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研究
2014-12-29徐柏才
摘 要:国家认同是认识主体对自己生活于其中并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所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不仅具有较坚实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也具有较强的行为基础。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要以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线,筑牢他们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他们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要以人文关怀为途径,推动他们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073-05
国家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政治共同体归属的确认以及个人对自己意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它是认识主体对自己生活于其中并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国家认同还是一种基于政治合法性和意识形态的认同,需要建立一种政治和文化上的统一性,把一国内部具有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整合到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中,同时通过各种措施制造或者发明所有族类共同体同属于一个国家的“想象”。民族或族群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人造物。在多民族国家中,社会成员不仅要认同本民族及其文化,同时也要尊重和认同共同体内的其他民族及其文化,通过对民族共同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最终达到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是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受自然、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思想认识、心理因素、情感发展,包括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分析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途径,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战略需要。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内容
为了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我们在全国13个省、市、区选取了28所高校,这些高校主要是民族高校、民族地区高校、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以及特色鲜明的高校。我们统一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实际回收2917份,回收率97.2%;经剔除无效(35个问题中未作答问题超过3个)问卷后,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22份,有效回收率94.1%。收集了除汉族外全部55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
本问卷共设计了35个问题,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国家认同状况两个大的方面。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民族、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收入、毕业中学、就读大学和年级等七个方面;国家认同状况分别从认知、情感、行为和评价四个维度,按照“很赞同、赞同、不一定、不赞同、很不赞同”五个量纲设计。最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见表1、表2、表3。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状况分析
下面我们从四个主要维度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作具体分析。
1.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国家认同状况分析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相关选项的分析中,我们对选项中的“很赞同、赞同、不一定、不赞同、很不赞同”五个量纲,依次按照1、2、3、4、5分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4的平均分值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对国家认同具有较坚实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从国家认同的四个调查维度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对国家的认同度最高,其平均分值均在1.40分以下;其次是行为维度,其平均分值也在1.40分左右。这充分表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以上三个维度所设选题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评价维度对国家的认同度相对低一点,其平均分值在1.49—1.72分之间,这就是说,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评价维度所设选项持肯定态度,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持怀疑态度。
从国家认同的调查内容来分析,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领土和国家历史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神圣不可分割”和“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度在四个维度中最高。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与民族利益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心理基础,他们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每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的认同度与认知维度的认同度相近。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强烈、爱国热情高涨,这与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一致的,也是与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分不开的。第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国家意志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较高的认同,但要比前三个方面的认同度略低,这可能既与执法者的态度、能力以及执法效果有关,也与政府的公信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等相关。
2.来自于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分析
为了验证不同经济环境下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相关性,我们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生活水平和一般划分标准,把家庭人均收入划分为1000元以下、1000—2500元、2500—6000元、6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五个档次,分别与国家认同的相关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中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四个比较选项可以看出,来自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持的肯定态度都是比较高的。具体来讲,家庭经济收入在1000元以下、1000—2500元、2500—6000元、6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多民族统一国家”表示“很赞同”的比例依次为61.4%、63.0%、64.1%、68.2%和71.9%;对“民族政策效果”表示“很赞同”的比例依次为51.6%、51.3%、52.1%、58.5%和60.5%;对“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示“很赞同”的比例依次为55.9%、57.8%、60.9%、68.6%和69.4%;对“参加国家组织的活动”表示“很赞同”的比例依次为52.5%、54.2%、54.2%、61.5%和67.9%。可以看出,来源于家庭人均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比家庭人均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高。这也就是说,家庭人均经济收入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惠相对较多,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感受也较深,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度也相对较高。
3.就读于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分析
为验证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与接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我们对调查对象就读大学的不同年级进行了设问,并分别与国家认同所设选项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见表6。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认同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从表6的比较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四个选项持“很赞同”比例都是随着大学年级的提高而增加。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是受教育程度影响的,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
4.对本民族持不同认可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度与国家认同度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您经常会为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中的选择情况与在国家认同的相关选项中的选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见表7。
从表7中所列的四个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数据分析来看,对“您经常会为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持“很赞同”、“赞同”、“不一定”、“不赞同”、“很不赞同”态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别有97.6%、98.0%、95.0%、93.5%和90.5%的比例对“多民族统一国家”选项持肯定态度(“很赞同”和“赞同”两项比例之和);分别有96.3%、96.1%、94.4%、93.4%和92.2%的比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项持肯定态度;分别有97.8%、97.5%、97.4%、94.9%和93.3%的比例对“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选项持肯定态度;分别有96.6%、96.7%、95.7%、93.6%和88.4%的比例对“运动员呐喊助威”选项持肯定态度。这就是说,对本民族认同度相对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度也相对较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在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高度认同的同时,不能忽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度不高甚至不认同的情况。一是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如在“每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问题的回答上,持“不一定”、“不赞同”、“很不赞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为5.4%、1.1%和0.5%。凸显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模糊感或者不认同感。二是在国家认同方面,如“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问题的回答上,持“不一定”、“不赞同”和“很不赞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7%、1.2%、0.2%。这表明有极少数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不高甚至不认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在如何看待“3·14事件”、“7·5事件”是对民族关系、民族感情的一种伤害的调查中,有8%左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此表示“不一定”、“不赞同”和“很不赞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对策
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
1.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从调查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中华民族和祖国认同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还不牢,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缺乏认同感。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祖国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制度认同。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它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精神支柱,是能够深入回答社会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等思想问题的。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和现实问题,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立志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要以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线,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
文化认同一方面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同时又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世界主义相关。文化认同构成本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形式。这一点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度与国家认同度的相关性也得到了证实。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他们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它是各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础。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就必须要注意构筑他们共同的文化基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有关讲座和教育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发展的历史教育,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修养,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意增强民族间的交往与合作,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交流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养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生活习惯,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
3.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与自然、经济等物质条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他们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实惠越多,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体会就越深,对国家不断强大的感受就越强,国家认同感就会越高,国家意识也就会越牢。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不仅要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求学、就业、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构筑他们对国家认同的社会物质基础。同时要通过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察民情,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清形势,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不断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地区的服务与考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体验与感受,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对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强化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要以人文关怀为途径,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跟内地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来到发达的城市和人才济济的高校,面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身心方面会感到一些不适应,容易产生自卑、寂寞、焦虑、孤独、压抑、忧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一方面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习、生活、身心等方面多关心他们,同时要针对各民族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自我调适和驾驭自己心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从专业学习上多给予关心和分类指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和自我优势,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勤奋钻研,不断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力,让他们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不断感受到成长和成功的喜悦,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不断提升他们的国家意识,推动他们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参考文献
[1] 陈达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0.
[2]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 徐柏才.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