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政治教学的课堂引入
2014-12-29薛金平
薛金平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其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课的首要问题。通过学习名师教学理论,我认为课堂导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在一节课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便会为整节课的成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就课堂效果来看,一次成功的导入,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其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因而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因为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积极的学习。
2.针对性
课堂导入要注意针对性,因为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因而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
3.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高中学生,对新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为材料越新颖,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是大家关心的事,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力图激发学生强烈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但由于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灌输。因而往往会使学生认为,课就是课,生活就是生活,完全是两码事。因而新课导入的素材一定要贴近生活,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温故启新式
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而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采取温故启新的方式。例如,在上《经济常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商品,以及商品的二因素。那么,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吗?如果能,那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它与一般商品相比,又有何特点?”运用这样的导语,从旧知层层推进到新知,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也就小多了。
2.悬念诱思式
悬念诱思式即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并从中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
例如,在进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教学时,设置悬念:“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就涉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段简短的导语,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同时还可以顺利导入新课。
3.情境切入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巴尔扎克曾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逢事问个为什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和参与性,就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使他们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三、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 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毕竟,各种课堂导入的目的只是想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让他们快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在课堂上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其次,课堂导入要循序渐进,在导入新知识的时候,务必要结合的生活实际,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
最后,导入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他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在课堂导入成功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要抓住这个“黄金时刻”,推动课堂进入下个阶段。
总之,在新课程推进中,政治教师不仅要从知识学问上做学生的老师,在道德、人格上也要成为学生楷模,因而要不断学习,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争当严师、名师、人师,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