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2014-12-29马冬芳
马冬芳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语篇往往是语法、词汇与单元话题最突出的融合体,其内容广泛、体裁多样,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在这些阅读语篇中有些内容却过难,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策略,希望能有助于阅读教学课堂的改进,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知识问题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它包括语音、词汇、短语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知识的处理存在着两种极端做法:一方面是教师忽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技能的训练,把阅读课转变成以传授语言知识为唯一教学目标的课;另一方面是教师片面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在导入新课之前,未对直接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进行解释,进而直接导致学生阅读时,由于受生词过多的限制,造成理解的偏差。
2.阅读教学步骤不科学
阅读教学步骤的合理安排是提升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却并不能做到这样。阅读形式过于单一,难易程度安排不合理,另外,在学生阅读完后未安排任何拓展活动等问题都导致了阅读教学过程不够流畅甚至中断,因此,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也极不不理想。
3.阅读材料单一问题
阅读材料是阅读课的载体,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课的材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很多阅读课中,阅读材料形式却极为单一,内容也有雷同,因此便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自然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4.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利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因而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目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因而很难使阅读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初中阅读教学的对策
1.阅读时,以细节阅读为核心
细节阅读包括分析课文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进行细节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先依据文章精心设计几个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完整篇文章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既能便于学生把握文章,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
2.通过阅读,深入了解
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灵活运用这些朗读方式,可以是跟录音机复读,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读,具体可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害羞,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掌握相关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3.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进而从师资、时间、课程资源上保证英语阅读的教学。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阅读水平等学生学习状况以及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等难易程度,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计划。可以每周都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4.改善学生心理,发展学生的智能和综合素质
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兴趣、志向以及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各个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另外,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厌恶情绪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创设相关条件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使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这样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练习巩固,再现创新
阅读是教学中的难点,它集各种基础知识于一体,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因此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把重要的句段记录并背诵下来,这样阅读学习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记下并背诵引起共鸣、结构紧凑、措辞优美、含有一些特殊结构、特殊语言现象的句段等。然后再在讲、写英语时有意加以模仿和运用,这样,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就变成自己的东西。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大胆尝试,不断总结,才能发现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相信只要教师能够利用多种渠道实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阅读习惯,那么激发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