存在差异,企业出于不同的动机会选择不同的审计师,研究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在代理理论下,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项规制股东和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担保机制,它的目标是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Symbolq@@ ]。公司的代理冲突越严重,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也越强烈,所以能够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例如公司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管理者持股比例等。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多从代理理论角度讨论了资产规模、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成长性等因素对企业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涉及管理者权力对企业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影响。管理者权力是影响企业代理成本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影响公司内部治理进而影响企业代理成本[

Symbolr@@ ]。特别是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管理者不仅有动机而且有能力影响审计师选聘[

Symbols@@ ]。研究管理者权力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有利于了解现行审计师选聘机制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我国审计市场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代理理论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注册会计师选择的影响,具体包括管理者权力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管理者权力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管理者权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现有文献发现,当审计师选择决策由企业管理者而非企业所有者做出时,审计独立性将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管理者的利益,如个人报酬和职业发展等,通常与企业会计收益挂钩。管理者很有可能会利用其和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会计选择行为来进行盈余管理,美化财务报表等机会主义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会给企业所有者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将受到股东与外部投资者的关注。

管理者权力泛指管理层对公司治理体系(包括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的影响能力[

Symbolt@@ ]。Finkelstein[5]将管理者权力细分为组织上的权力、所有权权力、专门知识权力和声望权力等。黎文靖和卢锐[6]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雷光勇和陈若华[7]研究了管理者激励与企业会计行为异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自利动机、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增量的相关性,决定管理者可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张丽平和杨全兴[8]研究表明管理者权力弱化了激励契约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赵纯祥和张敦力[9]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和企业投资的关系,他们发现企业投资与管理者结构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显著正相关。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而在现实中,往往是公司管理层决定审计师的选聘。虽然名义上每年由董事会在股东大会上提名会计师事务所供股东“选择”,但最后选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少不是管理当局推荐的。许多文献研究证明了这一点:雷光勇和李淑君[10]从理论上分析了股东通过代理权投票或干脆放弃投票权,将雇佣、聘用审计师以及支付审计师薪酬的决策权交给了管理当局;张阳和张立民[11]认为,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中,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是代理人选择审计师;张敏[3]发现,审计师聘任权事实上掌握在管理者手中;龚启辉等[12]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政治背景特征会影响对审计师的选择。

管理者之所以能够掌握企业年报审计师的选聘权,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管理者掌握审计师的选聘权可能源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融资服务,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占有很大比例。国有企业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有产权的虚置,国家股权的代表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既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缺乏根本的动力去监督管理层,导致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也没有充分发挥治理监督作用

。而且许多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过大,有的甚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者同时拥有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其权力未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这些都为管理者掌握审计师选聘权创造了条件。其次,股东对审计的外部治理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许多公司的股东并未真正将审计看做是一种监督管理者完善公司治理的方式,而将其看做是应付政府监管的程序,他们缺乏对高质量审计师的自发性需求,更没有动机和意识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监督管理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师的选择权就从股东手中转移到了管理层手中。

因此,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手段,可以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和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如果管理者以上败德行为被审计师发现并披露,管理者自身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面临解聘等风险。管理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有强烈的动机通过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计师,以掩盖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这是管理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同时,高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愿意配合管理层。相对而言,较低质量的审计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会较少,而且低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也相对较差,为了拉拢客户,竞争资源,更有可能配合管理者。因此,管理者有可能利用自身的权力选择较低质量的审计师,管理者权力越大,其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和强度也越大,也越能影响审计师的选聘决策。DeAngelo[14]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越多,该事务所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事务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运用主成分分析后发现,事务所的品牌声誉能较好地计量审计质量。Watts和Zimmerman[18]发现,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大的动机去发现和揭露管理当局的错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审计质量较低的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

在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同时,管理者还有可能通过支付特殊审计费用的方式来获得审计师的配合。审计费用是被审计单位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它与审计师的市场行为和执业行为紧密关联。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如刘斌等(2003)、韩厚军和周生春(2003)、朱小平和余谦(2004)、张继勋和徐奕(2005)以及朱小平和郭志英(2006);另一类则研究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审计师变更、客户风险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如李补喜和王平心(2006)、韩洪灵和陈汉文(2007)、伍利娜(2003)、钱春杰和周中胜(2007)、漆江娜等(2004)、李连军和薛云奎(2007)以及曹琼等(2013)。 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如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猜你喜欢

代理成本审计质量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股权众筹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最优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
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