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4-12-29陈燕芬
陈燕芬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师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贯穿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当今的数学教学已不是简单地教授算术和几何,“做数学”也不只是计算和演绎,还包括观察模式的建构、验证猜想的形成、估计结果的展现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调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各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一、创设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学氛围一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质疑、积极操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积极为学生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以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为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授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等运动方式。这些知识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教师就这些教材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并非易事。就该单元的学习来说,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为了保证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竞争回答,最后给回答最好的小组以奖励。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合作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桌子、电视、门窗等,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一起合作,做出轴对称图形。笔者在教授这一单元时便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他们心中的轴对称图形,结果,有的同学居然用彩纸折了一个十分对称的皇冠,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同学。结果便是全班同学都热情高涨地制作起轴对称图形来。所以,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还在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中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便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强化课后延伸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教会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之外还应注重学生课后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能力,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而就传统的课后作业布置来说,教师一般都只是让学生完成数本练习或是相应的习题,总之,作业的形式多是习题的解答,当然,这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起到一个强化记忆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习题练习的泛滥只能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时间一长势必会影响到其数学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单一的练习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多大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便可以通过设计新颖的课后作业类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二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学习为例:
教师在教授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点后便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习题以便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答题能力。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家中有哪些事物有百分数,并做成一个表格,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如有的学生非常聪明,在教师刚布置任务之后就发现其手中的饮料瓶上写有各种百分数,这时教师就可以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以此来鼓励其他同学。教师通过布置这种具有操作性的练习便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散思维,从而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努力。而学生本人也要积极配合、勇于发现、主动操作,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