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地方性——析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时代新意
2014-12-31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18
祁 刚(南京图书馆 江苏 南京 21001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以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对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现代化水平日新月异,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知识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以传统农耕生产为经济核心的地方文化景观不断式微,其表现为地方文化书写的缺失、地方文化遗产的破坏、地方文化传统的割裂。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文献的独特价值愈加显见——保存地方史料、增进地方了解、提供乡土教材、凝聚地方意识。与之相关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如何借鉴新的研究成果、利用新的现代技术,准确定位地方文献的地方性、文化性、学术性,从而探讨地方文献工作的必要性、科学性、创新性,无疑是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 地方文献的谱系与传统
作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界“制造”并且专门使用的知识概念,有关“地方文献”的定义至少在形式划分(地方上的)、内容划分(地方性的)上见仁见智,聚讼纷纭。无论是狭义抑或广义的“地方文献”均认为:区域特征和区域关联性应该是地方文献概念由文献属概念再次划分的客观标准,也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和范围确定的质的规定和要求[1]。至于地方文献界定的相关原则,又归纳出区域性原则、内容原则、出生地原则和户籍原则、出版地原则[2]。由此可见,以上有关“地方文献”概念定义的辨证,都是试图以“文献”的概念属性为逻辑原点进而罗列、说明、规范“地方”的基本涵义,以作为其限定性成分。
这一理路的揭示表明,在其定义之初是基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立场,而不是以此类文献内生的文本构造与书写模式为理论依据的。实质上,文本构造与书写模式共同奠定了此类文献的“地方性”特征。简单来说,地方文献就是地方性知识的文本记录。这种“地方性知识”不仅是特定地域意义上的,而且涉及到知识生成与辩护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包括由特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以及由特定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视域等[3]。其中有关空间、时间、语境、群体4个“特定”的界定,对“文献”作为知识载体的“地方性”已经有所指示。具体而言,地方文献的文本构造往往以构建地方语境为基本要义,其核心目的在于强化地方观念、促进地方认同、弘扬地方意识,并使之与其他地方相区别,具有显著的唯一性、排他性;并在其书写模式中,藉由地方政府、精英、民众等持有特定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群体共同实现地方话语,从而形成公、私两大地方文献谱系(见表1)。
表1 地方文献谱系示意表
另一方面,既有的研究也表明,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文献工作是随着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而开展起来的,最初以乡邦文献为主,旨在收罗乡贤著述,保存乡土艺文,服从于图书馆服务桑梓的办馆宗旨[4]。需要指出的是,在各地早期公共图书馆的创办过程中,地方文化精英的主导、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一群体所持有的文化自觉、精英观念、地方意识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草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奠定公共图书馆以地方志书为基础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的同时,忽略了代表大多数底层民众文化的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受此影响,各级公共图书馆在近半个世纪的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以地方志书、文史资料、年鉴、词典、手册、图录、地方史料、地方人物资料、地方报刊为重点的工作方针[5],而除家谱以外的绝大多数民间文献至今尚未有规模、成系统地进入各地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视野。
2 地方文献的现代化困境
通过对公与私的地方文献谱系的揭示,旨在表明地方文献工作本身既可以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专业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尤其是作为一种高效、有序的信息资源集合,其实用性至少可以体现为经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学术价值[6]。这一系列价值的广泛应用往往又得益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广泛开展。即便如此,在现实广泛应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地方文献及地方文献工作却面临诸多现代化的困境。
与其他普通文献相同,以纸张为书写介质的地方文献,在数字化技术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纸质文献消亡的趋势。据估计,在保持读者基本阅读习惯的前提下,新媒体的出现将会导致纸质文献在50~100年内消失[7]。对各类地方文献而言,这种趋势既有技术冲击造成的机械性消亡,如许多正式出版发行的纸质地方文献已经通过扫描录入为数字化文档,或直接配套加工为电子书;也有观念变迁带来的主体性消亡,如许多未正式出版发行的地方文献特别是民间文献,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其所依存的文化传统、人文环境发生改变,逐步丧失文本的使用价值。与现代技术冲击相比,观念变迁所带来的现实困境对地方文献的影响尤为深刻,不但是物理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的。
地方文献工作还有一种较为隐性的现代化困境,即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满足不了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地方文献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笔者利用国家图书馆的文津搜索平台,以“地方文献”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共检索出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为责任者,或责任者为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著书目39种。通过对1949年以来由各地图书馆整理、出版的地方文献书目出版物的梳理,不难发现,1957—1965年(出版14种)、2000—2013年(出版20种)分别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两个高峰时期——前者是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开端,后者处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就信息需求层次而言,则表现出行政区划层级不断下移的趋势,即从建国初期的省级层面向近10年来以地市级为主乃至于县区一级转变。那么,如何适应、满足地方经济建设、文化保存、社会发展的综合需要,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地方文化保存和传承尤为紧迫。
地方文献工作既是文化事业也是学术事业,是涵盖多种层级的学术文化工程,包括地方文献的调查、征集、采集、整理、保存、管理、理论探索与学术研究;既需要踏实的田野工作,也需要理论框架的建构,以经验结合理论,记录某地区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演变,提供今后地方建设和行政单位施政的参考和依据[8]。因此,为了尽快摆脱地方文献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各地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要积极实现观念和技术的现代化转变与适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经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学术价值。
3 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视界
传统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等环节比较重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图书馆界有关地方文献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影响到地方文献工作开展的思路与方向。为拓展地方文献学术研究广度和深度,图书馆界还应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理论方法。而在民间文献领域,历史学界多年以来的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足可以开拓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视界,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国内收藏体系较为完整、研究较为深入的民间文献主要有:明清徽州文书、近代潮汕侨批、福建闽北契约文书、贵州清水江文书等。其范畴涵盖了地方民众生活领域中系统性的成文记录,如谱牒、契约、阄书、婚书、科仪书、经本、墓志铭、碑刻、唱本、宝卷、剧本、账簿等。历史学界认为,民间文献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民间底层文化和精英文化互动的历史过程,可以探讨和揭示特定时代、地区、人群的文化传承机制——民间文献必须在主体环境中被阅读和解释。单纯就文献学研究而言,民间文献的学术价值至少在3个方面有所体现:第一,民间文献内在系统的揭示,即各种民间文献内在知识联系;第二,民间文献历史源流的厘清,即其年代和版本形成、变化的内在脉络;第三,民间文献社会属性的界定,与特定人群和特定生活方式有关[9]。
作为历史学与文献学知识渗透、学科交叉的本体性研究,有关民间文献的学术探讨在肯定其作为地方史料学术价值的同时,也明确其作为地方文献专门类型的合理性。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已将民间文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确定其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合法性[10]。因此,无论是履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还是地方文献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研究均应纳入图书馆核心业务工作的基本范畴,乃至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开展的重点方向。
与国内档案馆界、博物馆界对民间文献的学术研究和整理出版相比[11],图书馆界的民间文献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近年来一些市、县公共图书馆开展民间文献征集工作的成果表明,作为文献征集职能机构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在民间文献征集、整理工作上是大有可为的。例如,近期温州市图书馆结合《温州通史》的修纂计划,在全市各区、县广泛开展民间文献调查与征集工作。仅2012年暑期调查所获族谱1 679部、契约文书536纸、科仪书220册[12],以及口述历史访谈若干。这些民间文献资料在图书馆原有地方文献的馆藏基础之上,起到了“补史之阙,参史之谬,详史之略,续史之无”[13]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省、市、县各级图书馆的民间文献征集、整理、保存、利用、研究工作,应从馆情实际出发,分工协作、统一规划。例如,通过对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范》对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民间文献、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内容、组织利用等均有明文规定[14]。市、县图书馆利用基层区位优势,对所在地区民间文献保存情况开展线索调查与登记工作;在文化主管部门及省、市图书馆的支持、指导、配合下,市、县图书馆可以开展大规模的民间文献征集工作,编制民间文献联合题录,建立民间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所在省区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的省级图书馆则应充分发挥资源中心、服务中心、技术中心、加工中心的作用,为市、县图书馆的征集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并制定、出台适合本省的民间文献著录规则和方法,逐步形成本地区民间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4 现代化与地方性的融合
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数字馆藏建设的发展,使得建构完整、系统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成为一种可能。其基本模式是将实体、虚拟地方文献库相结合,而以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元数据库和对象数据库(包括全文数据、影像数据、多媒体数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虚拟地方文献库建设,将是网络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15]。这一发展趋势实现了以传统纸质为静态载体的地方文献在信息保存与利用方面现代化与地方性的有机结合,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作为新兴的地方文献类型,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新动向。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以网络为载体形式的地方信息资源集合。通过资源获取途径通常可以分为:电子书刊、互联网数据库、综合性或专门性网站(如政府网站、媒体网站、专业机构网站、商业网站及个人网站)[16]。其信息资源除了传统纸本文献的数字化及其深层次加工整理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分散分布的以网络为载体的原生态文献信息——这类信息通常具有更新速度快、传播覆盖广、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而相关数字载体形式主要有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图像、照片、影像、表格、文档、音频、视频等。尽管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与传统纸质地方文献在内容上大体相近、建设主体基本相同,但是两者在利用方式上仍有所不同。
网络远程访问的资源获取途径从物理空间上突破了地方文献资源和服务的束缚和限制,为用户(读者)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广阔的数字空间。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网站的建设要得到用户(读者)的认可与接受,不仅要求网站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明了,且应更加符合用户的上网行为、使用习惯、信息需求。具体而言,网站内容应尽可能丰富,至少包括历史资料、档案资料、统计资料、产品信息、政策法规、政府办事指南等本地区内各行业的公开信息。在部分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当地政府的公开信息也应纳入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发布的范畴,成为地方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窗口。至于网站资源组织的有序揭示,在数据库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检索平台,从而提高用户利用效率。
南京图书馆“江苏地方网络资源典藏”[17],即通过对网络上有关江苏各地、分布世界各地江苏人的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分类、保存和利用,并在信息采集的具体实践中,初步总结出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广泛性等原则。其中,权威性,指主要采集对象以党、政府、行业管理机构、重要科研学术团体的门户网站为主;科学性,即选择有一定内容质量保证的网络信息,数据有链接性、保存性、研究性等特点,信息利用价值较高;系统性,则确保采集的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系统关联,在全面采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热点;广泛性,主要是指基于信息受众的分布广、基数大(即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包括了政府机关、科研人员、普通读者),典藏的各类地方信息资源应及时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查询需求。
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传统地方文献工作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地方性”文化适应的必然结果。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密不可分。网站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往往不是单一机构或系统能够采集完成的,而要通过多机构、跨系统的合作加以实现的。地方文献机构之间的合作是网络地方信息资源数据库共建共享的关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架构和采集方式,是网络时代地方文献工作最有价值、最具意义的方面。在此过程中,机构之间的整体协调、统一管理及系统规划,被认为是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而尽可能避免本地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有序开发与有效利用。
5 结 语
“现代化”与“地方性”的对举,旨在说明我国各地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知识信息急剧增长对文化传统造成冲击,且信息技术应用也在不断重塑文化内涵;“地方性”成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终极目标——保存文本、贮存知识、传承文化、传播信息,系统展示全景式的地方知识谱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间文献与网络地方文献作为现有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补充,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方走向世界的发展契机,也是地方文献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张 勇,伍 艺,杨 敏.地方文献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图书馆,2007(6):35-39.
[2]乔好勤.地方文献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J].图书馆论坛,2007(6):86-90.
[3]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6-44.
[4]邹华亨.中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J].图书馆,1998(6):1-6.
[5]邹华亨.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60-65.
[6]曹文娟.地方文献信息论[J].图书馆学刊,2002(4):25-27.
[7]匡文波.纸质文献会消亡吗?[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67-69.
[8]邹华亨.地方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J].图书馆,2002(6):27-28.
[9]刘 平,张 颖,张玄芝.区域研究·地方文献·学术路径:''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论坛''纪要[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10):342-365.
[10]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13-07-23].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85117.htm.
[11]李一珊,王 青,孙 颖.中国古代契约文书编纂成果及特点研究[J].档案,2013(1):55-57.
[12]谢智勇.温州民间历史文献征集工作的探索:以《温州通史》暑期信息收集工作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2):62-65.
[13]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8:178-184.
[14]袁 逸.七年迈出这一步:浙江省首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考评记述[J]. 图书馆,2013(1):7-9.
[15]苏品红.浅议图书馆地方文献构建模式[G]//.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352-356.
[16]张 敏.网络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及其共享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117-119.
[17]南京图书馆.江苏地方网络资源典藏[EB/OL]. [2013-07-27]. http://192.168.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