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跨界思维”渗透

2014-12-31李瑾瑞

科教导刊 2014年31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教学

李瑾瑞

摘 要 大数据时代之下,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俨然承受不住慕课时代所带来的冲击。本文通过展示设计课程的实践,通过“跨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不断激活学生的设计创意,以创新的方式推进课程有机健康地运转,从而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强化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的优势。

关键词 展示设计 教学 跨界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Cross-border Thinking" Infiltration in "Exhibition Design" Course Teaching

LI Jinrui

(School of Design,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Under the Big Data era, teaching art and design courses undergo a severe test;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doctrination seems to withstand the impact of MOOC era brought. Through the course of practice, "exhibition design" through "cross-border thinking" approach in teaching students constantly activated design creativity, innovative ways to promote organic and healthy functioning curriculum, thereby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reativity train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strengthen the 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exhibition design; teaching; cross-border thinking

在以往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还是大部分遵循展示设计行业的流程中最基本的纲要来进行,每个章节一个展示专项概念,并伴随着这个专项而展开的设计,整个课程结束后,学生完成的成果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中规中矩的把设计完成了,缺乏创意。如何在展示设计课程中,加强项目策划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并且将其作为整个设计流程的导向,是这门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展示设计课程要求除了最基本的空间思考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等其他设计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还应具备一定对前沿设计信息的关注与思考(如数字媒体),这无疑就是一次真枪实弹的跨界尝试。

1 “跨界思维”于课程之初的思考

跨界设计,就是把一个领域的设计语义运用于其他的领域,或者某个领域的设计师进行另一个领域的跨专业或综合的设计活动。使得传统设计与其他行业在形式、工艺、材料上进行结合,以获得全新的设计语汇,实现更好、更新的设计创意。在如今高校的学分制体系之下培养综合型人才才是教育最终目的,通过跨专业的方法来综合训练不失为一次重要的尝试。跨界,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如果将设计视为产品,从营销学来看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一形态,二功能,三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实现都要考虑这三个方面,跨界也可通过这三个点进行切入和创意。

本次展示设计课程基于环境设计学科基础,将“商业品牌展示空间设计”作为实战课题。教学不仅仅是在思维的引导上进行跨界的尝试,在教师队伍中也加入了其他领域的人员,给课堂更直接地带来多元的学习视角。以此来模拟真实的设计项目,即面对不同领域的甲方需求,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思考设计。

2 “跨界思维”在教学思路中的渗透

作为环境设计方向的学生,习惯空间的设计思维固然重要,但设计之初的策划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于设计项目多角度的观察与考量,“跨界思维”让设计结果更加合理化并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跨界思维”让学生摆脱本专业既有的思维模式,从策划的层面展开项目,掌握更多的方法更全面地思考设计的过程与目的。

课程从围绕着“设计主题”的内容开始,即如何寻找切入点、如何发散延展、如何组织、如何立意、如何有创新点、如何根植于方案始末等。教学过程中强调“跨界思维”的导入作用,并分不同阶段逐步深入,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套方案始末不同深入度的反映,也伴随着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在方案进行中不断强化。“跨界思维”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着方案更全面地推进。

同时在课程进展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调研课时,让学生能够借课堂以外的资源:如借用互联网的力量线上线下的调查,相关跨专业知识的补充等,来丰富该课程学习的方法与资料。对于过程,是需要一定连贯性记录和整理的,每位学生须准备一个A3绘本,将整个设计核心点及进程以视觉笔记、拼贴图片等多种方式记录下来。从初期抽象的头脑风暴到跨界点的选择与推敲,从方案雏形到不断深化的图纸,要求每个思考和推进的过程都有即时的记录。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表达方式进行记录与编排。记录设计的过程经验积累与方法的掌握才是一个艺术设计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

在不同的阶段性学习验收工作中,由任课教师以及特邀的跨专业教师进行联合打分与讲评,将多专业特性的综合性评价渗透到每个阶段性的辅导中,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跨界思维”在设计中的尝试与发挥。

3 “跨界思維”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教学工作采取了五个步骤及相应的方法途径来进行。第一步:品牌与主题概念的捕捉与整理。该步骤为课程的前期阶段,也是要求学生运用“跨界思维”打开设计思路与确定设计目的最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多专业知识综合发挥的一次尝试。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改革中,采取了分组学习的措施。另为了增强学生团队学习的凝聚力和主动性,也设置了较为趣味的环节,即“抽签”,每组派代表进行抽签的动作,可以得到三个关键词,分别为“某节日”、“某元素”、“某品牌”,该小组务必将三个关键词相加并进行思维的扩散才能继续接下来的练习环节。因此课堂上随时产生不超过二十分钟的快题时间,以予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概念的思维导图,以及针对橱窗空间设计的相关元素整理等。因此,在这一步骤,学生需要搜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最后经过自己的二次消化转化成为灵感的图形,并进行拼贴整理,该图形可以是具象的实物图片也可以是抽象的图形,总之在无文字表述的情况之下直观表达其概念。这一过程,让学生回到创意思维最初的状态,是从对一个产品设计及包装的思维去推敲方案的雏形。

第二步:主题创意的迸发。该阶段紧承上一步,根据灵感图片开始“狭小”的橱窗空间设计,以趁热打铁的速度展开小组讨论,每小组(3~5)人根據前期讨论的主题方向,鼓励跨界的选择非常规艺术形式、材料及工艺手法,每人设计一个橱窗,且小组的所有橱窗必须形成一个系列,以不得脱离主题大方向以及表现形式为评分基本标准。在这一环节,既要求尽可能发挥创意,又要求服从一定的现实局限。常规与非常规,专业与非专业的自如转换,才能将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于空间之中。同时组队形式,不得不调动小组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并能够有效发挥不同学生的特点及优势。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能够有效与团队沟通,具备一定执行能力,这是作为综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第三步:品牌深入分析与空间方案规划。进入到该阶段时,课程进度已近半,即步入理论知识点的深入阶段。但在这一阶段,学生依然不能停止对于设计对象“品牌”的调查与研究,如果前期的训练更多为了激发学生的主题创意,那么接下来的店铺或展陈设计则将是一个相对富有理性逻辑的设计尝试,其理念与主题依然延续且深入,但除造型设计之外,更强调一个品牌复合体在空间中的有机呈现。另由于外专业教师的加入,也为课程带来了不同专业特色的新鲜血液,以及不同的评判标准。让学生感受到真实设计市场环境,并以此展开和深入自己的方案。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其前期的主题概念依然保持且更加强化突出。在此阶段,学生必须完成品牌相对详细的分析结论,该结论需涉及到更多的市场数据。以市场现状及发展为导向,从展示策划方案开始,一步步推敲出设计的具体要素,并完成整体方案的平、立剖草图,那么前期的“跨界思维”所产生的素材基础在这一环节产生重要作用。

第四步:方案设计深入与空间模型搭建。所谓深入设计,即为展示空间具体到空间尺度、形态、道具细节、光环境氛围的营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方案推进到三维的真实空间。而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来讲,展示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道具、视觉版面的演绎,更多的是用空间化的语言来综合表达,并具有一定的故事陈述性,当然这也是该课题的难度所在。因此,如何利用空间尺度感、形态意向、光环境营造来贯穿,“跨界思维”促使学生学会更加整体地解决设计问题(不再是个体分明的视觉体系和道具设计,而是有机的空间整体)。另外,搭建实体的空间模型,则是实验和巩固空间可能性的最佳呈现方式。空间的语言表达,是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之基本,但如何精准地陈述故事的意象,则需要更加丰厚的语义(艺术形式)来支撑,“跨界”地去尝试不同设计表达方式,来完成饱满精彩的空间作品。

第五步:这也是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必须能整理一套完整的方案册,并进行汇报。将整个设计项目从初始到最后的空间完成,以一个乙方的身份来进行汇报。学生需具备一定清晰的逻辑思维,去粗取精的整合能力,以及最重要部分:秉持“跨界思维”理念,从多个角度揣测甲方所需求的设计陈述。

4 “跨界思维”渗透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在课程中,学生在前期方案阶段中当中,对于主题推敲部分享受了不少乐趣与成果,这不得不归功于“跨界”给他们带来的自由。同时,由于外专业教师的跨界合作,也为本课程跨专业特性加强了许多,借由外专业的途径能够多角度、多元化地挖掘展示设计的创意点、需求与设计目的。

当然在课程的后期阶段,工作的推进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是对“跨界”的尝试,对于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学生掌握起来是具有一定挑战的。在前期调研阶段中,还是存在部分学生调研分析能力较弱,对于跨专业的设计方法掌握不够,导致前期分析性的数据缺失,从而影响后续空间的方案表达。

因此,在课程安排中应多加入其他横向艺术设计相关资讯及方法的导入,并专设训练环节及专题作业内容,以强化理论实战。另外,对于教师的授课形式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除了延续多专业教师合作授课之外,可将课堂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乙方同时也为甲方自主进行评图,以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思辨能力。

5 结语

跨界,作为一种创意思维融入课堂,是鼓励学生运用“玩转”的心态学习设计,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设计,激发创意。环境设计专业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融合性与包容性,展示设计课程就是一次融合多专业语言的精彩空间实验。学生来到大学攻克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锻炼灵敏的思维及做事的方法。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学生更迫切地需要清晰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跨界思维”带来多方的信息,让课堂更加活跃,并给不同特质的学生带来不同的可能性,刺激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同时也思考着自身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吉国,勾利鹏.“跨”越设计的“界”限 浅析“跨界设计”的多元化现象[J].理论空间,2011(5):105-106.

[2] 沈国粱,卢嘉.跨界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董雅,赵晶.从跨界设计的实例看创造思维的结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5-8.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
现代展示场景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
基于市场经济的陈列设计研究
低碳背景下标准化展示道具的设计方法
浅析OSB在展厅设计中的应用
展示设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