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实证研究
——以广东罗定市南充村为例

2014-12-29伍百军

关键词:龙湾南充生态旅游

伍百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实证研究
——以广东罗定市南充村为例

伍百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它是一种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新型形式。这种形式以当地的社区居民参与为依托,能使农业生态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社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生态资源与环境得到保护,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广东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南充村居民全面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选择,这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社区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南充村;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在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下,各个地区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以产业调整和效益增收为基础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0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发,规定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全国,广东属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早、市场与产品比较成熟的地区,2005年全国共有农业旅游示范点203个,广东省有14个[2];2010年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广东省有2个县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单位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国家这些政策和广东成绩的取得,对进一步推进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生态旅游在广东发展极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农业生态旅游相对比较成熟,而粤西地区却相对落后。因此文章以粤西罗定龙湾镇南充村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未来龙湾镇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龙湾镇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实现途径,这对当前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一)南充村社区现状

南充村位于广东省罗定市龙湾镇南面,东经111°12′,北纬 22°41′。它离龙湾镇街区 8 公里左右,罗定城区50多公里,人口2354人,耕地面积780余亩,下辖16个自然村。村办事处设在南充村村中心。南充村村委耕地相对较为广阔平坦,水源充足且土壤肥沃,是罗定的粮食主产区。南充村对农业结构调整之后,村委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是罗定旅游特色村,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效果比较好。

近些年来,南充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断对产业格局进行优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本村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到2012年末,南充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全社区生产总值为1,836万元,事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801元。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南充村两大支柱产业。目前南充村村委和龙湾镇等上级政府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了要把南充村建设成为龙湾镇特色农业示范区、龙湾镇经济强村以及广东知名农业生态旅游的示范场的发展思路。

(二)南充村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概况

南充村位于广东罗定市龙湾镇南面,紧靠龙弯生态旅游区,几年前就有很多旅游者前来进行农业生态旅游。随着龙弯生态旅游进一步开发,南充村村民开始担心本村的美好环境受到破坏。怎样把南充村的环境保护和村民的收入结合?村中的一些“能人”和地方政府把目光转向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但地方政府和南充村居民就开发问题产生了分歧,当地地方政府希望引进外面的旅游公司来开发龙弯农业生态旅游,但是南充村居民担心外来公司追求经济利益而对龙湾农业生态旅游进行过度开发,给本村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003年当地政府和南充村居民进行沟通协调之后,政府做出让步,由当地居民先自行对龙湾农业生态旅游进行管理三年。2005年2月,南充村以户为单位的全体村民与村委签订了《关于保护龙湾生态旅游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合同协议书》,这彰显了龙湾民间生态文化保护区成立,也预示着龙湾南充村正式开始走上了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之路。

但是在2003年-2005年三年间,龙湾南充村居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且龙弯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也没有进展。鉴于此,当地政府决定,发展龙湾农业生态旅游要有政府牵头、旅游企业经营、南充村居民参与开发的模式,并在2006年3月15日与广东旅游龙头企业南湖国旅正式签下经营权转让协议,将由其全权经营,这为罗定龙湾旅游资源开发注入活力,进一步促进罗定旅游事业的发展,为罗定市及南充村经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南充村合作组与南湖国旅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南充村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据调查统计,2011年南充村村民旅游收入总值为95000元,2011年总值为121000元,具体见表1。

表 1 2011、2012年南充村村民旅游收入情况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2011年南充村来自旅游的收入还不是很高,但很多居民对南湖国旅的工作表示还算满意,并希望南湖国旅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带动南充村更好地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二、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分析

2012年9月和2013年5月,笔者两次来到龙湾镇南充村进行实地调查。其中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全部来源于9月份的问卷调查。最后采用了Excel2O07和SPSS17.0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一)调查对象的概况

南充村共有461各家庭,故对这些家庭中参与或者未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人员采取抽样调查,问卷发放89份,回收86份,有效问卷83份,有效率93.24%。调查对象情况如下:

1.性别

本次调查对象都是18以上的成年人,比例见下图(图1):

图1 男女比例分布图

2.年龄

调查对象最小的年龄为18岁,最大的69岁,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1-58对之间,具体分布如下图(图2)所示:

图2 年龄分布情况表

3.受教育程度

南充村是广东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具体见下图(图3):

图3 居民受教育程度一览表

4.年收入及主要来源

在调查中发现,南充村普遍年收入不高,且收入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具体如下表(图4)所示:

图 4 居民收入情况表

(二)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影响的感知

1.农业生态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表 2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很多居民一直认为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给当地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对当地的就业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对南充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南充村的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南充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从上表数据和实际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对南充村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并不是非常满意,这是摆在当地政府和南湖国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想让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要让广大居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不能只让当地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承担责任。

2.农业生态旅游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表 3 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表3的相关数据表明,南充村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对当地基础设施改善和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对当地居民产生了负面作用,出现了诸如居民拜金意识浓厚、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当然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颇多,但多数居民认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重要原因之一,故而当地政府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居民产生的负面作用。

3.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态度

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愿意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南充村发展这种旅游模式能够对他们在经济上带来一定的收益,尽管大多数居民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认识非常朴素,普遍认为它就是广大游客来南充村是看自然景观的旅游。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低下,一些人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建设到底有多大作用都说不清(见表4)。因此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深入人心。

表 4 居民参与态度情况表

4.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内容

表 5 居民参与内容情况

表5中的数据表明,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居民难以提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建议,因此他们对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的热情度不够。居民对发展旅游带来的利益分配关注度极高,这说明利益是他们关注农业生态旅游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教育培训上,由于居民文化水平不高,这成为制约他们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一个主要瓶颈,在调查中大部分居民渴望获得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

5.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

根据调查走访和统计我们得知,目前在南充村家庭式的旅馆和饭店一共11家,有的只提供住宿,有的只提供餐饮,其分散于南充村各个地方。在销售土特产方面,这些店面主要分散于进入龙湾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公路旁边,主要经营的是当地的一些较为有名的干蔬菜、菌类以及一些不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等。对于合伙经营方面,链接他们之间关系的纽带一般是亲情或者契约,没有见到他们之间的诸如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被旅游公司雇佣的人员一般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上下班,比较有规律(见表6)。

表 6 参与方式情况表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南充村目前的旅游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加以完善,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途径较多,且在参与中有所收益,但是,这些参与是分散的、自发的,多以单户自己参与为主。按照发展阶段来说[4],其仍然属于参与的低级阶段,即个别参与阶段。地方政府虽然对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政府经常鼓励市区居民参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途径,然而政府对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组织性不强,因此算不上组织参与阶段。鉴于此,目前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是处于个别参与阶段向组织参与阶段发展的过渡时期[5]。

三、南充村社区参与特征分析

根据上面的统计数据,现在对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社区参与内容主要以利益分配为主

根据刘纬华[6]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并结合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我们对南充村社区参与的内容小结以下几点:

1.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管理和规划方面

从对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调查结果看出,南充村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这些决策、管理以及规划方面参与度很小,即使有的参与了一般也只是基层管理和决策工作。尽管2006年南充村与南湖国旅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居民有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权利,但是主动权在南湖国旅一方,绝大部分居民对参与管理的意识很低,且很多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管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了解程度不足,他们参与的水平一般还停留在自发状态。在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规划方面,由于绝大部分居民的文化层次水平低,对旅游规划的专业知识更不能理解,因此基本上不能参与旅游规划,他们一般都表现为贯彻落实政策的执行层面[7]。由此可以推出南充村居民在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决策、管理及规划上处于低层次阶段。

2.参与利益分配方面

在对南充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调查中,50.6%的居民参与的方式是自主经营,主要是经营住宿、餐饮和本地纪念品为住。合伙经营也是一种参与方式,占32.52%,合伙者没有其他企业参与,都是彼此的亲朋好友,因此也属于自主经营。其他的多为景点导游、公司保安、后勤人员以及中低层管理人员等,占16.88%。尽管当前南充村居民自主经营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品味也不高,但是可以看出居民参与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仍然是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

3.参与教育培训方面

根据调查发现,在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各项服务中,所有旅游相关服务都是由居民自己负责,但是村民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居民在受访中表示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专业接待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因而他们的服务意识不强且服务技能教差,这成为了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

因此,南充村社区的参与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而带来的利益的分配方面。

(二)参与层次处于初次参与和积极参与层次之间

社区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大概有初级参与层次、积极参与层次和成熟参与层次三个层次[8],在每一个层次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适应性,具体见表7。

表 7 参与的层次一览表

在对南充村居民调查中,发现全社区的参与人数不多,对农业生态旅游旅游了解的程度较低,但是他们参与的主动性较强,能够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第一、第二层次的特点都有,因此南充村居民参与的层次介于初级参与和积极参与层次之间(见表7)。

(三)政府、旅游企业在景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中,龙湾镇政府和旅游企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如在龙湾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就业安置等方面的决策等方面都是由政府决策,居民在这些方面相对是处于被动的执行层面。在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决策的制定一直处于由上而下的单向运行阶段,自下而上的运行阶段还没有建立,居民如有意见只能由村委逐级向上级政府反映,这种状况致使南充村居民和政府、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不顺畅,也降低了居民的参与程度。

(四)其他产业体系配套不足,影响居民旅游收入

尽管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但发展水平不高,缺乏其他旅游相关经济系统配套产业基础,如没有南充村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供给企业,这阻碍了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更难以满足现代游客的综合化的体验要求。另外,由于南充村龙湾生态旅游景区受到季节降雨量的影响,使景区内瀑布的形成受到很大影响,因而游客在时空分布上边具有了季节性与集中性,即淡季和旺季。在淡季,旅游消费收入一般不能维持社区旅游发展经营的成本。再者,来南充村进行农业生态旅游的团体游客极少,大部分都是一些零星的散客,他们自带食品,故游客旅游消费不是很强劲,这对南充村的旅游收入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南充村社区全面参与农业生态旅游思路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南充村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广东农村生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等一些开发项目。前面也已分析目前南充村居民参与的层次介于初级参与和积极参与层次之间,在初级阶段,南充村社区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模式是“政府+社区”,政府引导社区居民集体参与旅游管理。这种模式随着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越来越限制了南充村的旅游业的发展。为了缓解这种不利局面,罗定地方政府在已经引入南湖国旅的基础上,还通过转让经营权的方式引进其他旅游企业前来投资,并提出“社区+政府+旅游企业”这种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南充村已经开始实行,尽管它有着很好的预期,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农家乐”经营的平庸化、生态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导致南充村这种社区参与模式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因为南湖国旅没有真正与社区联系,公司对南充村社区参与的关注度不多,这使社区居民角色比较尴尬,社区和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矛盾渐渐加剧。因此社区参与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的程度不高是罗定发展旅游的一个重大的障碍。

鉴于此,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提高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深度,更多地去关注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在政府的作用下让旅游企业和社区之间协调和谐发展。在社区居民参与广度上,各级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南充村社区居民广泛地参与,改变社区居民由简单劳动的单一参与方式变为多形式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以促使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在社区居民参与深度上,充分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分享权和参与权,让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和决策中得到采纳和实施;另外在社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扶持,使社区居民因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得到更多的利益,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9]。在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的知名度提高、客源广泛和社区旅游资金充足之后,再采取“政府+社区+本地旅游企业+社区旅游协会”的模式,这样会最大程度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促进南充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地农业生态旅游不断发展下,最终会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广东罗定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对于深入发展南充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对农村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南充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品牌,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配合。在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上,罗定市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应加大对居民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同时,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营造旅游氛围,让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生态旅游,最终朝着成熟参与层次方向迈进。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5-10-19(1).

[2] 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广东喜揽20个[N].南方日报,2005-1-10(3).

[3]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农业信息网:http://www.gdagri.gov.cn.

[4] 胡志毅,张兆千.社区参与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2):38-41.

[5] 于鹏飞.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以水磨沟社区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2009.

[6]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 (1):47-52.

[7] 陈丽丽,章家恩,虞依娜.社区居民对森林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及态度类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3-36.

[8] 郑向敏,刘 静.论旅游业发展中社区参与的三个层次[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2-18.

[9] 刘媛媛,卓金梅,张朝枝.游客文化差异性特征对其景观偏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12-16.

An Empirical Study of Nanchong Village of Luoding Communities’Involvement in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unde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U Bai-jun
(Luod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oding 527200, Guangdong, China )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which is a way to bring new forms of income to local residents. This form can further develop agro-eco-tourism on participation in local community-based, optimize community economic structure,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y which the two sides form a virtuous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underdeveloped western——Nanchong village, Guangdong,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have some foundation. On the basis of fi eld surveys, this plays a certain role model for curren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study Nanchong villag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and propose mode selection of village residents participating fully in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community involvement;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Nanchong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592

A

1673-9272(2014)02-0032-06

2014-01-11

云浮社科联课题:“云浮南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编号:2013云社研[27号])。

伍百军(1974-),男,安徽无为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龙湾南充生态旅游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诗情画意龙湾美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幸福老袁家