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
2014-12-30张亚凤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
摘要: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的实质是一种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协调性活动,目的是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处于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对提升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1-0061-03
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张亚凤(1975-),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1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及基本观点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正式宣告了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是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化,通过对系统的研究提高整体的功能,因其理论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抽象性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并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1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门对系统的性质、演变规律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的学科,对于一个处于开放性状态的系统由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的演变过程引入参量的变化,当参量超过相应的阈值,运用涨落运动使其发生突变,就会破坏系统原有的结构进入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再经过科学的转变方式使其在空间、时间以及功能上达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新的系统要保持有序状态就要控制涨落运动在阈值内的变化。新的有序的稳定结构也要不断与外界进行资源能量的交换,不因外界的变动影响自身的稳定性,这就是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
耗散结构理论中引入了“熵”的概念,它是用于表示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其值越大表明无序程度越高。在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中。普利高津继承了物理学中相变理论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发展,耗散理论建立在有序状态的基础之上,却与平衡状态的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论上的平衡结构是一种静止不变的有序状态,而耗散理论的平衡状态是在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同时,依旧维持一个稳定的、有序的发展结构,并使系统的总熵为负值。[1]
1.2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耗散结构理论只有在系统的各要素非线性作用下才能出现自组织现象,在自组织状态下生成的有序状态才被称作耗散结构,其至少需要以下4个条件,它们是形成耗散结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与理论基础:①耗散结构需要一个开放性的组织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只有当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时,才能实现与外部的能量、信息或者资源进行交流的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单独存在的或孤立的系统是无效的,无法进行能量的转化。②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成非线性的状态并相互作用。系统各要素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组合,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熵对耗散结构因素的关系有改变作用,要合理掌控熵的存在。③耗散结构的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打破原有的组织状态才能摆脱平衡态的吸引,进行新的有序的组织。④通过涨落运动使系统保持有序的发展状态。涨落运动是改变空间、时间和功能有序、无序的条件,控制涨落运动的阈值有利于形成耗散结构,是影响有序状态形成的关键因素。[2]
此外,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还有很多,这些条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只有了解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进一步明确系统从无序至有序变化的情况,让所有的条件因素协同作用,进而实现系统的自组织变化。这些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图1耗散结构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2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活力与开放度
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系统缺乏活力与开放度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表现在缺乏畅通的开放渠道,系统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首先是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邮局、书店进行采购,各种资源与信息交换也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并没有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与变化,缺乏应用的针对性。其次,工作人员大多是有订单后才进行资源搜索,很少主动联系并挖掘信息资源,很多使用较少的文献得不到重视,这就导致流入系统的负熵流减少。此外,很多高校图书馆依然在沿用“守株待兔”的服务模式,很少主动走出去与用户沟通联系,并主动了解用户的资源需求,这也影响到信息的有序输出,让资源系统无法有效发挥输出功能。
2.2资源整合度不够
张亚凤: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张亚凤: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高校图书馆资源体系包括信息资源、环境资源、设施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因此,资源之间的整合尤为关键。而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信息意识淡薄,有关部门对资源建设缺乏重视,对图书馆资源系统的人力、财力等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各项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更谈不上合理应用。适宜的人力、文献信息等资源可以促进系统负熵流的增加,保障系统的有序性;而不合理的人力、文献信息等资源会增加系统的熵值,加大系统的无序度。
3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意义
利用耗散结构的基本观点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解决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保障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体系的开放性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该是资源的双向交换,图书馆资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其资源的建立和外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资源要面向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建立的最大目的就是为读者带来优质的服务,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加强资源系统和社会的流通,相互吸取优势,可以利用互联网或知识服务平台,尽量扩充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资源,同时推出本身的特色,优化资源组合,打造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质量,除此之外还包括服务资源,人才资源等,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可以让管理员参观其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立模式,从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其次,是开放的理念。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是在众多的社会科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上形成的,需要融会贯通,吸取百家之长,陈旧的观念将会阻碍资源建设的发展。
3.2打破系统已有的平衡状态
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应该打破已有的平衡状态,数字时代图书馆联盟的背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产生促使其产生新的结构,图书馆可以引进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有价值的图书文献等,将使图书馆改变为藏而建的模式,从而转向为用而藏的模式,从知识存储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化,从借阅浏览中心向以科研支撑的文化交流、休闲中心转化,从信息辐射点转化为信息交流点。因此,高校图书馆资源和功能之间,系统的层次和内部之间,都需要进行更新和转化,以此来维持和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性,促进系统的优化,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3]
4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关键问题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也是其必要的存在形式,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来说同样适用。其中,涨落运动的理念引入以及非线性关系的构建是当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4.1引入涨落运动的理念
涨落运动是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对涨落运动的合理运用达到有序的状态。通过涨落的数值可以判断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否形成了新的结构,形成有序的发展状态必须是在图书馆资源系统范围内的,独立于系统外是无意义的,必须经过了和图书馆外界资源的交换达到的,是具有流动生命力的信息,不更新的图书馆资源不可以称为有序状态。
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中如何实现涨落运动的最大优势是研究的关键。高校图书馆是由众多的资源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对涨落的测量程度难以把握。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过程中,如果效率低下,正熵就会增加,涨落无法超过阈值,就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就会降低资源的有效性,阻碍其发展。而当涨落超过阈值并达到一定参数时,图书馆资源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现象,跃迁成新的结构。完成跃迁程序后,系统将重新变为稳定有序的状态,并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每一次涨落都会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如果涨落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或者结构造成影响,系统将跃迁到更为稳定的有序状态,该循环进化的过程。
图书馆资源系统有序进化过程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应该充分结合耗散结构理论的特点,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的服务模式,积极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以及物质交换,保障系统获得足够的负熵流,形成系统的耗散结构。同时保障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加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配合,使系统有一定的协同性与有序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能,如此图书馆资源建设才能向着更为有序的方向发展。[4]
4.2构建适宜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是指高校图书馆资源内部的要素之间不能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即简单的拼凑的关系,应该存在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特点,这种关系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满足读者的需求。非线性关系的构成要具备两个条件:①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整体性。整体性是耗散结构理论中非线性关系的重要原则,有机整体性是产生整体功能构成非线性机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各个资源不是独立存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等构成了一个整体,通过内部的联系达到共同为读者服务的目的。②高校图书馆资源的联系性。联系性是整体活动的纽带,把分散的、零碎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促使其发挥出大于个体的功能,如果没有联系性,就不存在整体的功能,更无法向有序的结构转化,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立要考虑到部分的功效,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效益。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整体观念,多学科系统无法紧密联系。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将更多的专业人才引进来,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整体功能和联系性显得尤为重要。[5]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不同行业以及地区对人才的要求也存在差异,高等教育面临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工程,资源建设关系到各种资源的排序和整合,耗散结构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使资源可以形成有序的、非平衡的、各因素互相促进的状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利于图书馆优化服务质量。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需求,多角度深层次服务于读者,达到读者的满意度,而耗散理论结构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合理进行。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和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十分重要。资源需要创新性的理念指导资源的建设,耗散结构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全新理念,被运用于很多领域并取得作用,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将促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耗散理论有助于开发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最大效能,优化资源结构,改变落后的资源平台建设,开展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系统,并且更新建设资源的理念和制度,使整个系统朝有序、平稳的状态发展。[6]
6结语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并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指导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发展水平。深入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系统内部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运用耗散理论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环境,创建了新的科学理论,使图书馆资源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功能发生了质的改变,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6).
[2]李俭.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3]李静.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的发展[J].情报探索,2010(6).
[4]龚芙蓉,袁琳.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耗散结构特征与管理变革[J].图书馆,2010(6).
[5]邢红,应涤平,徐莹.耗散结构理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S1).
[6]陈璞华.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发展[J].情报杂志,2003(7).(编校:崔萌)
3.2打破系统已有的平衡状态
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应该打破已有的平衡状态,数字时代图书馆联盟的背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产生促使其产生新的结构,图书馆可以引进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有价值的图书文献等,将使图书馆改变为藏而建的模式,从而转向为用而藏的模式,从知识存储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化,从借阅浏览中心向以科研支撑的文化交流、休闲中心转化,从信息辐射点转化为信息交流点。因此,高校图书馆资源和功能之间,系统的层次和内部之间,都需要进行更新和转化,以此来维持和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性,促进系统的优化,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3]
4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关键问题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也是其必要的存在形式,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来说同样适用。其中,涨落运动的理念引入以及非线性关系的构建是当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4.1引入涨落运动的理念
涨落运动是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对涨落运动的合理运用达到有序的状态。通过涨落的数值可以判断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否形成了新的结构,形成有序的发展状态必须是在图书馆资源系统范围内的,独立于系统外是无意义的,必须经过了和图书馆外界资源的交换达到的,是具有流动生命力的信息,不更新的图书馆资源不可以称为有序状态。
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中如何实现涨落运动的最大优势是研究的关键。高校图书馆是由众多的资源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对涨落的测量程度难以把握。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过程中,如果效率低下,正熵就会增加,涨落无法超过阈值,就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就会降低资源的有效性,阻碍其发展。而当涨落超过阈值并达到一定参数时,图书馆资源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现象,跃迁成新的结构。完成跃迁程序后,系统将重新变为稳定有序的状态,并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每一次涨落都会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如果涨落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或者结构造成影响,系统将跃迁到更为稳定的有序状态,该循环进化的过程。
图书馆资源系统有序进化过程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应该充分结合耗散结构理论的特点,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的服务模式,积极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以及物质交换,保障系统获得足够的负熵流,形成系统的耗散结构。同时保障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加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配合,使系统有一定的协同性与有序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能,如此图书馆资源建设才能向着更为有序的方向发展。[4]
4.2构建适宜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是指高校图书馆资源内部的要素之间不能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即简单的拼凑的关系,应该存在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特点,这种关系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满足读者的需求。非线性关系的构成要具备两个条件:①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整体性。整体性是耗散结构理论中非线性关系的重要原则,有机整体性是产生整体功能构成非线性机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各个资源不是独立存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等构成了一个整体,通过内部的联系达到共同为读者服务的目的。②高校图书馆资源的联系性。联系性是整体活动的纽带,把分散的、零碎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促使其发挥出大于个体的功能,如果没有联系性,就不存在整体的功能,更无法向有序的结构转化,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立要考虑到部分的功效,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效益。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整体观念,多学科系统无法紧密联系。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将更多的专业人才引进来,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整体功能和联系性显得尤为重要。[5]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不同行业以及地区对人才的要求也存在差异,高等教育面临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工程,资源建设关系到各种资源的排序和整合,耗散结构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使资源可以形成有序的、非平衡的、各因素互相促进的状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利于图书馆优化服务质量。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需求,多角度深层次服务于读者,达到读者的满意度,而耗散理论结构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合理进行。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和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十分重要。资源需要创新性的理念指导资源的建设,耗散结构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全新理念,被运用于很多领域并取得作用,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将促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耗散理论有助于开发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最大效能,优化资源结构,改变落后的资源平台建设,开展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系统,并且更新建设资源的理念和制度,使整个系统朝有序、平稳的状态发展。[6]
6结语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并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指导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发展水平。深入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系统内部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运用耗散理论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环境,创建了新的科学理论,使图书馆资源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功能发生了质的改变,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6).
[2]李俭.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3]李静.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的发展[J].情报探索,2010(6).
[4]龚芙蓉,袁琳.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耗散结构特征与管理变革[J].图书馆,2010(6).
[5]邢红,应涤平,徐莹.耗散结构理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S1).
[6]陈璞华.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发展[J].情报杂志,2003(7).(编校:崔萌)
3.2打破系统已有的平衡状态
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应该打破已有的平衡状态,数字时代图书馆联盟的背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产生促使其产生新的结构,图书馆可以引进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有价值的图书文献等,将使图书馆改变为藏而建的模式,从而转向为用而藏的模式,从知识存储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化,从借阅浏览中心向以科研支撑的文化交流、休闲中心转化,从信息辐射点转化为信息交流点。因此,高校图书馆资源和功能之间,系统的层次和内部之间,都需要进行更新和转化,以此来维持和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性,促进系统的优化,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3]
4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关键问题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也是其必要的存在形式,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来说同样适用。其中,涨落运动的理念引入以及非线性关系的构建是当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4.1引入涨落运动的理念
涨落运动是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对涨落运动的合理运用达到有序的状态。通过涨落的数值可以判断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否形成了新的结构,形成有序的发展状态必须是在图书馆资源系统范围内的,独立于系统外是无意义的,必须经过了和图书馆外界资源的交换达到的,是具有流动生命力的信息,不更新的图书馆资源不可以称为有序状态。
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中如何实现涨落运动的最大优势是研究的关键。高校图书馆是由众多的资源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对涨落的测量程度难以把握。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过程中,如果效率低下,正熵就会增加,涨落无法超过阈值,就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就会降低资源的有效性,阻碍其发展。而当涨落超过阈值并达到一定参数时,图书馆资源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现象,跃迁成新的结构。完成跃迁程序后,系统将重新变为稳定有序的状态,并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每一次涨落都会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如果涨落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或者结构造成影响,系统将跃迁到更为稳定的有序状态,该循环进化的过程。
图书馆资源系统有序进化过程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应该充分结合耗散结构理论的特点,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的服务模式,积极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以及物质交换,保障系统获得足够的负熵流,形成系统的耗散结构。同时保障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加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配合,使系统有一定的协同性与有序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能,如此图书馆资源建设才能向着更为有序的方向发展。[4]
4.2构建适宜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是指高校图书馆资源内部的要素之间不能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即简单的拼凑的关系,应该存在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特点,这种关系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满足读者的需求。非线性关系的构成要具备两个条件:①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整体性。整体性是耗散结构理论中非线性关系的重要原则,有机整体性是产生整体功能构成非线性机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各个资源不是独立存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等构成了一个整体,通过内部的联系达到共同为读者服务的目的。②高校图书馆资源的联系性。联系性是整体活动的纽带,把分散的、零碎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促使其发挥出大于个体的功能,如果没有联系性,就不存在整体的功能,更无法向有序的结构转化,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立要考虑到部分的功效,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效益。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整体观念,多学科系统无法紧密联系。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将更多的专业人才引进来,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整体功能和联系性显得尤为重要。[5]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不同行业以及地区对人才的要求也存在差异,高等教育面临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工程,资源建设关系到各种资源的排序和整合,耗散结构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使资源可以形成有序的、非平衡的、各因素互相促进的状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利于图书馆优化服务质量。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需求,多角度深层次服务于读者,达到读者的满意度,而耗散理论结构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合理进行。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和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十分重要。资源需要创新性的理念指导资源的建设,耗散结构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全新理念,被运用于很多领域并取得作用,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将促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耗散理论有助于开发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最大效能,优化资源结构,改变落后的资源平台建设,开展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系统,并且更新建设资源的理念和制度,使整个系统朝有序、平稳的状态发展。[6]
6结语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并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指导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发展水平。深入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系统内部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运用耗散理论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环境,创建了新的科学理论,使图书馆资源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功能发生了质的改变,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6).
[2]李俭.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3]李静.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的发展[J].情报探索,2010(6).
[4]龚芙蓉,袁琳.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耗散结构特征与管理变革[J].图书馆,2010(6).
[5]邢红,应涤平,徐莹.耗散结构理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S1).
[6]陈璞华.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发展[J].情报杂志,2003(7).(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