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4-12-30张丽娟

考试周刊 2014年89期
关键词:解题思维教师

张丽娟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生观是很重要的。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是指充分认识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发动学生。因为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一堂课的教学对教师而言,首先其要清楚学生关于新知识的生长点。今天所学的东西,它的生长点在何处?这个生长点是否已植入学生大脑之中?如果没有,教师就应先“播种”,把知识的生长点播下去,这样一节课就开始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再“浇水”、“施肥”、“供给阳光”,它就会“生根”、“发芽”,越长越大。这就是说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中,逐步引出新的知识和方法,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不仅要认识学生,还要充分理解学生,不要过高估计学生。年轻一点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教的问题很简单,很快地讲完,但是其应该明白一点,学生在探究吸收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时间,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判断各个问题要多长时间。著名的数理学家,波兰数学家策墨罗有句风趣的名言:你需要把你的学生当做“笨驴”。这当然绝不是瞧不起学生,而是强调不要高估听众,学生对教的东西是缺乏认识的。理解学生还有一方面,就是以成绩差的学生作为参照系,因为他们会发现教师跳跃思维引发的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教师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悟”,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这就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会学生解题。讲解中不要为了节约时间,“因为……所以……”,学生只听“懂”这个“因为……所以……”是不会解题的,模仿这个“因为……所以……”只能做一些“练习”层次的题,反思这个“因为……所以……”才会有所“悟”。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要经历“懂”、“会”、“悟”三个层次,即理解、模仿、领悟。对教师而言,其要促进学生向高一层次——创新方向发展。关心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老师要关心每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少数学生,而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差生”,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往往“差生”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而是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差生”。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经调控将知识沟通、入了路,学习上就会有很大的飞跃。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从“学法”方面找出路,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才是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要学好数学、学会解数学题,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

爱因斯坦之所以取得创立相对论等科学成就,正是来自于他对事物有研究的好奇心,正如他自己说的,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界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可见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多么重要。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有一分新的收获,也就会有兴趣挑战下一个难题,这样,一个接一个,形成良性循环。心理学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导致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而兴趣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充分挖掘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就必须跳出思维定势的牢笼,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打破习惯,改变常规,体验新的经历,使学生能对过去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知识加以思考,提出新见解,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的创新教育,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趋向。数学要培养的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体现创新教育的数学教学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有机会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再创造的主体活动。教师要坚决摒弃“注入式”和“结论式”的教学模式,多使用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教学方法,如自学讨论法、互教互学法、问题探究法,等等。这样,可以为学生发展开拓有效的空间,当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主体活动类型,多采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次,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如打破教室活动空间,向社会延伸,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学会统计商品销售和利润计算,了解贷款买房后的期付款问题等。这样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思维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多置疑,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从而促使他们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多向思维和意识,这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一个捷径。在充分理解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为对话交流和讨论都有智力参与其中。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巧妙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才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同样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想“减负”增加学生的休息时间,不是单方面某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也许这是中国的高考制度和教育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教育改革之际,对新教材和新教法的探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功能,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年轻一代。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教学观”“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2]拓展学生的三个发展空间,培养创新意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教师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用“同样多”解题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