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融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与效果初探
2014-12-30莫玲
莫玲
摘 要:该文对国家及安徽省出台的金融政策进行了梳理,重点安徽省金融支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阐述,系统总结并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效果,以期对政策的制定,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的监督评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金融政策 落实进展 效果分析 政策制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242-0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创新政策的引领和保障。近年来,科技与金融结合进入实践阶段,创业风险投资、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形式的金融扶持政策有效缓解了我省科技创新的融资问题。
1 创业风险投资
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是指通过向处于创建和重建过程中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为其提供管理和经营服务,以期在企业发展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机构。创业风险投资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推手。
1.1 政策制定
(1)《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7〕128号)。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皖政办〔2009〕19号)。
1.2 政策实施
强化省引导基金管理和运作。建立直接参股基金所投资企业发展指标季报制度。安徽省科技厅妥善处理第二次招标遗留问题,修订创投基金招标方案并启动第三次招标,同时积极配合省财政厅开展省引导基金绩效评价。2012年省引导基金理事会办公室共审核办理直接参股基金6次增资,组织召开4次省引导基金例会,逐月编发工作通报,及时编发简报。同时,积极组织项目对接系列活动。2012年安徽省积极组织全省科技企业创业投资项目对接系列活动,在全省征集遴选了近200个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项目,先后组织了合肥、芜湖、蚌埠、滁州4场对接活动,分批向创投机构进行推介,总融资需求25亿元,500多人次参加对接活动。
1.3 政策效果
截止2012年末,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达8亿元,采取三种形式引导设立了18只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总规模达57亿元,累计投资117个项目,总投资额40.7元。其中,2012年共决策投资26个项目,投资额11.9亿元,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科技型企业获得创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支持后,加大了研发投入,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增值服务还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基金管理公司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上的特长,重新调整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共同研究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企业管理理念、制度上的创新。
2 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
专利权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将自己拥有的专利权向担保机构作质押,由担保机构向贷款人提供担保,取得贷款人一定数额的贷款,并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贷款方式,旨在帮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困难。
2.1 政策制定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皖政办〔2009〕129号)。
(2)《转发市科技局等部门关于合肥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合政办〔2010〕34号)。
(3)《转发市知识产权局关于芜湖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芜政办〔2010〕62号)。
(4)《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蚌政办〔2010〕103号)。
(5)《蚌埠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蚌政〔2011〕149号)。
(6)《亳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亳政〔2009〕90号)。
2.2 政策实施
安徽省制定“专利运用促进”计划,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融资平台建设。安徽省积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总结合芜蚌试验区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的成功经验,逐步向全省推广作。合肥市严格贷款审批程序,担保公司必须严格审核企业的资产,财政部门要核查企业债务,科技部门须对专利进行审核,同时大力宣传并开展调查工作,目前已有十多家担保机构向市科技局提出参与试点工作申请。蚌埠市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加强与银行、担保和评估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不断优化专利权质押贷款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体系。滁州市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共同建立起科技企业担保融资共商合作机制。
2.3 政策效果
2012年,全省专利质押融资贷款突破2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合芜蚌综合试验区专利权质押贷款企业共36家,贷款额达1.94亿元,蚌埠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市,合肥、蚌埠市获批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地区。合肥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率先在省内推出,针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向担保机构质押专利权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的开展,为蚌埠市构建创新型城市和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自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开展以来,蚌埠市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额达1.45亿元,贷款规模全省第一。
3 科技担保
科技担保是针对科技贷款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外部治理措施。如何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促进科技与银行、担保的有效结合,是发展好我省科技金融的重要保证。endprint
3.1 政策制定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0号)。
(2)《关于印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10〕72号)。
(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关于推进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1〕81号)。
3.2 政策实施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服务。我省鼓励发展行业性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探索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增强了融资性担保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早在2008年8月,省科技厅与省信用担保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签署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省科技厅每年向担保集团推荐科技型企业、项目,协助担保集团对科技型企业实施扶持和培育,担保集团为省科技厅推荐的科技型企业实行担保费率下浮,并协助省内外创投资金的投资参股。
3.3 政策效果
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的担保金额占全部融资性担保金额的96.9%,平均单笔担保金额285万元,对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和“三农”提供信贷支持的重要手段和渠道。黄山区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上进行了大胆探索,率先启动了“科技惠农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具有政策透明度高,运管操作便利,放款周期短的特点,截止2012年底共有13户涉农企业获得85万元银行贷款,涉及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赢得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示范户的普遍赞誉,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4 科技保险
科技保险,是针对科技活动风险、高新技术企业运营风险和科技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保险,旨在降低科技开发风险、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和科技金融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科技保险工作对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起着分散风险和支持保障的重要作用。
4.1 政策制定
(1)《科技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进一步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7〕254号)。
(2)《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具体操作办法〉的通知》(科策〔2008〕77号)。
(3)《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保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合高管〔2010〕7号)。
4.2 政策实施
安徽省正式启动合肥国家高新区科技保险创新试点,积极做好各项工作。2008年,安徽保监局会同省科技厅联合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合肥国家高新区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工作,并向相关试点保险公司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增强开拓意识,不断提高科技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三是增强协作意识,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上级公司和企业的沟通协调;四是认真做好经验总结工作,及时将试点情况、问题和建议向保监局和省科技厅报告。
4.3 政策效果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保险试点成效显著。2009年,安徽省保监局已将科技保险推广到安徽的合肥、芜湖、蚌埠三市,以实现由试点区到试验区直至全省推开的目标。作为保险的核心理赔方面,保监局则督促相关保险公司加强承保理赔服务,不断增强科技企业投保信心,对于已出险企业,相关公司已及时进行了赔付。对于没有参保的企业,由保监局委托保险行业协会,对合肥市高新区130家高新企业开展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具体需求,加强市场调控,为提升科技保险服务能力打下基础,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徽“融资性担保”助力中小企业和“三农”[EB/OL].http://www.miit.gov.cn/ n11293472/n11295074/n11298898/14474774.html,2012-2-24.
[2] 王永群.安徽:科技保险试点成效显著[N].中国经济时报,2009-12-31.
[3] 心宇.安徽多家公司获高新区科技保险补贴[N].上海证券报,201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