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思考
2014-12-29
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创历史新高,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难题,也是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困扰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阵痛,催促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对我国经济转轨产业结构的转型会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状况
我国是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的,高等教育模式也从培养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2003年是高校改革后的首个毕业季,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7万人,增长了46.21%,是有史以来最高增长率。至2008年的5年间,每年新增人数都在60多万人以上,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以来,新增人数有所下降,增长率保持在5%以下,高校扩招12年以来毕业生人数翻了5倍。预计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还将保持在年均700万人左右(见表1)。
(二)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状况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以来,我国各类出国人员持续增长,5年间共有143.31万人出国留学,其中2012年比2007年增加了25.5万人,增长了176.35%。与此同时,海归人员也呈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4.44万人到2012年达到27.29万人,5年间增加了22.85万人,增长了541.64%。除2010年外,其他年份增长速度均保持在40%以上。其中2008年至2012年底的5年间,有77.15万人回国,占所有回国人数的70.70%,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的3倍。此外,海归人员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2012年各类回国人员总数的27.29万人中,自费生25.27万人,占海归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我国也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见表2)。
表1 2001—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表
表2 2007—2012年各类留学生回国情况表
(三)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
受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不佳的影响,2011年起我国经济增长被迫减速,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从2013年开始,我国主动放慢经济增长脚步,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着重经济结构的升级、产业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是就业岗位需求的减少,实体经济用人需求增长缓慢,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新增就业人数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就业压力增大。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也存在差距。另外,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和企业转型,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作为吸纳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业务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些都给大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太好。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受全球性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缓慢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10年起源于希腊而波及到欧洲的欧债危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放缓到2013年的主动放缓。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造成我国许多企业收缩、迁移、裁员甚至倒闭,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二)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大于企业实际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于:不是毕业生人数总量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是结构性的供大于求,主要是大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这表现在高校专业设计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某些专业的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另外,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掌握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缺乏企业所需的动手能力。这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严重不符,这些无疑也增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政府机关、商贸企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大学生青睐的行业,而制造业却少有人问津,这便造成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的产生。作为人才需求最多的制造业却苦于应聘不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空出大量的工作岗位。这种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行业选择扎堆现象无形中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障碍,并进一步扩大了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三)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能在一线大城市和大企业发展,不愿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即使回到中小城市,他们首选工作稳定、收入高、福利好的公务员和国有企业,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或基础性岗位就业,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四)存在就业流动壁垒
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动的壁垒。由于城乡、东西部地区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且当前小城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缺乏,导致大学生区域性就业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在大城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工资较高、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健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即使流动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即从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反之则很难。这些制度因素都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而忽略了有更大发展潜力的中小城市。
(五)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严重脱钩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符,一些高校专业的设计,并没有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的需求予以调整,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据调查发现,一些理工院校的相关实验配套设施严重落后,甚至早已被淘汰,而这种结果最终导致社会上呈现出两种局面,一边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一边是找不到合适人才的企业。
(六)用人单位人才制度设置不合理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实际效用,在招聘大学生时,并没有从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而只是一味的要求大学生必须拥有实践经验,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单位,认为培养员工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对新毕业的学生根本不予考虑。另外,还存在对高学历的无限要求、用人条件苛刻和性别歧视等问题。同时,一些企业不但不签劳动合同,而且随意延长试用期,相关社会保险福利更是没有,薪金福利也较低。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高校、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的努力。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更好更快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和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增长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我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这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来带动大学生就业。尽管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但我国经济基本上还属于制造业经济。制造业目前对我国GDP的贡献率高达45%,就业贡献率达30%。理论上讲,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近70万个就业岗位。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占36%,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0%~60%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很落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要重点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着力落实和完善近年来已经出台的若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对吸纳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关于户籍问题,除直辖市以外,凡是大学生就业,所有的户籍地都应放开,不要给大学生就业创造区域性的矛盾。解决就业平等、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要解决、消除性别歧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通过系列政策,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促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二)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现象,首先高校应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理性开设专业,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乱开专业。最后,学校还需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对毕业生进行重点的指导、服务、培训和推荐。
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这种工作的重点可以落实在推行4年职业规划项目上:第一年对入学的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的设计出发,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及新专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建立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三)企业单位要根据本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选人标准,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人才观,抛弃用人中的生源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
用人单位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要改变不顾企业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心理,真正重视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考虑单位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还要多一点社会责任感。而且,目前正是用人单位吸纳、储蓄人才的大好时机。用人单位要动态调整人才规划,灵活地处理人才引进、使用和储备问题。
(四)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确定适当的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全新择业观念,把就业放在第一位
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首先要摆正心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实际形势做出理性的预判,应先就业,然后再在就业岗位上寻找更大的发展和锻炼。其次,要积极面对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当今社会,学历作为成功标志的观念已转变为能力是人生成功标志,所以大学生不能只把拥有高学历作为高能力的体现而要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认为,社交能力、在梯队中的工作效率、信息收集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五项能力,其中社交能力位列首位。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平时与他人的交往较少,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封闭性。同时大学里人际交往相对简单,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足够的锻炼,这与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人际交往的较高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但社交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社交能力是主体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和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教育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二是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以上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对于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交往实践,还可以把所学到的社交礼仪应用于实践中去,将课堂上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将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补充到课堂上去,不断提高自己文化知识及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